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鲁吉亚跟俄罗斯断交有什么后果
反对格威胁单方面撤除俄军事基地
针对格鲁吉亚议长此前表示有可能在本月15日之前单方面撤除俄罗斯军事基地一事,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13日通过表决发出强硬回应:一旦格鲁吉亚单方面行动,俄将随即召回俄罗斯驻第比利斯大使
投票表决报复格方
俄、格间近来就军事基地问题久置难决的状态已经多次商谈,但未获结果。原苏联解体后,俄在格保留了4个军事基地。根据199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欧安组织达成的协议,俄已撤除了其中两个,但双方迄今仍未能就另两处军事基地的撤除时间表达成一致。
促使俄国家杜马13日进行如此强硬投票的原因是格鲁吉亚近日在军事基地问题上的步步紧逼姿态。就在投票前一天,先是格议长妮诺·布尔贾纳泽宣布,谈判不能取得迅速进展,格准备自本月15日起单方面宣布俄军事基地处于被撤除状态,并将实施格议会3月10日通过的决议。
布尔贾纳泽发话后不久,格财政部长瓦列里·切切拉什维利又宣布启动对俄驻格军事基地相关债务的“盘点”工作。切切拉什维利说,根据初步计算,仅土地使用费一项,自1998年以来俄罗斯部署在格鲁吉亚两个军事基地所欠格的债务就多达数千万美元。
在这种对方紧逼态势下,俄杜马13日紧急投票,通过了一揽子“报复”计划。
“报复”计划在杜马中的“深入人心”从当天投票结果中就可看出:412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
用单方面措施应对
俄国家杜马通过投票表决,呼吁总统普京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召回俄驻格大使、驱逐非法滞留俄境内的格鲁吉亚人,以及要求第比利斯按照市场价支付俄罗斯原油。美联社13日的文章则直接将召回大使的计划认为是“断交”的可能。
俄国家杜马13日还声明说,万一“军事基地周边局势因格鲁吉亚的过失而恶化”,俄罗斯保留采取严厉措施“保护其公民生命及健康安全”的权力。
也就是说,俄罗斯也将采取“单方面措施”来对付格鲁吉亚的“单方面行动”。
格鲁吉亚议会今年3月10日通过一项决议声称,如果俄罗斯在今年年底前不撤除军事基地,那么格鲁吉亚政府将宣布俄基地“非法”。此外,同一决议还列出一系列单边措施,包括停止向俄罗斯军事人员发放签证等。
“俄罗斯一方必须明白,我们只是依照决议行事”,格议长布尔贾纳泽12日说,“我真的宁可相信俄罗斯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但实际上他们没有”。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鲍里斯·格雷兹洛夫13日则给出回应道:“杜马全体议员对于格鲁吉亚官员这种不负责任的声明表示愤怒。我们真的不希望看见格鲁吉亚变成一个不友好的国家。”
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更加直白:“俄罗斯不会屈服于讹诈勒索。”新华社记者 凌朔
反应
格暂缓实施强硬措施
据新华社电 格鲁吉亚总统新闻发言人恰尔克维阿尼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格议会今年3月10日通过的有关俄驻格军事基地的决议依然有效,但格方不会从5月15日起即全面实施该项决议。
恰尔克维阿尼说,鉴于近日格俄有关俄驻格军事基地的谈判出现了“良好势头”,格方希望创造平和的氛围使这种势头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不要使矛盾激化。“格鲁吉亚主张通过正常的、务实的谈判解决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
格外长祖拉比什维利当天对新闻界说,格鲁吉亚国家安全会议13日晚间研究了俄方关于其驻格军事基地撤除期限的最新建议,“从该建议来看,双方的立场比以往更加接近了”。格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别茹阿什维利也认为,目前仍存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的可能,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能够通过谈判得到解决,两国关系不会出现恶化。
格国防部长奥克鲁阿什维利耶说,格方不会从5月15日起就对俄驻格军事基地断水、断电、断气,但如果两国谈判不能取得进展,格方就将进一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格鲁吉亚议长布尔贾纳泽12日在出访拉脱维亚前说,如果格俄两国有关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的谈判近日内不能取得进展,格政府准备从5月15日起单方面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处于被撤除状态,并开始实施格议会今年3月10日通过的《关于俄罗斯驻格鲁吉亚军事基地的决议》。该决议规定,如果俄方不能在5月15日前就军事基地撤除期限提出具体的、令格方满意的时间表,格将要求俄罗斯在2006年1月1日前结束其在格鲁吉亚的军事存在,并启动一系列针对俄军事基地的措施。
