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壁》主旨是什么呢?
1、《赤壁》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吐露了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抑郁不平之气
2、诗人借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操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诗人在表面上假说曹操的落败不过是因为周瑜借了东风的便利,侥幸获胜,实质上是在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希望能像周瑜一样施展才智、一展宏图。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二、杜牧的的中心思想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
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
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扩展资料
一、故事原文
《赤壁》
作者:杜牧(唐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白话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 (唐代杜牧诗作)
三、杜牧的《赤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那么杜牧的《赤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表达了作者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2、 这首七绝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 释义: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关于杜牧的《赤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四、杜牧的赤壁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五、赤壁的主旨是什么?
具体如下:
《赤壁》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吐露了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抑郁不平之气。诗人借赤壁之战时周瑜大败曹操之事,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诗人在表面上假说曹操的落败不过是因为周瑜借了东风的便利,侥幸获胜,实质上是在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希望能像周瑜一样施展才智、一展宏图。
《赤壁》于诗人铞赤壁古战场之时写下的咏史诗。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_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郎的得到东风相助能建功立业的羡慕,也表达了自己向往能一展抱负的渴望。作者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咱己却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作者认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深度解析:
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赤壁》的主旨是什么?
《赤壁》的主旨如下: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吐露了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抑郁不平之气。诗人借赤壁之战时周瑜大败曹操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诗人在表面上假说曹操的落败不过是因为周瑜借了东风的便利,侥幸获胜,实质上是在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希望能像周瑜一样施展才智、一展宏图。
《赤壁》的创作背景和译文
《赤壁》写于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之时写下的咏史诗。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译文:未锈尽的断戟埋在赤壁的泥沙中。在自己磨洗之后发现它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