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
自主择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退役金,按照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为计发基数80%的数额与基础、军龄工资的全额之和计发。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1%。
补充说明
1、团级职务和军龄满20年的营级职务军转干部的退役金计发基础比例为80%;军龄不满20年的营职干部,军龄每少一年,计发比例减少一个百分点。
2、军龄增发比例:军龄(周年,不满一周年的月份按一年算)-20。
3、立功受奖增发比例:三等功5%,二等功10%,一等功或者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15%。
4、边远艰苦地区飞行舰艇工作增发比例:满10年5%,满15年10%,满20年以上15%。
二、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的区别?
自谋职业。自谋职业是指:符合由政府安置工作的退役士兵,回到地方后在待安置期间由本人向安置地民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民政部门对其申请经审核同意后,与申请人订立自谋职业协议书,政府按照规定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
说明:这里的申请时间点,小编查询了《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使用<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等,在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并没见明确的起止时间,只是说在待安置期间,由本人向安置地民政部门提出自谋职业书面申请,明确本人自愿自谋职业。
自主就业。自主就业是指:退役士兵在退役时在部队选择不由政府安置工作,根据服役年限在部队领取一次性退役金,安置地的地方政府根据服役年限,按照每年4500元的标准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
说明:这里所说的“每年4500的标准”只是一般标准,部分省市可能标准有所不一,这个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具体数额标准以各地颁发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政策规定为准。
三、自主就业是怎么意思
自主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
四、自主择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就业有哪些区别
自主择业和自主就业主要出现在退役军人的安置上,具体区别如下:
1、概念上的区别
自主就业是指士兵在退役时自愿向部队申请领取一次性退役金,回到地方后自主就业,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助,不再负责安排工作。
自主择业是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其中一种安置方式,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2、退役金发放上的区别
选择自主择业的军队干部,每月可以领取自主择业退役金,其退役金按月发放、逐年增资;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则只领取安置地政府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助金,也就是退役后只领取一次,之后则没有经济保障。
3、就业扶持上的区别
针对自主就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组织职业介绍、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
针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指导、就业培训、协助就业;提供创业扶持相关政策。
4、针对人群上的不同
自主就业的对象为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出现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业。
自主择业主要针对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18年的军队转业干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主择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五、大学里毕业后自主就业是自己找工作吗?
是的,自主就业的意思就自谋职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自己喜欢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