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保留了4个军事基地。目前俄已撤除了两个,但另两个军事基地的撤除时间表一直是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
■分析
谁在幕后为格撑腰
“只要有必要,谈判还是应该继续”,俄外长拉夫罗夫说,“但是,如果已经发展到威胁我们的基地,威胁我们的士兵,威胁我们的军备,我敢保证,我们不会叉着手坐在那儿的”。
法新社13日说,局势至此,或许很难不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美国总统10日在访问格鲁吉亚时曾表示,“所有国家”必须尊重格鲁吉亚“这个高加索小国家”的“领土完整”。
而此前,美国也曾就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频频表态:布什2月在布鲁塞尔欧美峰会上表示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并呼吁北约成员国就此向格鲁吉亚伸出援手;3月初美国参议院提交决议,要求俄罗斯履行从格鲁吉亚撤军的承诺,并呼吁美国在该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作用;5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美参议院听证会上发言,敦促俄罗斯撤除驻格军事基地,以保证格鲁吉亚的主权得以恢复。
“有了美国的‘撑腰’,才有了格鲁吉亚的步步紧逼。”这是俄罗斯媒体日前频频出现的观点,同时也为13日的法新社文章所援引。
二、关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原因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原因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
俄罗斯历史上经过残酷而且长时间的战争,才征服了整个高加索地区。前苏联将高加索山以南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以北称为北高加索,划归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奥塞梯。苏联根据高加索山把北奥塞梯划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划归格鲁吉亚。这样奥塞梯被人为一分为二,埋下隐患。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1992年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龃龉不断。
1992年,经过会谈,达成有关协议,根据协议,俄、格和南北奥塞梯成立了解决格奥冲突的四方混合监督委员会,由俄、格和南奥塞梯三方组成混合维和部队负责在冲突地区执行维和使命。
十几年来,南奥塞梯当局一直不改初衷,有关各方在这一地区的摩擦也时有发生。迄今,格中央政府只控制着南奥塞梯的部分地区。
于是格中央政府便在欧美的变相支持下,趁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奥运的时机,忽然出击,强攻轰炸,意图解决南奥塞梯问题. 面对这一切,俄罗斯政府毫不犹豫,普京强硬而干脆,立刻出兵对抗,对格鲁吉亚狂轰滥炸,格鲁吉亚等不来美国以及北约欧洲国家的支持,只能撤退。俄罗斯利用了这一事件,对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大声说不,警告亲美势力。
在国际调停下,2008年8月13日,格俄双方就停火原则达成一致。8月18日,俄军开始从南奥塞梯撤军。8月2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8月28日,格鲁吉亚宣布与俄罗斯断交。9月10日,俄罗斯与南奥塞梯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三、12年前俄格战争,格鲁吉亚为什么连几小时都抵挡不住?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相较于人类 历史 而言,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即便现如今整体的世界环境处于相对和平之中,但依旧不乏有人于此时此刻因战火纷飞而彻夜难眠。永远的和平并不存在,即便有也意味着世间所有物种悉数灭绝。
