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指数多少算高
紫外线指数10以上算高紫外线指数用0~15的数字来表示。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在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紫外线指数0到2时,紫外线量最小,对人体基本没有影响;紫外线指数3到4时,紫外线量较低,对人体可能影响较小;紫外线指数5至6时,紫外线量中等强度,对人体有中等强度影响;紫外线指数7至9时,较强紫外线照射强度;紫外线指数大于10时,紫外线量非常强,对人体有最大影响。
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它是频率比蓝紫光高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的英文名是Ultraviolet,其中的ultra-意为“高于,超越”。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二、紫外线指数多少算高?
15级。紫外线系数最高为15级,紫外线指数用0-15的数字来表示。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在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紫外线指数值越大,表示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红斑损伤程度愈加剧。紫外线指数越大,也表示在愈短的时间里对皮肤的伤害愈强。
防晒科普
防晒系数
SPF是防晒系数(又叫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缩写,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
皮肤在日晒后发红,医学上称为“红斑症”,这是皮肤对日晒作出的最轻微的反应。最低红斑剂量,是皮肤出现红斑的最短日晒时间。使用防晒用品后,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会增长,那么该防晒用品的防晒系数SPF则为:
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
SPF值越高,防护时效越长。一般人没有任何防备地站在阳光下面暴晒,15分钟皮肤开始出现红斑,如果你选择的是SPF20的防晒霜,你在日晒下的安全时间就是15分钟×20=300分钟。
日晒会造成光老化,使皮肤产生黑斑、雀斑等等。防晒产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线UVA和UVB对皮肤的损害。
若要找出防晒品对你提供多长的保护时间,则应先知道你在完全不使用防晒的情况下,需先在阳光中待多久的时间,你的皮肤才会稍微变成淡红色;然后将所需的时间与SPF的值相乘,即可得到防晒品的保护时间。
SPF虽然是防晒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表示SPF值越高,保护力就越强。例如SPF15有93%的保护能力,而SPF34却只有97%的保护能力,但是,SPF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分泌与呼吸。根据皮肤科专家的研究,最适当的防晒系数是介于SPF15到SPF30之间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紫外线
三、紫外线等级
根据紫外线强度划分为最弱、弱、中等、强、很强5个等级,一级指数为0-2.紫外线强度最弱,二级指数为3-4.紫外线强度较弱,三级指数为5-6紫,紫外线强度中等,四级指数7-9.紫外线强度强,五级指数为10和大于10,此时紫外线强度很强。
紫外线等级
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常用0-15的数字来表示。
紫外线的指数值越大,则表示紫外线对人体危害性就越大。
当紫外线指数大于10时,人们应减少外出的时间或积极采取的防护、防晒措施。
四、紫外线等级有哪些?
1、 指数值0到2,一般为阴或雨天,此时紫外线强度最弱,预报等级为一级;
2、 指数值3到4,一般为多云天气,此时紫外线强度较弱,预报等级为二级;
3、 指数值5到6,一般为少云天气,此时紫外线强度较强,预报等级为三级;
4、 指数值7到9,一般为晴天无云,此时紫外线强度很强,预报等级为四级;
5、 指数值达到或超过10,多为夏季晴日,紫外线强度特别强,预报等级为五级。
应对
1、 当紫外线为最弱(0 ~ 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
2、 紫外线达3 ~ 4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
3、 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 ~ 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
4、 紫外线达7 ~ 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
5、 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数值和强度等级,依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规定,是以每天10时到14时这4个小时监测的平均紫外线指数和强度作为标准。
一般来说,紫外线最大值出现于中午12时前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天)要尽可能地避免在这一时段进行室外活动,即使冬天晒太阳也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
气象台站或专业气象台站一般会通过媒体在每天上午9时之前会预报当天的紫外线强度等级,而在每天下午3时之后预报第二天的紫外线强度。
公众可以在电视天气预报、气象网站、报纸上查询紫外线等级预报,根据这些预报,当紫外线等级为三级或以上时,就要采取最适宜的防晒措施了,如穿长袖衬衣、戴墨镜、打遮阳伞(可选用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伞)、涂抹防晒油等,防止强烈的紫外线危害人的健康,确保皮肤不会受到大的伤害。
一、有益的效果
1、维生素D
中波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诱导皮肤在15分钟内生成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对健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能控制钙的新陈代谢(这是维持生命正常运作的中枢神经,以及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免疫、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和血压。
2、美容
中波紫外线(UVB)太少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太多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癌与DNA直接受损。接近中波紫外线的极限值(因人类的肤色而异)就会导致DNA直接受损。人体会认清这种伤害并进行修补,然后会增加黑色素的产生,导致长久性的晒斑。
这些晒斑会在照射之后延迟约两天才出现,但它们的伤害比另一种长波紫外线(UVA2)更久。
3、医学应用
紫外线辐射在医学上还有其他的应用,如治疗皮肤的牛皮癣(银屑病)和白斑(白癜风)情况。
长波紫外线辐射曾经大量使用在银屑病以使骨脂结合(PUVA处理),但是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因为这种处理使皮肤癌的患者急遽增加,并且中波紫外线辐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银屑病和白癜风,以波长311nm的紫外线疗效最佳。
二、有害的效应
过度暴露于紫外线辐射可能会导致晒伤和某些形式的皮肤癌,不过最致命形式的恶性黑色素瘤大多由间接DNA损伤引起(自由基和氧化压强),这可由92%的黑色素瘤都有紫外线特性的基因突变得知。
对人类,长期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可能会对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导致急性和慢性的健康影响。此外,紫外C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突变或致癌的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紫外线指数
五、紫外线多少算强
紫外线指数达到5-6算强,此时预报等级为三级。其中紫外线指数值0-2,紫外线强度最弱,预报等级为一级;紫外线指数值3-4,紫外线强度较弱,预报等级为二级;紫外线指数值7-9,紫外线强度很强,预报等级为四级;紫外线指数值达到或超过10,多为夏季晴日,紫外线强度特别强,预报等级为五级。
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六、紫外线指数等级
紫外线指数预报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指数值0到2,一般为阴或雨天,此时紫外线强度最弱,二级指数值3到4,一般为多云天气,此时紫外线强度较弱,三级指数值5到6,一般为少云天气,此时紫外线强度较强,四级指数值7到9,一般为晴天无云,此时紫外线强度很强,五级指数值达到或超过10,多为夏季晴日,紫外线强度特别强。
紫外线指数是指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一般是在中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用0到15的数字来表示。紫外线指数值越大对人体皮肤损伤程度愈加剧,在愈短的时间里对皮肤的伤害愈强。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在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