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腐怎么晒成干
豆腐怎么晒豆腐干:
1、首先准备新鲜的豆腐适量,然后将它且成大小一样的块状
2、将豆腐上面抹上一些盐,盐的量不需要太多,然后就放心冰箱里面,差不多二十四小时之后拿出来,这时候的豆腐会不容易散开了。
3、将豆腐拿出去晒,晒的时候还可以在上面涂抹一些酱油,这样更有利于它上色。晒一下子就要去翻边,翻边的时候再涂上一些酱油。用不了多久,豆腐干就晒好了,并且颜色也是非常好看的。
豆腐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1、首先要准备一些食材,比如:肉桂、甘草、五香粉等。
2、然后将豆腐加上一些盐、五香粉腌制一下。腌制好的豆腐拿出来清洗干净,然后加入一些栀子水进行染色,变成黄色即可。
3、最后将染色好的豆腐干放进专门烘焙的地方烤,不用多久,美味的豆腐干就制作好了。
豆腐干的食用价值:
1、豆腐干里面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成分,在食用之后有补充营养的好处。并且豆腐干里面的物质,是非常利于人体吸收的,其适用人群也是很广泛的。
新鲜豆腐怎么晒豆腐干 豆腐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2、豆腐干里面含有一定的卵磷脂,这种物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好处,特别适合心脏不好的人来食用。
3、豆腐干里面含有的矿物质也是很多的,在食用之后有促进骨骼生长、补钙等好处,适合小孩喝老年人来食用。
新鲜豆腐怎么晒豆腐干 豆腐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4、豆腐干还有预防乳腺癌的好处。因为豆腐干里面含有一定的大豆异黄酮的物质。
二、晒豆腐干怎么晒最好
新鲜豆腐晒豆腐干的步骤是首先将豆腐切成薄薄的小块,然后抹上盐,放上三天左右,目的是让盐能够进入到里面去。然后拿到太阳下面去晒,一边晒一边刷上酱油。然后豆腐干要不停的翻晒和刷酱油,刷酱油之前也可以放上自己喜欢的调料;最后再进行不停的翻晒就成功了
三、怎么晒制豆腐干
原料配方
大豆50公斤 全大料(即八角、花椒、小茴香、陈皮、桂皮等)500克 食盐、酱色、五香粉适量。
制作方法
把这些配料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上磨,加水制成豆浆,煮熟,然后点浆。
1.点浆:一般采用卤水(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钙)点浆,其浓度为波美25度。1公斤卤水兑4公斤清水,然后装进卤壶里。点浆时一手把住壶,一手把住勺子,把卤水缓缓地点入浆内,勺子在浆内不停地搅动,使豆浆上下翻滚,视浆花凝结程度,掌握点浆的完成情况。点浆后的豆腐花在缸内静置15~20分钟,使之充分凝集。
2.浇制:将豆腐干木制方框模型放在模型板上,再在模型框上铺上包布,把豆腐花快速轻轻地舀入模型内,再把包布的四角盖在舀入的豆浆花表面上。
3.压榨:把浇制好的模型框逐一搬到木制“千斤闸”架的石板上(用电动机制动的铁制压榨机也可),移入榨位,将模型框层层重叠,共放5~8层,在最上一层的模型框上铺压一块面板,使豆腐闸的撬棍头对正面板,再把撬棍另一端拴在撬尾巴上,用脚踩压撬棍,撬头就压榨面板,使豆腐花内的黄浆排出,过一段时间再用脚踩一次,不断收缩撬距,直至撬紧,黄浆水不断排泄出来,大约压榨15~20分钟,就可放撬脱榨。
4.划坯:将模型框子逐一取下,揭开包布,底朝上翻在操作面板上,去掉模型框,揭去包布,成型的豆腐干坯即脱胎出来,用刀先修去坯边,再把豆腐坯按5×5厘米闫小用刀切成整齐的小方块。
5.卤煮:切成小块的豆腐干放进盛有卤汤的锅里卤煮,煮后晒(或晒)干,这样反复煮3次即成五香豆腐干。卤汤的配料为:每1000块豆腐干,用食盐二两,酱色一两半,五香粉一两,加适量的水,卤煮时间每次不得少于20分钟。
四、晒豆腐干的做法
; 晒豆腐干需要先将处理好的豆腐切成厚度适中的块状,注意不要太薄。切好后,将其放在有孔的容器中,再将容器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的位置。在晾晒期间要给豆腐翻面,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般2~4天后,晒豆腐干就做好了。
晒豆腐干的方法
豆腐营养丰富,不耐保存,不过将其晒成豆腐干后,可以长期存放,方便食用。家庭自制豆腐干,可以先将豆腐切成大小均匀且厚度适中的方块。切好后,将豆腐块放在有孔的容器中,在豆腐块的表层涂抹一层食盐,将其放在太阳下晒干。
将豆腐放在阳台或是室外光照充足的位置,要注意将豆腐块放在较高的位置,避免豆腐块沾染灰尘。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给豆腐翻面,确保豆腐块的正反两面光照均匀。待豆腐的水分被蒸发后,豆腐块会逐渐变小,触感较硬,颜色会变深。
豆腐块晒干后,可以将其放在干燥的容器中储藏,将容器放在室内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在小塑料袋中放入适量的花椒,将装有花椒的袋子放在容器中,可以避免豆腐块生虫。若是需要食用,可以取适量的豆腐块,将其洗净切成薄片后可炒食。
五、用豆腐怎样晒制豆腐干
准备材料:豆腐1000克,盐2汤匙
1、取出买来的豆腐放入碗中备用。
2、将准备好的豆腐切成片状,上锅蒸15分钟。
3、15分钟豆腐出锅后,趁热在豆腐上均匀抹上一层盐巴,放到窗子外面晾晒。
4、晾晒一天后将豆腐翻一面,继续晾晒。
5、两天后豆腐干晒好了,就可以拿来炒菜了。
六、晒豆腐干怎么做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滤渣后备用。
(3)煮浆。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再添加 20%-25%的水,
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
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
(4)凝固。浆温降至8_0_-90℃时,即可用卤水点浆。
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要勤搅,但要防止乱搅。
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C左右时上包。
(5)划脑。上包前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
(6)上包。先将包布铺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
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
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钟后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将500克精盐放人3公斤清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干盐水缸内,
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锅内,放人100克精盐、
姜丁、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
(8)煮干。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加入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