虽是如此,如今这份相对和平对于人类而言亦是弥足珍贵的。没有人喜欢战争,但侵略与被侵略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想要杜绝被战火波及,那么唯一的途径便是热衷和平的同时又足够强大,唯有如此和平才能够延续下去。
一、俄格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实力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有的国家处于一片歌舞升平之中,亦不乏有弱国正在经历灭国灭种、炮火连天的硝烟弥漫。
一如当我们国家繁荣昌盛,孩子的肩上只有莺飞草长之时,中东地区却是发生着一幕幕老弱妇孺齐上阵,孩子的肩上扛着钢枪。又或者当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我们处于世纪盛典之中激情欢愉,却有一场战争悄无声息的爆发开来。
而作为交战双方的则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因此这一场战争被称为“俄格战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天,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集中于北京之时,一场早已酝酿的风暴在格鲁吉亚猝不及防的展开。格鲁吉亚突然发起战争,将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奥塞梯攻陷,其间仅仅历时不到十三个小时。
然而这一场“出色的闪电战”却是直接引发了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 究其本质便在于南奥塞梯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为格鲁吉亚一部分的南奥塞梯素来与中央政府之间貌合神离,严格意义上来看他们并不将自己作为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因此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且双方军队频频交火。
除此之外,南奥塞梯则是倾向于并入北奥塞梯,以此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因此,格鲁吉亚发动战争是为了维护国家内部的主权完整,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便在于领土主权争议,既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达成一致,那么自然便导致格鲁吉亚方面决定武装统治,重新洗牌。 那么俄罗斯为何果断的干涉其中?
首先便在于上述俄罗斯与南奥塞梯之间的暧昧关系,其次便是这次战争之中,身涉其中有所损伤的同样有俄罗斯方面的维和军队,双方已经展开了正面冲突。
毕竟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之间的矛盾存在已久,但始终因为俄罗斯方面干涉其中而难以解决,因此俄罗斯、格鲁吉亚、南北奥塞梯等四方面共同组成了地区事务的监督委员会,由俄、格、南奥塞梯三方面组成维和军队,维持 社会 秩序防止动乱发生。
所以,俄罗斯的维和军队一直驻扎在南奥塞梯之中。
战争开始之时,格鲁吉亚呈摧枯拉朽之势,仅仅十三个小时结束战斗,这一战果相较之于官方预计的20小时要更为出色,毕竟格鲁吉亚倾尽举国之力,与南奥塞梯相较有着极大差距。
亦或许这份胜利来得太过容易,以至于格鲁其亚军队竟是直接冲击俄罗斯维和军营,造成俄罗斯军队的部分伤亡。的确,格鲁其亚的这场闪电战较为出色,是因双方军事体量的悬殊差距,然而俄罗斯予以回击的闪电战显然要更为出色。
8月8日当天,格鲁其亚境内的战争刚刚落幕,甚至并未完全结束,俄罗斯方面便予以快速“答复”。时任俄罗斯总统的 梅德韦杰夫 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并立即下达了相关指令,掀起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军事行动。
驻格俄军第58集团军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左右,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工作,包括燃料、弹药补给以及开始实施越境行动,向世界彰显了俄罗斯的战备水平。不仅于此,抵达格鲁其亚境内的俄军在空军、炮军掩护之下长驱直入,将格鲁其亚军队全面挫败。
格鲁其亚方面由最初轻而易举的胜利,到后来轻而易举的惨败,由披荆斩棘之势,在俄罗斯的强横面前折戟沉沙,快速撤退。
这场战争自然以格鲁吉亚的全面溃败作为结束,8月13日,格俄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格鲁其亚恼羞成怒之下与俄罗斯断交,投身 北约 ,但终归于事无补。南奥塞梯亦因此而彻底宣布独立,脱离了格鲁其亚。
那么纵观2008年俄格战争,格鲁吉亚为什么连几小时都抵挡不住?
