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什么只有五个?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位创始成员国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除法国外四+1大国(法国1940年战败被德国占领故没参加反法西斯同盟)
《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款明文规定: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1971年华民国席次华人民共和国所代替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席次俄罗斯联邦所代替
《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章节并无明确规定否决权规定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安理会15理事国至少9票上赞成并且5常任理事国没有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
简单点意思:《联合国宪章》上规定有几个就能几个。如何我说了算100个也行。
谢谢 。。采纳。。
二、联合国为什么是5个常任理事国?
为什么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少数几个国家,而不是其他几个国家?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不仅是联合国的赞助者,而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考虑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它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像印度一样,无论多么艰难,它都只能成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尽管武昌市的地位很高,但经常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们也知道,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国家名副其实,另外两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一下五个了解的永久权力的现状
首先看一下三个名副其实的:
第一个:美国!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任何领域威胁它。特别是经济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因此,美国的许多提议,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自然是五个大国之一。
第二: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尽管俄罗斯的实力不及苏联,但其军事实力不应被低估。特别是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发展越来越好。在世界上,俄罗斯一直在与美国作斗争,并且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于对美国强硬的国家。成为五个永久大国之一是很自然的名字!
第三名: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是贫穷的,到处都是浪费。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1世纪,中国发展迅速。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许多国家也尊重中国。中国的地位自然是五个大国之一!
让我们看一下两个“存在”:
第一个:英国!
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一直是一个超级大国。在高峰时期,它甚至被称为“无阳光的帝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国际地位继续下降。前一段时间,它退出了欧盟,内部冲突也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他们不再具有发言权。大多数时候,是美国说出它所支持的东西,而这样一个国家的五个永久大国的地位自然是“存在的”。
第二:法国!
像英国一样,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都很强大,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法国的实力不如以前。最初,正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它才成为五个常数之一。现在,它的老大哥被无视了,它自然地“名存实亡”!
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常任理事国只有五个?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由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五个国家组成,这五个国家也是二战五大战胜国。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我们在新闻当中应该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新闻,有时候还会出现四国同意一国反对的情况。那你们知道这五大常任理事国究竟是怎么选出来的么?实际上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且还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常任理事国的选拔过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来看看吧。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议成立一个类似“国际联盟”的组织以增进国际间的协调并预防战争。
1945年10月经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诞生。从目前来看,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是现今任何一个政治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它一共有193个成员国,囊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而常任理事国却只有五个,那么这五个国家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严格来说,常任理事国的成员也发生过些许变动,比如苏联解体之后,苏联的常任席位就被俄罗斯所取代,但苏俄本身就是血脉相连,这种变动更多地近似于“继承”。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采用轮换制的话,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不会在某个国家身上固定不动,但是自联合国诞生以来,安理会的常任席位就一直被美英俄法中垄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在联合国之前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其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组建的初衷当然也是为了增进合作,预防战争,但因为在遏制法西斯势头上表现出的无力并且最终没能阻止二战爆发,国际联盟于1946年解散。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前身便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自然在战争中谁的贡献更大,谁就更有话语权。
美利坚合众国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综合国力,在战争前期大发横财,在战争后期鼎定乾坤,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战后,美国都毫无争议地入围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会产生异议。
与美国相对的便是苏联,苏联是一个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去甚远的国家,这也是后来二者经常在国际舞台上互相掐架的原因之一。但思想不同挡不住苏联人武力强大,二战结束后苏军已经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此时的苏联拥有一支令全世界为之胆寒的军事力量。既然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且贡献突出,那么在战后自然少不了苏联的好处。上个世纪末解体之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天然继承人也就继续履行着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英国亦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虽然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强烈攻势险些被打残,但最终挺了过来。况且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尽管实力不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还是拥有着全世界最广大的殖民地和雄厚根基。而中国是对日战争的主战场,数千万同胞的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理所当然地在安理会里要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至于法国,说实在的倒是有一点名不副实,二战刚一打响没多少日子投降了,战后分割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还拿走一大份。当然这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美英的支持更加密不可分。不论如何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体系是确立了下来,并且一路磕磕绊绊延续到了今天。
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什么是五个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即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4大国和参加反德同盟的法国(反德同盟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前身)。《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58年起,法兰西改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71年,中华民国的席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替。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席次为俄罗斯联邦所代替。
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现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亦是必要条件。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种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会总共批准执行了约55项维持和平行动,有力阻止和减缓了地区冲突的发展和扩大。
五、凭什么常任理事国只有五国?
五位创始成员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
现有成员国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个会员国组成。依照《联合国宪章》,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法兰西共和国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大会选举联合国另外十个会员国为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首宜充分斟酌联合国各会员国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本组织其余备宗旨上之贡献,并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均匀分配。
1971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为中国的代表。
1991年以后,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席次由俄罗斯联邦所代替。
[编辑] 改革中的联合国
2004年,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组成“四国联盟”,借由安理会改造的机会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四国联盟遭遇到不小的阻力,例如中国、韩国、朝鲜反对日本,美国、意大利反对德国,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反对巴西。
美国虽然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反对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拥有否决权。德日印巴四国让步,提出争取六个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议席,四个归属德日印巴,其余两个给与两个非洲国家。由于非洲国家一直争取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故难以获非洲国家支持。新增常任理事国方案最终不获通过。
在2007年2月,日本再次计划与印度、巴西和德国一起组成“四国联盟”,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编辑]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主条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否决权
《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的章节中并无明确规定“否决权”,但规定“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即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通常被称为“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历史上首度行使否决权是1946年2月16日苏联在叙利亚、黎巴嫩问题的一次表决中投下反对票。
冷战期间,美、苏等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频繁使用否决权否决对方集团提出的议案
日本,印度就白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