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猪价行情怎么样?

2023年上半年猪价行情总的来说,仍然处于上涨态势今年以来,猪肉市场整体呈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态势,从2022年11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连续上涨,今年初的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0%~30%,有望继续上涨。未来,随着生猪存栏恢复正常,猪肉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2022猪价年底还会暴涨吗

2022年底猪价会上涨。

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因为养猪户不断地减少生猪的数量,尤其是北方地区大量的生猪都是散养的,这些养猪户减少了生猪的数量,就导致了市场上的猪肉供大于求。

从养殖效益看,今年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大部分养殖场(户)是亏损的,价格适当上涨有利于生猪产业持续发展。根据我们的监测,除了1月份和6月份养猪略有盈利之外,2月份到5月份都是亏损的,真正扭亏为盈也就是最近半个多月。另外,从养殖成本来看,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上涨,一公斤肥猪比去年同期增加大约1块钱的成本,这对猪价上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023年猪价行情分析:

一季度先稳后跌,1月因为处于春节期间,屠企购销停止,猪价会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到了2、3月份受春节后消费低迷的影响,猪价会持续下跌。

二季度小幅回升,2023年二季度出栏的生猪数量对应的是2022年10-12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虽然数据上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高出正常母猪保有量,但饲料产量和价格“双双下跌”已经说明产能或许没有数据上的那么理想。

或者如数据一般,母猪的生产性能也处于低位,这有助于猪价随着消费的好转而迎来小幅回升行情。

2023年的猪价会不会涨价?

2023年的8月到9月左右猪价才会上涨。

2023年的生猪价格肯定要比2022年要好一些,因为今年猪粮比在6:1左右,明年的猪粮比在7:1左右。2021年从1月到5月生猪价格都是下滑的,到了6月才出现明显的上涨,到8月到9月左右价格达到顶峰后面开始下滑。从2002年到2022年,生猪市场经历5次猪周期,每次周期持续时间在4年左右。

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首先是抓住这一利好,优化种群结构,做好计划和布局。按照猪生长周期,后备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周期为13~14个月之间。也就是说2022年9-10月补栏二元后备母猪,对应2023年11月份前后生猪出栏,正好进入四季度进入腌腊、灌肠传统消费旺季,需求端利多猪价,有望继续把握此轮猪周期。

猪肉价格上涨会造成的影响

1、我国的猪肉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从官方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的猪肉缺口高达923万吨的猪缺口将会攀至1237万吨,综合一下今明两年,短短四百多天内的猪肉缺口就高达2000多万吨,而对于全球的猪肉总贸易产量为700万吨左右。其中中国的进口量就高达300多万吨以上,所以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拉大了需求缺口,猪肉价格上行明显。

2、猪肉涨价会影响一部分人少吃或者不吃猪肉,无形中转移去消费其他肉类,这就会造成未来的鸡肉、牛肉及各种肉类价格同步上涨。下半年会很多人说吃不起肉,应该是正常现象。

2023年春节前猪价会多少

2023年春节前猪价稍稍回暖。

猪价在2022年12月底迎来一波小幅反弹后,2023年元旦期间出现了反常走跌。往年来看,元旦前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但2023年元旦后,猪价却反常的一跌再跌,叠加疫情影响,消费不及预期,走货不佳,生猪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

生猪价格飘忽不定,春节前是全年消费的高峰,再加上随着感染高峰相继过去,市场消费将逐渐回暖,因此年前猪价有望迎来一定回暖,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现在疫情好转,大家的生活秩序恢复常态,节日消费提振效果逐渐提升,餐饮将全面恢复,猪肉消费将明显增加,利好猪价的季节性反弹。随着春节的到来,猪价或将迎来“小阳春”,但上涨阻力依然不小,春节前价格小幅震荡。

猪肉价格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2、肉价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猪生产会扩大。

3、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减少。

4、肉价上涨,猪肉消费会减少,转而增加对猪肉替代品的消费。

5、但猪肉作为生活必须品,会导致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