二、双方军事体量不成正比
格鲁吉亚面对俄罗斯几小时都无法抵抗的最大原因莫过于 双方各自军事体量的悬殊差距。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虽然皆属于前苏联的一部分,但是 苏联解体 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的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地位,仅次于俄罗斯的则是乌克兰,反观乌克兰现如今面对俄罗斯的唯唯诺诺,又遑论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的军队是非常糟糕的,仅仅维持在一到两万人左右,而军事装备与技术更是一片乱麻,严格意义上是无法构成现代化军事力量的。因此面对南奥塞梯这一地方之时,能够呈现出压倒性优势,但是面对俄罗斯则是不堪一击。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不断衰落,尤其是经济方面衰弱不堪,但是现如今能够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平分秋色的只此一家,即便现如今的中国也只能做到境内战略防御,而俄罗斯则是能够全方位与美国相碰撞。
在这场战争之中,俄罗斯方面仅仅投入了驻格俄军第58集团军便将格鲁吉亚全面击溃,其中第58集团军在人数上并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距,反观军事装备则相较之于格鲁吉亚要超出一大截。
无论是空军、炮军的大规模支援,又或者战争伊始俄罗斯方面黑海舰队便直抵黑海彼岸的格鲁吉亚海岸边切断了军事增员力量以及军事物资通道。 不仅于此,俄罗斯素来为人所小觑的网络实力也在这场战争之中发挥出了极大作用。
在俄格战争之中,俄罗斯曾出手将格鲁吉亚的网络、媒体、通信、交通等网络全方面切断,一定程度达成了格鲁吉亚与外界的联系真空状态,这一过程整整持续了24小时左右。
上述之中所凸显而出的则是,面对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实力格鲁吉亚是根本无法做出抵抗的。除却自身杂乱不堪的军事力量外,俄罗斯方面所拥有的各领域助力皆是格鲁吉亚所不具备的。
三、美国方面未能作出增援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双方悬殊的军事实力差距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关于南奥塞梯的问题方才持续了十几年无法解决。那么为何格鲁吉亚敢于冒然出兵攻陷南奥塞梯?仅仅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展开,国际目光转移,趁俄罗斯不备?
显然并非如此,而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缘故。 或许正是因为美国方面许诺作出援助,格鲁吉亚方才能够有恃无恐的与俄罗斯维和军队直接对抗。
其间,从战争结束之后格鲁吉亚迅速与俄罗斯方面断交,顺利加入北约便可窥见,早在战争之前双方的蝇营狗苟便已展开。
此外,俄罗斯战争伊始便将黑海舰队挺进格鲁吉亚附近,其目的便是为了切断美国方面的海上支援,以备不时之需。然而直到战争结束,也未能够看到美军的身影,究其本质不乏两种可能。
首先便是美军原本就不打算予以军事帮助,所谓的帮助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国际谴责,向俄罗斯施加舆论压力,保证格鲁吉亚占据南奥塞梯之后,俄罗斯方面若是想要作出反应,美国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美国方面一开始就打算军事援助的话,那么格鲁吉亚动手之初,或许美国的舰队便会向附近靠拢,作出战备姿态。
其次,或者美国方面最初是有军事援助的打算,但是俄罗斯的反应实在太快,以至于美国方面尚未发生,俄罗斯方面便已大局已定。 不过无论美国是否有增援打算,亦包括造成格鲁吉亚方面几小时都难以抵抗的原因,皆是围绕着一件事情,俄罗斯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俄罗斯快速反应能力
08年奥运会,时任俄罗斯总理的 普京 为促进中俄关系发展,离开俄罗斯前往北京。然而战争爆发之时,普京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俄罗斯。或许普京尚未动身前,便已经针对此事隔空下达了相关指令。
与此同时,上述之中俄罗斯国内军事会议展开,确定方案,充分考虑到美国增援的可能,以及俄罗斯军队方面2小时完成战前准备,挺进格鲁吉亚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之中似乎完全没有间隔太多的时间。从中便可以窥见俄罗斯可怕的快速反应能力。
正因如此,“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场闪电战猝不及防的发生,顷刻之间挽回了一切。以至于美国方面,包括世界各国都来不及作出反应之时,一切便已尘埃落定。
直至此时,美国再度做出军事支援毫无疑问便会被国际认定为多此一举,而俄罗斯反倒是因为俄罗斯维和军队死伤,而名正言顺。因此,种种原因之下,格鲁吉亚面对俄罗斯不具备抵抗能力实属必然。
四、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断交原因
格鲁吉亚不顾俄罗斯的警告,一意孤行非要加入北约,导致北约军事力量直接部署到俄罗斯边境上。俄罗斯通过地区摩擦警告格鲁吉亚不要不顾俄罗斯的感受,估计格鲁吉亚没当回事。
五、格鲁吉亚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
作为对俄格冲突的一个了断,格鲁吉亚2日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并宣布退出有关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协议。基于格鲁吉亚这一举措,俄罗斯已经关闭驻格鲁吉亚大使馆。
“不跟俄罗斯玩了!”
