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是什么?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和非商品的本质区别。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二者共处于商品的统一体中,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在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成功)使用价值可以转化成价值,二者的含义不同,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使用价值解决商品的需要;价值解决商品交换的可能。

商品生产者只有让出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商品购买者只有付出价值才能取得使用价值。 商品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由于受价值规律支配和其它因素影响。

从某一次具体交换看,商品价格和它的价值往往是相脱离的,但从较长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趋势上看,商品价格仍然符合其价值。

因此,价格和价值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价值,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一定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单位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单位价值(单价),非单位数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总价值(总价)。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单价)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使用价值是一种经济学术语,是指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就是使用价值。产品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只有实现的价值才有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的价值才是实现的价值。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三、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在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

2、价值的存在是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被用来交换,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性表现在,二者反映不同的关系。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另外,二者具有互相排斥性。

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什么?

商品价值,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一定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单位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单位价值(单价),非单位数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总价值(总价)。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单价)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就是使用价值。产品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只有实现的价值才有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的价值才是实现的价值。

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恩格斯对此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而是为他人的消费,即为社会的消费而生产时,它们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的消费”。

会计学中商品的定义是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在人教版必修一政治书中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五、使用价值是什么东西,通俗一点的讲法,那么价值是什么东西呢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属性。

拓展资料:

过剩产能,卖不出去,没有实现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几千万套空置房,卖出去了,但不在使用,没有使用价值;假冒伪劣产品、豆腐渣工程虽然卖出去了,也在使用,也没有使用价值。靠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生产堆积起来的GDP也是泡沫GDP。

使用价值的质是满足人的需要,量是衡量使用价值大小的各种尺度。通常所谓的抽象价值即无差别地按时间来计算的人类抽象劳动,只是衡量使用价值量的一种标准,而不是唯一的标准,更不是价值本身。

关于价值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

“抽象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

“奥妙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难以领悟。价值决不是实在,既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心理的实在。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

价值的最后基础在于人类的自许,在于人类对世界的冀望,在于人类对人性(包括理性和情感)的祈愿。

“关系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文德尔班把价值当作是一种联系和关系,并认为是诸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不是专指人类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即任何有联系的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价值。

这样,价值就成了联系和关系的代名词,从而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区别。

“本性说”

这种观点认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价值是天生的,像包括真、善、美在内的人类的古老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都是人类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质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后天获得的。

“情感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帮助。情感是通过我们的感觉释放的,它帮助我们感知世界和辨认价值。这里提及的价值是不能测量或计算的价值,只能通过感觉经验或感知领会,例如美的价值。

“意义说”或“需要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解释“意义”或“需要”本身又是什么内涵,因此这种观点只能是两个名词之间的“同义反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属性说”或“效用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这种观点把价值等同于事物的功能属性,忽略了主体特性和介体特性对于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劳动量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就是劳动价值,它由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来决定。这种价值学说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指定资本化市场下交易的本质,他是一种特定范畴的价值概念。

“主体性说”或“态度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赋予客体的属性,它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态度。这种观点把价值与价值的主观反映混淆起来了。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价值的某些外部或内部特性,但都有其片面性,均不能全面反映价值的哲学本质。

六、使用价值和价值,价格分别指什么? 价值与使用价值有什么不同?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统一体。价值包含使用价值和价格。使用价值就是它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做什么。价格就是它的标价。商品必须要有用,也必须要有价格,所以这两者都是不可分割的。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它的使用价值也会不同。同一种商品还可以兼有各种自然属性,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价值是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是定义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这一存在与发展的本质。人类一切自我解放行为,即本质规律(人性)下对于自我的创造及再创造并最终达成对于这一规律的本质以维持及发展,简单的表述就是人类一切实践中具有对于自我的维持及发展所在的本质,一切价值形态都脱离不了此一范畴,不能脱离此一范畴。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

4.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时一单位商品需要的货币的数量多少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在经济学及营商的过程中,价格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资源在需求和供应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的变数之一。

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