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漓江的简介,越简单越好~!
漓江,是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传统意义上的漓江起点为桂江源头越城岭猫儿山,现代水文定义为兴安县溶江镇灵渠口,终点为平乐三江口。
漓江上游河段为大溶江,下游河段为传统名称的桂江。
漓江上游的华江、川江、砚田、上洞、高寨一带是我国高值暴雨区之一,中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600毫米, 3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71.9毫米, 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425毫米, 是漓江洪水的主要发源地。灵川三街、桂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毫米,流域降水量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1941~1990年),实测最大值为56.3亿立方米(1968年),实测最小值为23.3亿立方米(1963年)。
二、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四百里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
四周群山环抱,竹海茫茫,漓江主源乌龟江和砂木江在山脚下高寨村区域的十里峡谷(猫儿山十里峡谷)相会,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
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扩展资料
漓江景点:
1,黄牛峡
在漓江西岸,磨盘山南,与碧岸隔江相峙,距桂林约30公里,峡上多奇石,如碧莲,狮虎、蝙蝠、如黄牛群,因得名。漓江清流至此,急转90度大弯,流分为二,拍击3个洲渚,滚滚南去。
2,望夫石
望夫山位于漓江江西岸,斗米滩前,距桂林约37公里。山顶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婴儿凝望远方丈夫的妇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漓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林漓江风景区
三、漓江是怎样形成的?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是桂林的灵魂。桂林漓江的诞生,是地质运动的产物。
大约在4亿年前,这片大地还沉睡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中。后来,由于地球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加里东”运动。
桂林在这次地质运动中曾经一度露出水面,成为陆地,可是不久,由于陆地下沉,桂林也随之而慢慢下陷,沉入海底。
距今1.5亿年的“三叠纪”时期,地球上又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印支运动”降临,把整个桂林乃至整个广西都掀了起来。
后来,经过大约距今2000万年至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形成了广西地区众多的高山和谷地。
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地壳时升时降,海水时进时退,漫长的历史演变,使桂林一带积累了许多由海水带来的沉淀物。这种含有钙质成分的沉淀物,不断集结,形成层状的石灰岩。
桂林处在分布很广的石灰岩层厚而质纯槽谷平原之中,再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的溶蚀,独特的桂林景观发育形成。
于是,桂林山水诞生,漓江也诞生了。
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