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国列车的结尾什么意思啊?求解!

结局是,列车倾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活了下来,并走出车厢来到了外边的世界,世界外面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但是却有了生命--北极熊.

《雪国列车》改编自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Le Transperceneige).

一些电影和漫画相关的信息可以看这里:

“越过无垠的白色,从永恒冰封的冬天而

来,从地球此端到彼端,疾驰过从不停站的列车.”当奉俊昊导演的《雪国列车》中,火车在冰天雪地间一边疾驰一边于银幕上电光火石般锋利地投射政治和充满符

号化的隐喻时,在赞叹电影之余,或许你应该还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前身.这部来自法国的同名原著漫画《雪国列车》(Le Transperceneige),

曾让奉俊昊在2005年初次邂逅漫画时一见倾心,从那时他就渴望把这部漫画拍成电影.最后,他的浪漫主义幻想和《雪国列车》漫画中的气质交融成功,我们由

此看到了银幕上的这部无论从任何层面上都堪称史诗科幻杰作的电影.

与其说是奉俊昊把一个世界装进了一列火车,不如说,是这部法国黑白科幻漫画的两位作者,在他们的漫画世界中将宗教秩序感的疾驰列车容纳了一个微缩社

会.1977年,作家Jacques Lob构想出故事,但他的合作者Alexis在动笔后不久去世.5年后漫画家让-马克·罗切特加入,1982年《雪

国列车》第一卷《逃出者》在漫画杂志《待续》上连载出版,这部“后末日”式的法国科幻黑白漫画第一卷即获得1985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昂古莱姆大奖,这

是欧洲最大、资格最老的漫画展.

Transperceneige是“穿透”和“雪”两个法语单词的合成词.以一辆封闭的列车作为人类最后的诺亚方舟,来展现社会的阶级分化、压迫和

集权统治的恐怖,让它有了乔治·奥威尔式的寓言气质.同时罗切特极简主义的黑白画风透出黑色的冷感.这是20世纪80年代法语漫画潮流中一部意义重大的作

品.

但在90年代初,雪国列车剧本的最初创想者Jacques Lob去世了,《雪国列车》像是陷入冰雪严寒中,按下了永动引擎的停止键沉睡了.风靡一

时的《雪国列车》渐渐被人遗忘,但仍然是一部法语漫画史上伟大的科幻杰作.一直到十年后,罗切特重新让“冰雪中的列车”引擎开动,1999年他找来剧作家

Benjamin Legrand加入《雪国列车》.Benjamin 接手了Jacques Lob的工作,完结了这部漫画.第二年9月,比利时出版社

Casterman发行了这部作品,这个出版社中国的读者并不会陌生,它就是长期出版《丁丁历险记》的卡斯特曼出版商.

之所以说《雪国列车》散发着乔治·奥维尔的气质,是因为这部严肃科幻漫画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政治隐喻寓言,它的末日设定由近乎纳粹般被强调的秩序

等关键词构成,以及全球气候灾难:地球气候突变(在电影中,这个年份被改为2014年),只有一辆列车能阻挡严寒;它被一台神奇的永动机驱动着,围绕地球

循环往复地运转.一旦停下来,系统就会被打破,所有人都会被冻死.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列车的居民如同一杯浊水澄净下来那样分成了上层的贵族和低层的贱民.

总是有来自上层车厢的执法者,告诉尾列车厢,你们的位置就在低层,就像这个社会的脚.

尾节车厢里的饥荒促使革命和暴乱,向前的渴望促使列车上的革命洪流被带往火车头的方向并期望火车的最高元首接受审判.很多观众在电影院内为列车上层

车厢中和谐如天庭的光景所折服,事实上这就是主人公的视角,他见识到了他以为早已经从世界上消失的事物,咖啡、植物园、水族馆、图书馆……最终在列车头,

普罗洛夫见到了引擎的创造者也是所有上层车厢如纳粹追随希特勒般迷恋的最高统治者,后者平静漠然地道出了这列火车关于秩序和平衡的真相.

细心的观众也许能发现底层车厢里,还张贴着漫画中某一卷的封面.以及,只有漫画骨灰级粉丝才能觉察到的一笔:漫画的作者二人组合罗切特和本杰明也在底层的暴动人流中.

