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胎行业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增强型载重汽车轮胎》国家标准出台据了解,被列人国标的增强型载重和轻载轮胎共有十五个规格,有:

11.00-20-18PR、10.00-20-18PR、8.25-20-16PR、7.00-20-14PR、8.25-16-16PR、7.50-16-14PR、6.50-16-12PR;

子午线载重轮胎有11.00R22-18PR、10.00R20-18PR、9.00R20-16PR、8.25PR20-16PR以及7.00R20-14PR等

选购误区

误区一:价格高说明质量好

商家可能会告诉买主,造成进口轮胎价格高的原因是关税过高。按我国有关规定:一条进口轮胎的关税是30%,还要加17%增值税和10%的消费税,如果再加上商家要得到的利润,其零售价格可想而知,其实谁也没有注意过,进口轮胎价格过高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国外供货商为赚钱而高估成本。轮胎是一种消耗品,特别是国外普通车型配装的轮胎,决不会特殊到物超所值的地步。

误区二:原装进口最好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原装进口这一点。殊不知一般的车平均使用二三年后才开始换轮胎,此时的所谓原装胎其实从款式和性能等方面已经落伍了,同一种款式的车很可能配不同厂家轮胎,谁又称得上正宗原装进口呢?只有轮胎的价格会因原装进口这四个字而高出一大截。

误区三:国外流行就好

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北京的二环、三环路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北京就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意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侧起包在所难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讲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

误区四:原有规格不变才好

进口轮胎的规格不齐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外供货商的市场投机行为所导致,只考虑赚钱不考虑客户的实际需要,这就是某些国外供货商的行为准则,而许多消费者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轮胎规格互换的窍门,只好期盼着原装进口的到来。例如北京有较多的车主拥有菲亚特公司生产的乌诺牌轿车,其轮胎规格为155/70R13,多数花纹是倍耐力P2000,其实P2000花纹早已属淘汰之列而价格依然不菲,有的人为配一条这种轮胎甚至要花六七百元,到这个份上就不如变通一下,用此钱买两条国产轮胎也行,这样一来会有几个好处,同轴用两条新胎,且比一新一旧更安全;合资胎或国产胎适应国内道路条件,出现质量问题有地方索赔;少花钱多办事,多数轮胎店都买得到,想想,算算,何乐而不为?

二、评价轮胎质量的指标是什么

第一,指导轮胎结构设计,缩短设计周期、节约本钱。轮胎的热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紧密相连,轮胎在转动行驶过程中由于摩擦和变形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由于结构的原因,可造成局部温升过高,这将直接影响轮胎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造成肩空、脱胶或爆胎等结构方面的破坏。为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需要了解轮胎断面温升状况,使设计的轮胎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更加公道,从而降低局部过高的温升,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第二,指导轮胎胶料配方设计。一方面,公道地改进轮胎橡胶材料的配方有助于轮胎转动阻力的降低。轮胎转动阻力的降低是降低能量损失、节约能耗的重要标志。轮胎的转动阻力下降百分之十车辆的油耗就会下降百分之一,油耗的降低又会对环境的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配方职员可以根据热学分析的结果在轮胎变形剧烈、温度较高的部位,有意识地使用生热率较低、导热系数较高的胶料,这不但有助于该部分温升幅度的减小,还会降低轮胎的转动阻力,节约能耗。

第三,指导现有轮胎使用,确保车辆驾驶员安全驾驶。对已有轮胎进行温度场分析,使轮胎使用者精确了解各种使用条件下(载荷、气压、速度等)轮胎的生热情况,有利于轮胎的公道使用,避免因过度超载、超速造成的职员及财产的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