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话瓜娃子代表什么意思?是骂人吗?
释义:(四川部分地区人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
补充: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1]
同时,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例:唉,你看这人好瓜哦。
这孩子是黄东没吧,瓜娃子哦。
这个人瓜兮兮的。
二、瓜娃子是什么意思?
瓜娃子一般指骂人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例如长辈对晚辈,或者情侣之间,以及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这类几类关系的人之间说瓜娃子一般是对他的爱称。
而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关系不是很熟的情况下就不建议使用,这有比较强烈的挑衅和贬低性辱骂的成分在里面,同时,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瓜娃子、瓜兮兮,这方言俚语,成都人以及成都周边区县的人们口中最为常见。换言之,瓜娃子、瓜兮兮,称得上是蜀人的口头禅之一。
扩展资料:
按单字解释,瓜是葫芦科植物。方言中,娃子指小孩。旧时家中娃儿多,按排座次俗呼之为大娃子、二娃子、三娃子……这“娃子”并无贬意。
大众语中有呼愚为“傻瓜”一词,蜀人机敏,以“瓜”代傻,俗呼愚人为瓜娃子、瓜女子、倒瓜不精、瓜不兮兮,所谓之“瓜娃子”,说的便是那些脑子不灵活、笨头笨脑,没长醒,很痴呆的年轻后生,或指笨拙愚钝木人。
蜀人俗语“瓜娃子”,清代早有了,傅崇矩的《成都通览》中,就有以“瓜瓜”谓痴呆的记载。细辨开来,成都人俗语“瓜娃子”,一指神经有毛病,属傻瓜、哈儿之类。
二指小娃儿脑瓜不灵活,反应迟钝。除此之外,说话老实,做事有些傻劲,抱朴守拙,若痴若聪,豁达活泛,难得糊涂,深受大众喜爱,这种人,大家也呼之为“瓜瓜”。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瓜娃子 瓜兮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瓜娃子
三、瓜娃子四川话是什么意思
;
1、瓜娃子释义: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
2、瓜娃子是指重庆,四川部分地区人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同时,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四、瓜娃子是什么意思
瓜娃子是指傻瓜的意思。瓜娃子是四川话,也是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贬大于褒,一般指骂人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多用长辈对晚辈或者情侣之间)。四川话,属汉语西南官话,又称巴蜀方言。四川话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于信封盆地一带,覆盖了除部分非汉族聚居区外的整个四川省与重庆市。
四川话发源于古巴蜀语,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的词汇。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
话内部互通度较高,词汇、语法、声韵等方面都较为一致,一般根据古入声的今读情况分为如下图所示的4个方言区:入声归阳平的川西片、入声保留的灌赤片岷江小片、入声归去声的灌赤片仁富小片和入声归阴平的灌赤片雅棉小片。
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四川话并不等同于“四川方言”,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方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部分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
五、四川人所说的瓜娃子是什么意思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贬大于褒,一般指骂人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例如长辈对晚辈,或者情侣之间,以及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这类几类关系的人之间说瓜娃子一般是对他的爱称。
而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关系不是很熟的情况下就不建议使用,这有比较强烈的挑衅和贬低性辱骂的成分在里面,同时,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扩展资料:
瓜的来源和与瓜相关的词汇:
《西游记》十一回记载了唐太宗因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王,被其索命,魂游地府,后被放回,欲觅人到地府送瓜答谢。而刘全本为均州人,家有万贯财产。一日,其妻李氏在家门口拔金钗送给化缘的和尚。刘全回家得知后,骂她不遵妇道。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
刘全因思念妻子,情愿以死进瓜。“刘全进瓜”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故四川人称傻为刘,把“傻瓜”称为“刘全进”。有的地方“全、前”不分,读为“刘前进”,如成都口语:“这个老几是他妈个刘前进。”
他如:瓜话—傻话;抖瓜话-说瓜话;瓜宝、瓜宝器、瓜娃子—傻瓜;半瓜精、瓜稀稀、瓜不稀稀、瓜眉瓜(日)眼、倒瓜不精—傻呼呼的样子。
瓜女—川西部分地区对女孩亲昵的称呼;瓜呆子—傻瓜;瓜瓜、瓜儿、瓜宝器—川西南地区对男孩子亲昵的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瓜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