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盒是什么东西?好玩吗?
盲盒是指在拆封前没法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盒装商品,具有随机的属性。盒子里面可以是玩具、书本、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甚至还有活宠物。
一个主题的盲盒,通常还会包含限定款。比如玩具系列盲盒,包含12个常见款式和2个获得概率极低的隐藏款。有的隐藏款的概率甚至有1/144,也就是平均买144个盲盒,才有可能抽中1个这样的隐藏款。通过这种饥饿营销方式激发购买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
一般认为,盲盒诞生于日本,起源于20世纪初日本百货公司的福袋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扭蛋玩具,流行欧美后也开始被称作“blind box”。2019年起随着盲盒潮玩公司上市等事件,在国内受到了关注。
如果有特别喜欢的款式,但又不想通过抽盒搏运气,或是迟迟未抽中,其实可以上闲鱼、小精牛之类的地方,看是否有人会出二手潮玩
二、盲盒是什么
盲盒指的是通过包装看不出物品的款式或者种类,只能在拆开之后才能知道的一种商品。盲盒诞生于日本,通常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商品,或者是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玩偶产品,其中有限量版和隐藏版,迎合了年轻人的购买欲。
三、什么是什么是盲盒?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盲盒发展
盲盒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有人考古到了明治末期的日本,当时的日本百货公司会销售福袋,福袋里通常会装着款式不一但价值一定高于福袋定价的商品,最初的福袋是作为处理尾货的方式,但随着福袋销售活动在特定的节日固定下来,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会专门前往购买福袋。
“扭蛋”与福袋大致相同,只是更集中于二次元、ACG等领域,商品也大多是动漫IP手办、玩具模型、饰品挂件等等。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人们依然可以在商场等地方购买到价格不一的扭蛋,知名的品牌有日本万代公司,该公司拥有丰富的动漫IP资源。
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开始了被八零后、九零后所熟知的“集卡营销”(事实上,这种营销模式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著名动漫作品“三毛流浪记”系列就曾描绘过三毛集水浒卡的故事),这也可以看作是盲盒营销的本土实践,只不过此时的盲盒产品是作为其他商品的附赠品形式出现的。
到了21世纪,盲盒的概念已经逐渐定型,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有少量的盲盒讨论,但以2016年为分水岭,盲盒营销才逐渐风靡,渐成风口,一举激活了青年潮流玩具市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盲盒经济
四、盲盒是什么?
盲盒最早诞生于日本,最初的名字叫mini
figures,后来被称作blind
box。顾名思义,盲盒就是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一套十二个盒子摆在你面前,你却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着哪一款,抽盲盒全凭运气,有时候会抽到人见人爱的那款,运气更好的时候会抽到隐藏款。
盲盒令人着迷之处就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纠结半天最终选的是否是自己心仪的那款,而在打开的那一刻,有种等待500万彩票开奖的兴奋,惊喜或是失落就在开盒的那一瞬间。而一旦打开一个,就情不自禁会上瘾,开上十个二十个,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打开下一个盲盒会是什么,所以就会一个接一个地买,直到买到自己喜欢的那个或是隐藏款。一般情况,一个系列的盲盒会出很多款,虽然单价并不算高,但盲盒的魔力就在于会不知不觉中把你的钱包掏空。
另一个让消费者买买买停不下来的原因是每个系列中的"隐藏款"。隐藏款并不被包含在常规系列中,只是混在每个系列的盲盒中销售出去,抽中的概率也非常低,很多时候,即使消费者一次性买了一大盒12款,都不一定能抽到隐藏款,但一旦抽到隐藏款,这一款在玩具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可能就要翻上十倍以上,甚至超过一套12款的总价格。
五、盲盒是什么?
盲盒就是盒子里面装着你不知道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是有一定范围的。你不知道你买的东西到底长什么样子,就比如说这个盒子里面有12种不同的娃娃,但是你不知道你所买的这个盒子当中到底是这12种娃娃中的哪一个。其实盲盒不仅仅局限于娃娃,也有很多别的东西,像之前特别火的就是机器里面的盲盒,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们都是有一模一样的包装的,然后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其中我记得那个机器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个苹果手机。当然了大概率盲盒中的东西都是一些小小的化妆品,还有一些小玩具什么的。
买盲盒图的图的就是那种神秘感和未知性,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就会很吸引人让人很期待。盲盒当中最出名的就是泡泡玛特的盲盒,就是现在大多数人一想到盲盒就想到了泡泡玛特。泡泡玛特盲盒里面都是些比较可可爱的娃娃,然后这个娃娃都是做工非常精美的娃娃都非常的可爱,小女生就会特别喜欢这种小娃娃,有很多人都是会专门收集泡泡玛特的娃娃。其实一开始的盲盒都主要是做一些动漫和影视作品的周边。
后来就是盲盒这个风一下子就特别火,然后就有好多别的一些商家就开始做盲盒。大众是特别喜欢盲盒的,对盲盒也是很上瘾的。我觉得上瘾盲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猎奇心理吧,因为不知道自己拆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所以就会很好奇,然后其实在拆盲盒之前自己心里有一个挺希望得到的娃娃,如果没有拆到那个娃娃的话,我觉得会继续买盲盒,就是为了拆到那个娃娃。
久之就会买很多盲盒,如果买盲盒拆到自己想要的那个娃娃的话就会特别开心,能开心好多天。盲盒这个东西一开始还是起源于日本,就是那个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比较有钱的博主他们会买那种玩具的积木熊,一开始这个积木熊就是做成了盲盒系列。
六、盲盒是什么东西?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扩展资料
在资本市场,近两年,不少A股上市公司对盲盒市场进行布局。在盲盒经济这样盛宴中,上到品牌商、设计师(IP生产者)、无人零售机的相关产业进行供应,中游代理工厂负责生产,下到销售(包括厂商自营、代理商及品牌自营)、二手交易及配件、快消市场等,都享受了市场的红利。
盲盒产品的IP属性可分为设计师原创IP、卡通形象IP以及衍生IP三类,其中能够持续识别并签约优质设计师原创IP也是盲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国玩具行业与IP授权行业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IP类玩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处于快速扩张的红利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