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谁创作的

聂耳和田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扩展资料

词曲创作

1934年秋,田汉为《风云儿女》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

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勇军进行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歌

二、国歌作词作曲是谁?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

男,湖南长沙人,中国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民国军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词人。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主要从事包括电影插曲在内的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聂耳也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扩展资料:

作为国歌的使用情况

举行升旗仪式时,国歌为必奏歌曲,另外,每逢国庆节的国庆盛典,外交场合和中国代表队在国际性体育赛事夺得金牌时,也要奏国歌(见下文“其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在官方活动场合演唱本曲,习惯上都使用普通话。不过,《国歌法》并未规定演唱国歌时必须使用哪一种语言,理论上该曲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与普通话版本是可以并行使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义勇军进行曲

三、国歌作词指的是谁?

国歌作词指的是田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同时也是电影《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此被称为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聂耳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 。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四、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哪一年写用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哪一年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在1934年写的歌词,1935年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在1934年写的歌词,1935年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5年,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5月9日,该曲第一版录音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录制完成。

扩展资料:

歌曲名字的来历: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义勇军进行曲

六、中国的国歌是谁写的?

中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中国国歌现为《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歌。

主要信息: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田汉早期的剧作主要在于宣扬个性,彰显五四运动中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这一主题也贯穿在田汉所有剧作中,其中尤以《咖啡店之一夜》和《名优之死》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