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真实太阳系
之前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星际旅行,却忽略了我们太阳系的风景,这次我们跟随已经飞了近40年,即将离开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带领大家慢慢走,慢慢欣赏,一览太阳系群星风采。。
图为1977年9月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Titan III/Centaur火箭将“旅行者1号”飞船送入太空。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均发射于1977年。本图显示的是位于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中的“旅行者”号飞船的原型。“旅行者”号飞船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中成功实施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都是核动力宇宙飞船。在访问木星和土星后,“旅行者2号”飞船继续向天王星和海王星进发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还都分别携带有一张内容相同的铜质镀金唱片,唱片将地球故事带入遥远的太空。这张光盘中包含有用60种语言表达的问候语,此外还包括来自不同文化和时代的音乐、地球上的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等。
1979年,“旅行者1号”飞船首次与木星遭遇。此前,它拍摄了近1.9万张太空图片,传回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
1979年2月:在距离木星大约920万公里时,“旅行者1号”飞船捕捉到壮观的木星大红斑及周围场景。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飞船在接近木卫一时拍下本图,当时它距离木卫一大约49万公里。“旅行者”号飞船项目科学家埃德-斯通博士表示,“这简直超出想象。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其他天体上发现活火山。
1980年11月:“旅行者1号”飞船回望土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捕捉到这幅土星及土星环的全景图。当时,它距离土星大约530万公里。四天前,“旅行者1号”飞船刚刚从土星边飞过。
1998年10月,“旅行者1号”飞船拍摄到木星和它的四颗行星大小的卫星,即所谓的伽利略卫星。本图是一张合成图,各卫星大小并非真实比例,但位置均处于它们相应的位置。
1998年11月,“旅行者1号”飞船飞越木卫一南极上空。
2000年3月:这也许是“旅行者1号”飞船拍摄到的最壮观的木卫一图像。当时,它距离木卫一大约40万公里。
蒙太奇:这是由“旅行者号”飞船所捕捉到的最佳镜头的完美组合。图片显示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背景是伪色调的蔷薇星云,前景则是地球的卫星月球。
将照片拼接起来,合成了迄今仅有的一张以外部视角观察太阳系的全家福照 片。在旅行者1号当时的位置上,太阳系中的大行星都成了一个个暗淡的光点,其中地球和金星甚至还占不满一个像素。
由于旅行者1号临时改变任务,旅行者2号担负起了它的未尽工作。上述照片是旅行者2号拍摄的,时间是1986年,从中可以看到天王星宁静的蓝色。
旅行者2号还是人类迄今唯一造访过海王星的人类探测器,时间是在1989年,这颗蓝色的行星是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大行星
这张假彩色图像以辉煌的色调展示了土星的C环和B环。高分辨率镜头也显示了类似缎带的物体在环结构周围旋转。天文学家认为土星的电磁场以某种方式与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这些缎带,但它们的最终成因仍然是个谜。
“旅行者2”号拍摄的这张图片增加了紫外线、紫色和绿色过滤器,凸显出土星大气的特征。旅行者1号在经过土星大气时发生的变化表明该行星正进行季节更替。
二、太阳系长什么样子呢?太阳系真正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在广袤无边的宇宙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区域就是太阳系了,因为太阳系就是我们的家园。
太阳系是一个单恒星系统,在太阳系之中有着唯一的恒星太阳,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之下,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以及其它的宇宙天体都在有序的运行。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的一员,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在地球的内侧还有着金星和水星两颗岩质行星,而在地球的外侧则有着火星一颗岩质行星以及四颗气态行星,它们分别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而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小行星的密集区域,迄今为止在这里已经被编号的小行星就多达12万颗以上。除了行星与小行星以外,太阳系中还有着大量的天然卫星。
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和金星是没有天然卫星的,而地球则拥有唯一的天然卫星,也就是月球。
地球外侧的火星拥有两颗天然卫星,而木星的卫星数量则多达79颗,土星有62颗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卫星数量分别为27颗和14颗。其实,对于太阳系的大致样子并不需要赘述,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毕竟我们经常会看到描绘太阳系的图片。
可事实上问题就出在这些图片之上,请注意,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系大致样子是基于图片,而并不是照片,而图片是认为绘制的,而绘制这些图片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对太阳系的样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实际上这些图片是失真的,而且是严重失真的,真正的太阳系样貌与图片上所描绘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真实的太阳系与图片上的太阳系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小,另一个是距离。
先说大小,图片上所见的太阳系天体有大有小,但是基本上相差不大,但实际上太阳系不同天体的个头差异是极为巨大的。先说太阳吧,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它自己就占据了太阳系物质总量的99.86%,也就是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再加上小行星、行星的卫星以及其它宇宙物质,总共才占0.14%,所以太阳之大可想而知。
从一般的太阳系图片上来看,太阳的个头也就比地球大上五六倍而已,但实际上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如果我们要在一张图片上画一个太阳,那么最多只能是轻轻的点上一个小点来表示地球,想画出一个能够显示出海洋陆地的地球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去太阳不说,太阳系中其它天体的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拿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地球来进行比较吧,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18倍,这基本上就是西瓜和葡萄的比例,如果我们在一幅图片上画个木星,那么只能画一个小圈圈来表示地球,想要画出一个显示海洋陆地的地球仍然是不可能的。当然地球也不总是小弟,和水星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成为大哥了,地球的体积可以达到水星的20倍左右。
说完了大小,我们再来说说距离,图片上的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围绕太阳有序运行,每一颗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差异并不明显,甚至在很多图片上基本没有差异,这就与事实极不相符了。真实的太阳系继承了宇宙的基本特点,那就是空旷。
如果我们在一幅图上画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太阳,那么地球真正的位置应该在哪呢?应该画在一米开外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太阳直径的108倍。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公里,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也就是太阳直径的108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就已经非常惊人了,那么太阳系最外侧的行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有多远呢?还是用刚才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吧,如果在一幅图上画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太阳,那么海王星的真实位置应该画在距离这个太阳30米以外的位置上。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想要画一个真实的太阳系图片,又想在这幅图上展现出所有星体的样貌,那么我们需要一张很大很大的纸,这张纸的大小至少要在10000平方米以上。
三、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美到一发不可收拾!
太阳系的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必须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那么,我们一起来 星座知识 欣赏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吧!
九大行星
太阳系的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轨道上横滚的。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必须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定义
基本介绍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美国天文学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将冥王星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内。后来,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低于月球,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因此,从“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就不难理解了。
新定义
2006年国际天文大会给行星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是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或在30亿年之内可以自行“清理”轨道内的天体
冥王星对第三条不符,冥王星的轨道是和海王星有所交集的,且冥王星的卫星过于巨大。
根据这个定义,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