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冲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记载曹冲是病死的,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人为杀害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有几个是夭折的,曹操的儿子很多都是很有才干的,他自己本身也是文武双全兼个诗人,曹冲是曹操第七子,是个神童,长子曹昂在征张绣时死掉了,次子曹铄早死,曹丕是第三子,可以算长子了,四子曹彰是个猛将,五子曹植文采好,只能算个才子,后来的都才干都不必他们出众,众多儿子中,曹丕最像曹操,文武双全也善于诗文,这样曹丕继位很有希望,当时曹冲才13岁,没必要谋害他,小孩子有什么威胁的,况且曹冲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要是被人谋害,曹操必定追查到底。

在古时一般男子都生有多子,帝王更是为了延续后代,子嗣更多,但不乏很多夭折(出生没多久就死了),也有的未及行冠礼(古人20行冠礼)就逝世,这与近亲结婚有关也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当时医疗水平不发达,成活率低是正常的。举个例子,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其中就有11个未成年就死了,当然都不是被谋害的,具体死因就多样了。

关于《三国》电视剧这样设置这个情节也是有目的的,我想是为了衬托曹丕有他父亲曹操的奸诈残暴的性格,这部电视剧我也看过几集,发现了一个特点,每个军阀都很沉稳,仔细观察都觉得都有心机城府深,这就是《三国》塑造人物的方法,让人感觉更像是商战片。

二、三国演义曹冲到底怎么死的

曹冲是重病而逝。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为邓侯。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扩展资料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质疑

何焯认为孙权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士燮兄弟等人奉承东吴,只有在此之后才能获得亚洲象,但曹冲早已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死去,所以曹冲秤象之事不真,而置船刻水的称量方法可能早已有之。

邵晋涵则指出《符子》中就记载了燕昭王命令水官用类似的方法称量大猪。

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出于印度佛典,他指出地处中原的曹魏境内无象,所以不得不与孙权进献之事混为一谈,这是比较民俗文学的通例;而称象的故事多见于汉译佛典,如北魏吉迦夜共昙所译佛经《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中就有类似的故事,虽然《杂宝藏经》为北魏时所译。

比西晋初年成书的《三国志》要晚,但《杂宝藏经》中所的很多内容见于汉译佛经之中,这个称象的故事可能也是取材于早译出的佛经,或者是佛经虽然翻译完成,但书籍已经亡逸,无法考证。

又或者是佛经没有被翻译,但是故事靠着口述流传到中国,被附会为曹冲的经历。季羡林也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源自印度佛经《杂宝藏经》,“它也许在后汉时代就从口头上流传到中国来了”。

不过这一质疑主要依据是清代、近代较片面的自然地理、生物学常识,就直接质疑成书与事件相距仅几十年的《三国志》正文的记载。现代历史地理学、生物学研究并不支持陈寅恪等人的这一理论。历史地理学者曾经总结过大量正史中出现野象的记载,南北朝时今安徽、湖南、江苏,直至北宋时今湖北等地都出现过野象闯入的记载。

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则说明亚洲象在前200年至580年的活动北界在秦岭淮河一带,580年至1050年间的北界仍在杭州湾、钱塘江,即使晚到1450年其活动北界仍可以包括福建省内的武夷山。

孙权200年接掌江东时就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东汉会稽郡辖境南括今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等地区,远在亚洲象活动北界(秦岭淮河)以南。

吴金华指出《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江表传》也记载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其记载中有“邓王冲尚幼”,与本传“生五六岁”契合,可知此事发生于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间,当时孙权刚开始统治,献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何焯所认为的巨象一定来自交州、必须是士燮奉承后才可获得巨象的观点未必可靠。

彭华也指出陈寅恪的论点大有问题,按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致在刘宋之前,长江以北尚有野象栖居,之后才限于江南,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有象且由孙权进献给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彭华还指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可能在古代早已有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