和漫画不同的是,电影选择一开始就详细解释了气候灾难起因,告诉观众们这辆雪国列车永不停滞和人们不能向车厢外的“危险世界”跨出一步的缘由.外部

世界象征着对严格秩序的毁灭,最后宗教感被打破时,毁灭的同时伴随着绝对的新生和新世界.《雪国列车》是一个电影导演兼科幻漫画迷完成的“雪国列车”致敬

之作.他接过了永动引擎的掌握权,把这列车开到了银幕中,让漫画以最冲击性的陈述方式再次升华.可以说,奉俊昊电影中浓烈的革命情愫,是对原著漫画最忠诚

的继承.

二、《雪国列车》结局是什么意思

《雪国列车》改编自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原著,由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执导,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担任制片人,克里斯·埃文斯,宋康昊,蒂尔达·斯文顿,杰米·贝尔,艾德·哈里斯领衔主演那么《雪国列车》结局是什么意思呢?

《雪国列车》结局是什么意思

1、统治者希望让革命者相信在体制之外没有存活的机会,试图让革命者去理解统治者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哀愁与苦衷",甚至用"我迟早有一天会把统治权交给你"来同化革命者,而革命者几乎就要接受了。

2、直到尤娜意外掀起了地板,革命者发现这"人类仅存未来"是站立在一个个被弯折了手脚的"东莞乞童"之上的,方才觉醒将火柴递给尤娜决心炸开体制之门。

3、然而要炸开体制的大门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意外引发的雪崩破坏了整个体制,将体制内的统治者、压迫者、反抗者与寄生虫一并毁灭,只有纯真(没有原罪)的儿童走了出去,目睹新生命,投入准备好了接纳她们的体制之外的新世界。

4、体制之外,终究有活的希望。

关于《雪国列车》结局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三、如何解读电影《雪国列车》的结尾?

我觉得电影院热映的《雪国列车》,是为数不多的韩国片在中国国内上映的!在我看来,韩国电影和脑残的韩剧完全走的是不同的路线,电影的快节奏、成熟的光影运用、精雕细琢的剧情和演员精湛的演技,一直以来都深深征服我的心,真的觉得非常精彩。

故事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在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上,载着地球上最后幸存的人们,“雪国列车”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归宿、最后的信仰也是最后的牢笼,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列车上的钱权阶层展开斗争。很残酷,很现实。关于贫富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末日科幻片。有些镜头挺暴力,斧头战明显是向老男孩致敬。前后车厢视觉上的反差很强烈,关键元素前后呼应,文戏很多动作戏相对有点少了。最后的反转结局令人惊讶。一列火车容纳了各类人群,也浓缩了这个社会。无论车厢怎么换,人性却是永远不会换,用一列火车把这个世界的欲望都诠释出来,从底层到高层,讲得完整,看的舒服。

故事的最后这部电影的主线——列车,为啥要永不停歇的环球行驶?列车为啥要永不停歇的环球行驶?我觉得,这可能意味着,历史的车轮只能一直往前,不能停下也无法后退。车上发生的一切阶级斗争就像人类的历史进程。

我想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首先,地球外部环境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由剧中某些情节便可推测出来。人类只能生存在列车上。其次,制造这辆列车的大boss自幼酷爱火车并希望一辈子待在上面,影片中幼儿老师放的录像中可以说明这一点。最后,这位大boss很牛逼的制造出"引擎"据说是永动的,但事实也并非如此,也许人做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后,真的很难再看清一些本该很容易看明白的问题了!结尾说实话,我也没太看明白,只能看这个电影再上映一段时间,看看大家是怎么评价得了。

四、《雪国列车》结局什么意思?

雪国列车的结局男主死了,最后他们发现外面在升温。只有那个被抓走的小男孩和那个有超能力的女孩活下来了,继续繁衍人类。

主角看似领导底层人民革命推翻统治阶级,建立新秩序。但到最后才发现,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统治者是一起的。革命的最终结果是选拔出一个新的统治者(即主角),来继续维护这个人类社会。(列车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想要最终推翻这个秩序,只能是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社会。

简介:

故事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在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上,载着地球上最后幸存的人们,“雪国列车”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归宿、最后的信仰也是最后的牢笼,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列车上的权利阶层展开斗争。

影片于2013年8月1日在韩国公映。首日观众60万997人次,刷新了韩国平日单片最高票房纪录。上映38小时后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