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房是什么意思?购买公房需要交哪些税费?
说到公房,可能会有很多人都会问,到底什么才是公房呢?
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拥有权、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归国家所有。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两类房均为使用权房。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设,主要向本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业建设的住宅,向该企业职工出租出售。公房随着出售而变为私房。公房有时也指拆迁后分到的房子。
那很多人就问了,既然有公房,肯定也存在着私房。那么私房是什么呢?公房与私房的区别是什么呢?
私房也称私有住宅,私产住宅。它是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的住宅。在农村,农民的住宅基本上是自建私有住宅。公有住房通过住宅消费市场出售给个人和家庭,也就转为私有住宅。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城市私有住宅的比重将会随着房改的推进而不断提高。
公产房与私产房的最大区别在于产权。公产房没有产权人,业主只有承租权,没有转让权,所以公产房不是想卖给谁就能卖给谁,也无法继承或办理婚前公证。公产房交易步骤是先由房管局下属部门对卖方进行评估,同时由房管站验房。
那么,购买公房需要缴纳哪些税费呢?
购买公房需要缴纳的税费:
⑴ 登记费按件计算,每件100元,登记费由房地产交易中心收取。
⑵ 房屋出售价0.5‰的房屋买卖合同印花税(分期付款的按购房总价0.5‰交付);其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所载的实际金额。
⑶ 房地产权证印花税5元;
⑷ 实际购房款(扣除超过建筑面积控制标准按市场价购房所付款项)1%的土地收益金;
⑸ 购买公有住房超过建筑面积控制标准支付市场价的应按规定缴纳契税。契税按照房地产买价的0.75%计算缴纳。即纳税人为买方;计算依据为实际购买金额。
⑹过户手续费;过户手续费按套计算。每套250元,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减半,过户手续费由房地产交易中心收取。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0-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二、什么是公有住房
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归国家所有。
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两类房均为使用权房。
关于公产房的性质
所谓公产房,是中国特殊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产物,它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对于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私有住房而言的,一般个人只有承租权而没有所有权。公房使用者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公有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
按照产权人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直管公有住房,指由政府接管,国家出租、收购、新建、扩建的住房,大多数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出租、修缮,少部分免租给单位使用的住房。
第二种是单位自管产。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单位所有的住房,俗称企业产。
第三种公产房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产权人,分配或出租给单位员工居住使用的房屋。通常能上市交易的是前两种,在北京交易时一般需要取得上市许可证。
三、公房是什么意思
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拥有权、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归国家所有。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
上述两类房均为使用权房,也称公有住宅、公产住房、国有住宅,在国外也称公共住宅、公营住宅。它是指国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城市政府)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归国家所有。
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设,主要向本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业建设的住宅,向该企业职工出租出售。公房随着出售而变为私房。
扩展资料
下列公有居住房屋不得进行承租权的转让和交换:
1、整幢独用的花园住宅;
2、属部队、宗教团体所有的或者在学校校园内的;
3、产权不明晰的;
4、承租人拖欠租金尚未结清的;
5、依法代管或需要落实政策的;
6、已列入户籍冻结范围的;
7、承租人在承租房屋内擅自搭建的;
8、列入本市危棚简屋改造或者住房成套改造计划的;
9、其他依法应当由出租人收回的。
除上述规定的情形外,出租人应当同意承租人进行房屋承租权的转让和交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房
四、什么是公屋
公屋一般指香港公共屋邨。香港公共屋邨(音:cūn,亦作「屋村」),简称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公屋的由来是1953年圣诞夜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此后,政府又在港岛及九龙各处兴建黄大仙、老虎岩、长沙湾李郑屋等徙置区以吸引居所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自此开始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公营房屋。
五、公屋是什么意思
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随着时代变迁,公屋类型推陈出新,楼层也越来越高。在1960年代兴建的公共屋村大多都只有16层,近年落成的公共屋邨楼宇大约有30、40层。除此之外,香港政府亦推出小家庭单位大厦及长者住宅以应付特别需要。
现时香港在市区(港岛、九龙和新九龙)的可建公屋用地已几乎完全饱和,市区的空置公屋单位也因近年来的经济问题而不断减少,即使日后在市区有新公屋落成,通常也只会分配给受市区重建影响的徙置区和唐楼居民。所以现时一般要求申请公屋的用户或家庭,一般只能可以被分配至新界一些比较远的公共屋邨。
2010年11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除苏屋邨及东头(一)邨考虑拆卸外,其余大部分接近或逾40年楼龄的屋邨现阶段均无需清拆。
六、公房是什么?公房买卖有什么政策?
