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圆明园遭到火烧劫掠曾发生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由于战争等原因遭受掠夺的文物,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其中的精华部分大都流失海外,尤以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分藏在各个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在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连忙派人议和。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英法公使却依仗武力,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驻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逃出大沽口。

在通州谈判时,双方使节因枝节问题发生剧烈争议,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清政府将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当做人质。英法联军得知后立即进军北京。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两国以换约受阻为借口,攻入北京,当清政府归还人质后,39人只活下18人,其余人全部被杀,包括7名泰晤士报记者。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英法侵略军 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报复,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并派遣戈登执行火烧圆明园命令,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圆明园毁灭后侵略者掠走的物品到了哪里

流落海外,以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

自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内文物开始不断散失,其中的精华部分大多现存海外,以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扩展资料:

欧洲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里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圆明园全景图》现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内。

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画,和郎世宁所绘的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现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内。

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图册,还有众多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等。

伦敦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大量圆明园文物,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作《女史箴图》(唐人摹本)就是其中之一。

座落于巴黎东南70公里郊外的枫丹白露宫建于1137年,本是法国国王的行宫。

如今枫丹白露在业内被认为是西方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博物馆,而其“中国馆”部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馆”里面的陈列品全部来自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的劫掠所得献给拿破仑三世(拿破仑弟弟的儿子)。

为了存放这些文物,由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中国馆,收藏有来自圆明园的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金银器等3万多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还有多少圆明园珍宝流落国外?

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有哪些,现在都在哪?

1、《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2、景泰蓝麒麟

景泰蓝麒麟原属圆明园珍品,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2015年3月1日清晨6点被遭窃,下落未明。

3、《圆明园菊花迷宫图》

《圆明园菊花迷宫图》原属圆明园珍品,是由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绘制得绘画作品。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乾隆大玉山

乾隆大玉山原属圆明园珍品,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重640磅。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新疆和田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这座精美的玉雕艺术品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个。

5、圆明园印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