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关系及简短介绍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祖父祖孙关系,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儿子孛儿只斤·拖雷的儿子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扩展资料
孛儿只斤·铁木真人物经历:
宋嘉泰三年(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
宋嘉泰四年(1204年),铁木真征服乃蛮部。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其子桑昆身死异乡。
孛儿只斤·忽必烈人物经历:
蒙古宪宗二年(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
蒙古宪宗六年(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孟州(位于今河南焦作)封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铁木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关系,忽必烈是铁木真四子拖雷的三子。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也可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继任者,他完成了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心愿,也就是统一中原大地。忽必烈继承了他爷爷成吉思汗的遗志,未登位前灭了大理,登位后毁灭南宋,统一全国,建立元朝,是元朝世祖(也可以说是元朝始皇帝)。
元宪宗蒙哥在他即位的第八个年头(1258年)率兵攻宋,以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哈喇和林,命皇弟忽必烈进攻鄂州(湖北武汉市武昌)。但到了第二年七月,便病死于钓鱼城(四川合川东)。他原以为蒙古兵剽悍,天下无敌,南宋很快便会献璧出降,然后便可返筛北归,基于这个考虑,他对后事未作任何安排。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两人单独拿出来,大家就会很熟悉。但是一旦放在一起,很多人就很迷惑,这两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啊,他们两个还真有关系,而且还关系不浅,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开国皇帝,他出生贵族,没想到后来自己的父亲被人毒杀,仅靠母亲一个人操持着他们长大,日子大家应该可想而知。但是也正是这一份经历,让成吉思汗注定成为了不一样的人。
后来,他成为部落的首领,带领自己的人跟很多部落进行讨伐,使得当时小部落都非常的忌惮他,纷纷选择归降。于是在大家一直的决定下,蒙古汗国屹立起来了。他的一生永远都在战争之中,也得成就,在蒙古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有战争就会有伤害,这些征战给百姓生活带了沉痛一击。
成吉思汗去世以后,经过几个回合,托雷的长子蒙哥登基,而在他以后,就是忽必烈了。忽必烈执政期间,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很多的制度,让百姓对他的好感纷纷增加,除此以外,在军事和农业方面他也做出了显著的功绩。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某种意义来说,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确还是比较像的,为蒙古一族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成绩。曾国藩曾这样评价过他:“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令人遗憾的是,忽必烈最后也因病去世了。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是铁木真嫡出的第四子,忽必烈又是拖雷嫡出的第四子,忽必烈自然是铁木真的嫡孙!但是,忽必烈既不是出身嫡长房、也不是拖雷的嫡长子,为什么他最后却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和蒙元王朝的首任皇帝呢?这还要从铁木真晚年选择继承人说起。
蒙古帝国初期并没有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而是遵循着“幼子守灶”的蒙古旧俗。这里有必要说一说,蒙古帝国初期虽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但是嫡庶之别还是事实存在的。“幼子守灶”中所谓的幼子并不是最小的儿子,而是指最小的嫡子!庶出的儿子依然是没有继承权的。所谓“幼子守灶”指的是父亲在世时对儿子进行分家,让年长的儿子分家另立门户。自己去世后,由幼子继承家产。当然,这里所说的儿子依然是指嫡子。因此,铁木真晚年对年长的三位嫡子进行了分封,形成了后来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雏形,而嫡出的幼子拖雷则被留作了“守灶”之用。
但是,铁木真的一个决定最终为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在遵循蒙古“幼子守灶”旧俗的同时,铁木真又学着中原王朝玩起了立储、指定嫡出第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接下来麻烦就大了!铁木真去世之后,窝阔台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但是铁木真原来的领地、百姓、军队、财产却被划到了拖雷名下!一时间,拖雷的势头甚至盖过了新老板窝阔台。因为蒙古帝国初期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残余,新任蒙古帝国大汗必须经过忽里台大会的最终确认才能作数。因为不少宗王尚在对外征战途中,忽里台大会无法如期举行。结果,窝阔台虽然继承了汗位,却是“不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最终,只能由拖雷先执掌权柄,等宗王们征战回来后召开忽里台大会,此即《元史》中所谓的拖雷监国。
拖雷掌权后尝到了甜头,开始贪恋权位,时不时找点儿小麻烦、企图阻止忽里台大会召开,这一拖就拖了三年!直到三年之后,窝阔台才经过忽里台大会确认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合法”大汗,而这三年不愉快的经历也为后来拖雷的结局埋下了伏笔。窝阔台正式掌权之后,对拖雷先进行了安抚,在地位稳固之后便借助巫师之手、以替自己挡煞为由毒死了拖雷。拖雷死后,窝阔台为了吞并拖雷的军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先是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娶了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从而吞并拖雷的军队。在唆鲁禾帖尼以儿子年幼、需要照顾为由拒绝后,窝阔台又采取了蚕食的手段,企图慢慢吞并消化拖雷的军队。因为唆鲁禾帖尼的极度低调,窝阔台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小辫子,最后只吞并了拖雷留下的少量军队便撒手人寰了。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拖雷死了,他的领地、百姓、军队、财产最后还是留在了自己儿子手中。
窝阔台去世后,为了给出征在外的儿子贵由抢到汗位,乃马真后先下手为强,玩起了临朝称制的把戏。为了安抚诸王,乃马真后暂时放弃了窝阔台吞并拖雷系的企图。后来,贵由正式继承汗位之后不久便去世了,窝阔台系对拖雷系的吞并还没继续开始便结束了。贵由与嫡长房术赤系以及拖雷系的关系都非常一般,以至于这两支产生了严重的离心倾向。贵由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开始争位,老婆海迷失后也横插一杠子、学婆婆乃马真后玩起了临朝称制,窝阔台系内部乱作一团。这个时候,嫡长房术赤的儿子拔都与拖雷系却达成了默契,支持拖雷的嫡长子蒙哥争夺汗位。在一系列实力较量和权力斗争之后,蒙哥登上了蒙古帝国大汗的宝座。但是,此举也导致了察合台系、窝阔台系的离心。自此,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事实独立,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开始分崩离析。
蒙哥即位之后,开始重用自己的胞弟忽必烈,让忽必烈负责经略中原地区、负责对南方的作战,此举也让忽必烈有了培植自身势力的绝佳机会。蒙哥在进攻巴蜀时命丧钓鱼城,跟随蒙哥南征的忽必烈在随蒙哥南下的宗王们“拥戴”下继承了汗位。可是,留守哈拉和林的宗王们不干了!于是推出了蒙哥的另一位胞弟阿里不哥,拥立阿里不哥继承汗位。一时间,同胞兄弟剑拔弩张,骨肉相残无法避免!最终,手握重兵的忽必烈逐渐占据了上风,兵锋直指哈拉和林。阿里不哥见大势已去,只得向四哥忽必烈投降。忽必烈在幽禁了阿里不哥之后,正式成为了蒙古帝国大汗。而蒙哥的儿子们因为实力并不算强大,根本无力与四叔忽必烈对抗,最终选择了接受既成事实。实际上,早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蒙哥的儿子们就已经放弃汗位了,他们选择了站队,而不是参与争夺。
但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拖雷系内部,察合台系、窝阔台系早已事实独立。随着拔都的去世,钦察汗国与后来元王朝的拖雷系也渐行渐远。最后连忽必烈胞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也走向了事实独立。元王朝的皇帝只剩下了一个蒙古帝国大汗的虚名和四大汗国名义上的宗主地位,盛极一时、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不复存在。后金天聪九年,末代蒙古帝国大汗、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正式降清(后金),蒙古帝国大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