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是哪一年属什么生肖

“犬”“狗”二字简考

本文

倪方六

(狗年大吉)

2022

年阴历是戊戌年,也就是所说的“狗年”

上次“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谈了狗文化(见《中国从什么时候使用军犬的?》),其实,有关狗文化的话题很多,这篇就来说一下生肖的问题。

(女星孙俪属狗,1982年生)

有一个话题,对于五个“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现在大家一般都说属狗,到底对不对?这得从“犬”与“狗”两个字聊起。

现古已发现,人类养狗的历史非常久远。

从中国北石器时代遗址或墓葬里出土的家犬遗骨,其年代可以早到距今7000-8000年左右。而在最古早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辞中,也发现了最早的“犬”字,而且比较多。如甲骨卜辞合集八二片上发现了这么9个字:

(甲骨卜辞)

上面一行左扒睁数第三个字,便是“犬”。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释这句为:“贞,侑犬于父,庚卯一羊”,卜辞中不只有犬,还有羊。

在甲骨卜辞中,“犬”字有两种字形,一是——

(甲骨文“犬”一)

还写成这样——

(甲骨文春枣岁“犬”字二)

上述两字,就是一天书没有读过的,都应该可看出狗的形象,这与现代汉字偏旁中的反犬旁“犭”十分相似,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今汉字的传承关系。

在同一时期金文中,也发现了“犬”字,形象更为逼真,如商代丁犬卣是这样——

(商金文“犬”一)

商代犬鱼父乙鼎则是这样——

(商金文“犬”二)

之后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犬”字,不同的是多腾空而起,与甲骨卜辞中的“犬”一样。

如西周早期史犬觯写作——

(周金文“犬”字一)

西周中期员方鼎则是这样——

(周金文“犬”字二)

我检索了一下,发现先秦金文中的“犬”至少有9种字型,但不论哪一种字型,也不论是

着还是竖着,一看就知道是一条狗,汉朝儒士托孔子之语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这些“犬”字或横或竖,主要是书写格式的不同。竖着是直行书写、上下连接方便的需要,让“犬”腾空而起,写起来就比较顺手;而让“犬”

着,则是横行写书写的原因。

(男星孙红雷属狗,1970年生)

但是,现代常用、曾与“犬”离不开的“狗”字,在甲骨卜辞中则没有发现。是不是有“犬”字就不需要“狗”了?或者说,既然有“犬”字为什么还要有“狗”字?

这是现代人才会提出的问题,因为现代的“犬”与“狗”在意思岩陵上已无区别,犬狗不分,清朝学者郝懿行称之为“狗犬通名”,但在早期还是明显区的,不能替代。《墨子·经下》称:“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这种与“白马非马”论一样的“杀狗非杀犬”论,存在的由头就是犬狗有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狗”字出现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便有“狗”字,写成这样——

(周金文“狗”字)

秦周代金文中这个“狗”字,可以看出“犭”+“犬”的左右结构,篆书的写法源流于此。

“狗”字早期、没有现代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狗”是幼犬的特指,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中国最早词典《尔雅·释畜》中,则释为:“未成豪,狗。”郭璞就此作注:“狗子未生㲦[hàn]毛者。”意思是,还没长毛的犬才称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猎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犬,狗之有县(悬)蹏[tí]者也。”

(卖萌的小黄狗)

意思是,蹄子悬空的狗叫“犬”。什么样的狗才“县蹏”?猎犬有一种趾不着地。这样的田猎之犬,后来还产生一个专用字“畎”,与“犬”是一个读音,都念quǎn。

这么一通说下,对于“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就比较清楚了,正确的应该说“属犬”。 这可以从考古中发现的早期十二生肖中得到答案,是“戌狗”的,而是“戌犬”。

(狗年剪纸)

但是由于狗后来说的多了,“狗犬通名”,意思都一样,属犬也就说成了属狗。

约定成俗,说多也成俗。除了生肖“犬”外,十二生肖中还有一个豕 [shǐ],也是这样,因为“豕猪通名“,变成了一个意思,习惯都爱说猪,本是“亥豕”也就说成了“亥猪”,亥年生的”属猪“,连现代出版的历书上都这样了。

戊戌是什么意思,戊戌是哪一年的生肖

戊戌是什么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我国源远流长文化的精华,至少袭春有四千多年历史。在众多的汉字当中,有些极其容易搞混淆的同义字和形近字,它们如同双胞胎、多胞胎,常常哄的学生晕头转向,傻傻分不清。

“戊、戍、戌、戎”等,这些字你都会读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看这边。

戊,拼音wù

与误同音,天干里面的第五位;

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如“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维新。(注: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者拍弊耐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主要内容是,学习,提倡科学文化,、教育制度卜猜,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光绪被囚,维新派遭到捕杀或逃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戍,拼音shù

与术同音,守卫的意思;如卫戍、戍边、戍守。

戌,拼音xū

与须同音,地支的第十一位。

如戌时,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七点钟到九点钟这段时间。

如戊和戌合在一起,是天干地支(六十花甲)的第三十五位,如中国农历的戊戌年(狗年)。

戊戌年,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的第35年。

戊戌月,是天干丙年和辛年,寒露到立冬的时间段。

戎,拼音róng

同溶,是指军事、等,如从戎、戎装。

1、军事;

2、我国古代称的

3、姓氏 戎马:中的马,借指从军作战,戎马生涯。戎首:指挑起战争的人。

为了便于记忆和识别,奉上口诀: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

交叉便是戎(róng);

还有口诀,更容易识记:

点戍(shù)空心戊(wù),横戌(xū)戎(róng)。

又或者可以这样记忆:

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

戌读xū,地支亥字前位戌;

戍读shù,队伍防守去卫戍;

戎读róng,身穿戎装守边疆。

还傻傻分不清楚吗?来记起来吧!

以上就是与戊戌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生肖的分享。看完戊戌是哪一年的生肖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历戌狗年又称什么年

又称农历戊戌(2018)年凯旦,狗年。

相关介绍: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余运秦时盯毁扰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到来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古老悠久的经典民俗文化符号,从古至今流传广大,为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剪纸、戏曲、话剧、绘画、书画、动画和民间工艺作品等;传扬着中华本土艺术文化的千古传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年

戊戌是哪一年生肖

1958年,2018年都是戊戌狗年。60年一轮(一甲子),天干地支纪年相同。

戊戌年是哪一年属什么时候

2022

年是戊戌年,戊戌年的地支属狗 五行属木;是平地木。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孙祥汪戌、亥”称为十二地则仔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法。

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地支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与地道决定着,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对应宴姿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

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天干地支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知识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性质的分类,和有一个五行性质的分类,具体的分类划分为:

天干分: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

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的质。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癸为。

地支分:子、寅、辰、午、申、戌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巳、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的质。

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同属于水,子为,亥为;辰戌丑未同属于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六十甲子

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