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教学领导力是什么
教师教学领导力是教师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愿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成员、事务进行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及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学领导力实则涵盖教师在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的教学领导力:在学校层面,教师共同参与领导学校教学改革活动的能力;在班级层面,教师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与引领者的能力。
1.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
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其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所展示的前瞻力。具有前瞻力的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教学环境,清晰地分辨出学生在现有发展区所遇到的问题及在最近发展区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订出教学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并正确地引领学生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2.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
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是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感召力、教师控制力及教师决策力等方面。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感召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挚的情感投入以及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亲近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
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所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教师作为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活动主体,对教学过程有着透彻的感悟,教师的教学评价较之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更具有真实性与适切性。因而教师不应该只是作为被评价者,而应该积极站到评价者的行列中,努力成为教学评价的领导者,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评价领导力。
二、谈一谈什么叫领导力
首先一位领导需要具备那些能力?
第一,管理能力,这里的管理能力指的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领导的能力。真正能力和领导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
什么是真正的能力?这里面一定注意,真正的能力,谁来鉴定?谁说你有真正的能力?是自己,还是员工?如果员工认为你有真正的能力,那么这就叫真正能力,如果你自己认为你有能力,那么这就叫你具备的能力,而不是员工认定你具备的能力。
所以说真正的管理能力,一定要是让员工认定你是具备的管理能力,才是管理能力。不然你具备再强的能力也只是自己认为的能力。
第二,魅力展现力,这个是我自创的新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把它创新一下。魅力展现力,重点在于展现,意思就是员工听你的理论知识相信也认同你说具备管理能力的领导力之后,你需要在员工面前“演练过关”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你的展现让员工打心底佩服,敬重你,并且100%的信服你。愿意以你中心,追随你,并且通过后期努力学习锻炼成为你。这才是魅力展现力的核心目的。
第三,帮扶力,这里的帮扶力,指的是帮助和扶持,成功的领导一定要具备帮扶力,通过最短的时间,帮助和扶持手下员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这点很重要,如果一名合格的领导只会自己做不会培养员工,那就麻烦了。
时间久了,员工一定会思维疲劳停止思考,从行动者变成观望者。这是最可怕的。观望者什么意思?就是和你共事一段时间后员工什么也不敢做,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如你,担心做不好,内心会有自责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你是大神他们自己都是信徒,只能观望听言,能力永远得不到提升。
第四,提拔力,提拔力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前期对员工的帮扶培养,掌握一定能力技能后,领导要懂得提拔给予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员工拥有成就感和机会感。这里的成就感指的是,通过一段时间跟随领导的学习和领导的帮助,自己也能够动手做成和领导类似的成果,这种成就感绝对不是金钱能够达成的效果,这种成就感是自己对平时的学习和总结借鉴得出来的最宝贵成果。一旦拥有这种感觉可以说终身难忘。什么叫机会感,机会感就是员工会内心深度感激这次机会是你赐给他最宝贵的实验田。这种感觉员工也会终身难忘,并且会在心内牢牢的刻记这是你给的机会才拥有的这样成就。
回到主题,如何通过领导力来激励员工?
其实通过以上四点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具备以上领导力四种能力,我相信没有不听话的员工,没有不配合的员工,没有不团结的员工,没有不追随你的员工,没有不信服你的员工。
三、领导力的概念是什么
领导力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比较常见的领导力开发方法包括CEO12篇领导力提升、EMBA及EDP项目等。领导力与组织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常常将领导力和?>组织发展放在一起,衍生出了更具实战意义的课程《领导力与组织发展》。
领导力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以管理应用为实践、以组织实验为依托,塑造管理者领导魅力的学科;重新审视管理者的误区,突破管理瓶颈,改善管理氛围;培养管理工作中让别人说“是” 的能力-----让否定、拒绝、抵抗、放弃变成认同、接纳、支持、执行;应用于领导、管理、沟通、团队、策划、营销等诸多领域。
领导力在领导系统中是一个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是领导者凭借其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保持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今时代,领导力已经成为综合领导能力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鉴于领导力对组织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各国研究者对于领导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多种领导力理论。领导力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几类,一类为国有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一类为合资研究机构(如伯特咨询),第三类为国际研究机构(如SHRM)。相对而言,国有研究机构更具学术性,合资研究机构更务实,而国际研究机构则更着眼未来。
四、什么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日本学者左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所谓课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所以,课程就是学习的经历、轨迹,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动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与开发的目标。
一是课程思想的领导力。校长要能够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意义,要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来审视,准确把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善于用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统领课程建设。
二是课程规划的领导力。校长要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的计划体系,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同时还要确保学校课程的积极有效落实,以形成学校三级课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
三是课程开发的领导力。校长要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带领教师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拓开课程建设的视角,使课程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推动力。
四是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校长要领导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加或减少开设课程的课时,合理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分配。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目标。
五是课程管理的领导力。校长要懂得及时对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进行专业管理,要制订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实保障,从人、财、物、信息等多维角度确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课程评价的领导力。校长要善于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是为了课程改革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评价要建立在多种信息、多维角度、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应少一些主观臆测,多一点客观调查;少一点定性描述,多一点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盘否定,多一点调整完善。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作为校长,应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个学校成员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充分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不同声音,并及时做好沟通与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校长,应准确构建学校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能够有力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作为校长,应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学校课程,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的价值。而这,正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