格正式宣布断交
格鲁吉亚外交部新闻司2日在格外交部网站上发布消息说,关于断交的照会已经于当天送达俄罗斯驻格鲁吉亚大使馆,但格俄仍将保持领事关系。
俄驻格代表安德烈·斯马加2日在第比利斯说,俄罗斯大使馆当天接到了格鲁吉亚外交部断交的照会,格方还要求俄罗斯大使馆从3日起正式停止工作。斯马加说,格宣布同俄断交是“一个错误”,俄外交官将于近日离开格鲁吉亚回国。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当天说,俄方将根据外交惯例决定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外交关系。拉夫罗夫说,如果格方在同俄方断绝外交关系后仍打算保留原有的签证服务,“要坦然接受这一点,很难想象”。他表示,格方应考虑俄格关系总体情况,目前有大量格鲁吉亚公民在俄罗斯境内工作,俄方“不希望给他们制造难题”。
俄罗斯使馆发言人3日表示,由于格鲁吉亚已经与俄罗斯断交,俄罗斯已经关闭驻格大使馆。该发言人表示,俄罗斯目前在第比利斯负责领事业务的办公室也停止了日常业务,正在等待莫斯科方面的进一步指示。
俄军不在格境内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日前谈及升级的俄格冲突时,毫不客气地形容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是“政治僵尸”,称莫斯科不承认他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在莫斯科眼中,萨卡什维利已经不存在了。
他还指出,美国对萨卡什维利的支持也助长了这次危机,导致俄军队进入格鲁吉亚。梅德韦杰夫还强调,俄罗斯不怕被西方国家孤立。
针对1日欧盟紧急会议决定在俄军完全撤回到冲突前位置之前,推迟与俄举行双边关系框架协定谈判,俄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2日说,俄方已于1日完成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撤军。俄罗斯总理普京2日也表示,格鲁吉亚境内包括波季市已经没有任何俄罗斯的军队存在,而维和部队也远离波季。普京说:“俄罗斯是根据国际协议规定设立的‘安全区’框架内行动,希望欧盟认可俄方按照解决南奥塞梯冲突六项原则协议完成从格撤军的举动,按期举行俄欧谈判。”
西方对俄犯了错
据俄罗斯《观点报》报道,德国前总理施罗德2日在柏林出席招待会演讲时指出,西方在对俄罗斯的政策中犯下了一些严重错误,在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中采取了明显错误的立场。
施罗德对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下令进攻南奥塞梯破坏了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提出的地区和平计划表示遗憾,对俄罗斯采取的行动表示支持。他认为,在高加索问题上的立场并不是西方对俄政策中犯下的唯一粗暴的错误,其他实例还有美国坚持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仓促承认科索沃独立。德国前总理指出,他对西方承认科索沃单方面独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担心如今已经完全得到证实,此举将成为引发其他暂时平息的冲突各方重新行动的信号,今后世界上将会出现更多事实上独立的国家,尽管只会得到国际社会为数不多的国家承认,但仍将对国际社会和法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必须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