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次文献是什么意思
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
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二者的要求也不同,有时文献的全面更为重要,这时就要以提高查全率为重点,有时希望找到的文献准确率更高,就以提高查准率为重点。
文献查找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在检索中文文献的时候,有必要把英文的全称和缩写也作为检索词,因为有些中文文章中是直接用英文词汇表示的。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找到所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可以扩大检索结果,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可以利用截词符来帮忙。
二、三次文献包括哪些
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
简介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是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述评、进展、动态等,在文献调研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文献,在短时间内了解所研究课题的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课题的技术背景。
扩展资料:
1、信息加工程度不同
零次文献是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
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2、信息载体不同
零次文献通常为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
一次文献通常为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
二次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三、什么叫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关系:一次文献为原始文献,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三次文献是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1、一次文献
又称原始文献,是情报学中的一种主要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2、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3、三次文献
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扩展资料:
文献特征
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次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次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次文献
四、什么是三次文献?
1)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实际科研成果为
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或一些新见解的文献。一般包括,
期刊论
文、专著、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
等。
2)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
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
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
的文献
。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3)
三次文献,
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和概括
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如综述研究:
专题述评、
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未来展望等;参考工具书:
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词典。大全等;文献指南:专科文献指南、索引
与文摘、服务目录、工具书目录
等
4)
零次文献,指
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
文献。如:私人笔
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以及各种
内部档案等
五、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都包括哪些类型
一、二次文献包括:
1、指示性文摘
又称“简介”、“概述性文摘”,它只对原始文献作简用叙述,通过简要的文字,指示读者了解原始文献论述什么内容,以帮助读者确定是否需要阅读原始文献,起到检索作用。
2、报道性文摘
又称“全貌式文摘”、“信息性文摘”,它是它是原始文献的完整浓缩,概述了原始文献基本论点对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浓缩,起到报道作用。
3、指示—报道性文摘
将原始文献中信息价值高的部分写成报道性文摘,其余部分则写成指示性文摘,起到检索、报道作用。
4、索引
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5、目录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书。
二、三次文献包括:
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七种类型。
扩展资料:
二次文献均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高度浓缩性,二次文献是原始文献中精华,是直接对有关文章或书刊进行浓缩,信息量大。
2、客观准确,二次文献确切地记述原始文献的重要内容,不加评论和解释,忠实于原始文献。
3、完整独立,二次文献是在忠实原始文献基础上,把原始文献内容浓缩成一篇短文,具有独立使用价值。
4、二次文献既具有报道性质,传递科技信息,又具有文献检索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次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次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