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熊猫的外貌特点
熊猫的外貌特点: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 ,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分明,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其他特点: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拓展资料: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二、熊猫的样子和特点怎么写
熊猫胖乎乎的,圆滚滚的,爬起来很慢。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
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三、怎么描写熊猫的外形特点 描写熊猫的外形特点句子
1、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2、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3、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
4、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5、大熊猫的眼睛进东西啦,它赶紧坐下来,拿爪子揉了揉。
6、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和谐、友谊、和平的象征,它那憨态可掬、逗人喜欢的模样还吸引了许多画家,于是,许多以熊猫为题材的艺术佳作诞生了。
7、熊猫折下嫩竹子,坐在地上慢悠悠地吃起来,吃饱了就蹒跚地走到溪水边喝水。
8、熊猫的尾巴短短的,像团毛线球似的贴在胖胖的屁股上。
9、小熊猫卷作一团伏在树上睡觉,黑色的肩,看起来像披着一件黑披风似的,整个看着又像个可爱的布娃娃。
10、熊猫有一颗圆圆的大脑袋,身上有黑白两种颜色,就像穿着一件黑白小棉袄似的。
11、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尤其喜欢吃营养多的嫩芽和竹笋,由于它要吃很多的食物才能饱,因此大熊猫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吃。
四、熊猫的外形特点描写 熊猫的外形特点描写介绍
1、熊猫浑身胖乎乎、圆滚滚的,一爬一爬十分缓慢。大熊猫的头部是白色毛发,两只小黑耳朵,眼睛其实很小,但是它的眼睛四周是一圈黑色的毛,因而使得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它的全身都是白色毛发,但是四只爪子是白色的。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深受大家的喜爱。
2、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3、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4、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5、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