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臀围测量方法是什么?
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详细解释:
1,身高臀围指数(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
2,臀宽/立位臀宽: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坐姿臀宽:臀部左、右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3,臀厚: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臀部前、后最突出部位间平行于矢状面的水平直线距离。
扩展资料:
曲线美是衡量女性形体美的重要标志,而人体“三围”又是构成曲线美的核心因素。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等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相互换算。日本学者大岛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数据求女性人体尺寸的换算系数(节选):胸围系数为90%,腰围系数为89%,臀围系数为102%。
女性标准三围: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高(厘米)×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臀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围
二、臀围怎么量?
测量方法
臀围反映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测量时,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为了确保准确性,测量“臀围”时,一是要在横切面上,二是要在锻炼前进行。同时要注意每次测量的时间和部位相同,测量时不要把皮尺拉得太紧或太松,力求仔细、准确。
扩展资料
身高腰围指数=(腰节围/身高)×100、腰臀比=腰节围/臀围,这两项指数男性大于女性。身高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大腿长围度指数=(大腿围/大腿长)×100,这三项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显著。
也就是说,同身高男性腰部更粗,女性臀部更宽大、大腿更粗。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
腰细臀宽大腿粗的梨型身材和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细的矩形身材、苹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长寿。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们的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三、臀围怎么算,如何量臀围
臀围测量时,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为了确保准确性,测量“臀围”时,一是要在横切面上,二是要在锻炼前进行。同时要注意每次测量的时间和部位相同,测量时不要把皮尺拉得太紧或太松,力求仔细、准确。
扩展资料
标准三围计算方法
健康标准
胸围=身高(厘米)×0.535
腰围=身高(厘米) ×0.365
臀围=身高(厘米)×0.565
实际计算得出的指数与标准指数±3厘米均属标准。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
纤腰美臀
胸围=身高 X 0.51 ( 如:身高160cm的标准胸围=160cm X 0.51=81.6cm )
腰围=身高 X 0.34 ( 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 X 0.34=54.4cm )
臀围=身高 X 0.542 ( 如:身高160cm的标准臀围=160cm X 0.542=86.72cm )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四、臀围怎么算
臀围90厘米。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三围”,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高(厘米)×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扩展资料:
《人体测量方法》围度与弧长测量:
上胸围/胸上围(upp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静呼吸时通过左、右腋窝后点(pap)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胸围Ⅲ/平静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Ⅲ,M61):平静呼吸时经乳头点(th)的胸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如果女性受试者的乳房较大或下垂,测量时可把软尺放得高一些,以避免膨隆的乳房影响测得的数值。
下胸围(low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静呼吸时经胸下点(sust)的胸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M62):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最小腰围(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在肋弓和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经髂嵴点(ic)的腹部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腰节围(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臀围(hip circumference):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围
五、腰围,臀围。要怎么测
量方法:1、腰围(w0):沿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指的是经脐点(om)的腰部水平围长,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
2、臀围(H0):沿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测量时,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3、大腿围: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后面臀下横纹处,水平测量大腿一周的围度即为大腿围。
拓展资料:
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高(厘米)×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
实际计算得出的指数与标准指数±3厘米均属标准。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