公房有两类,一类是可售公房,包括成本价公房、标准价/优惠价公房和央产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房。成本价公房、标准价/优惠价公房上市出售,除了需交契税、个税、增值税及附加外,还需要交土地出让金。
一、公房是什么?
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归国家所有。2.公房有哪几类?
按照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即通常所说的已购公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可售公房一经上市交易,则变为私有商品房。
(1)可售公房(已购公房)
包括央产房、成本价公房、标准价/优惠价公房。
①成本价公房
指在房改时按照政府制定的房改成本价来支付房价的公房。成本价公房跟商品房一样,房屋产权人享有完全的产权。
成本价公房可在房产证首页辨别:
成本价公房房产证首页
②标准价/优惠价公房
指单位职工以标准价/优惠价购买的公房。
标准价公房可在房产证首页辨别:
标准价公房房产证首页
③央产房
指中央在京单位的已购公有住房,是北京独有的公房类型。分为职工按房改成本价和标准价购买的两种公房。在京单位主要包括:党中央各部门、全国政协机关、全国人大机关、两院、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及所属单位。
央产房房产证首页示例:
央产房房产证首页
(2)不可售公房
①部级干部名下的已购公房不能上市交易。
②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部门的住房,如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等单位在机关办公、教学科研区内的住房,产权单位没有办理住房档案登记的不能上市交易。
二、公房制度怎么发展的?
公房制度改革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我国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公房制度的产生
公房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福利型住房分配制度,公房是住房供应主体。
公房制度的改革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政府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探索,由于公房的主体地位,公房制度改革便成为重中之重。
(1)初步调整阶段(1978-1985)
调整内容:明确住房是商品,开始先后在部分城市进行全价出售公房的试点和补贴出售公房试点。全价,指房屋的土建成本价格。补贴指政府和单位补贴。
调整结果:由于当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居民的购房能力不足,全价出售公房试点逐渐被迫停止。补贴出售试点中,单位需负担大部分房价,而一般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补贴出售也被迫停止。
(2)正式实施阶段(1986-1993)
实施政策:
①1988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城镇分批推开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出售公房。
②1991年6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其重申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从而改革全面展开。
③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将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由住户通过买房或租房,取得住房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达到住房商品化目的。
实施结果:由于长期福利分房制度的影响,居民一时很难转变低租金的思维模式,仍存在公房提租难和超低价售房的问题。
(3)全面推行阶段(1994-1997)
推行措施:199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调整公房租金标准,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出售公房以成本价为主,以标准价为过渡,并且国家取消此前对购买完全产权住房再交易的时间限制。
推行结果:公房的公权色彩开始逐渐淡化,公房改革全面推行并开始形成体系。
(4)深入改革阶段(1998年之后)
改革政策: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提出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改革结果:出售原有公房适用成本价,与经济适用房房价相衔接,保留足够的公房供低收入家庭廉价租赁。
三、已购公房上市买卖有什么政策?
1.已购公房上市有什么条件?
(1)成本价公房
可上市。但成本价公房在取得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因此出售时需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2)标准价/优惠价公房
需要原产权单位放弃优先购买权才可上市出售。在上市交易时,同等条件下,原售房单位有优先购买权,如遇原单位已撤销的,当地政府房屋管理部门有优先购买权。如果原单位放弃优先购买权,需先向原单位缴纳土地出让金。
(3)央产房
央产房必须要做上市登记,有备案后才能出售。如果还没有备案,需房屋所在单位做备案才能上市交易。
买央产房要多看两个材料:
买央产房要多看两个材料
央产房同意出售证明
2.已购公房买卖需要交哪些税费?
已购公房要交纳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契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出让金。
已购公房买卖应交的税费
核定价,指缴税时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网签价,指买卖双方在网签时定的价钱。缴税时,核定价和网签价,哪个高取哪个为计税依据。
公房是我国特定经济时期的产物,除了不可售公房外,已购公房都可在满足相关条件后上市交易。
资料来源:《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