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九毒日

九毒日,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视五月为毒月,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如有“忌同房”、“忌讳造屋“、“躲午”、“忌打午时水”之类事项的忌讳。

其实这是由于古时人们科学知识匮乏,这才让人们逐渐形成五月忌的观念。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基本简介

古时我国北方认为五月是“恶月”,是极为不吉的一个月,《礼记·月令》中说:“(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

可见,在人们的印象中,五月是“阴阳争,死生分”的一个特殊月份,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东汉范晔的《后汉书》以及应劭的《风俗通义》等都多次提到了五月的习俗,五月的禁忌在北方发展得越来越多。

二、什么是九毒日?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以下是今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请千万谨慎这九天。

农历五月

初五

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

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

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