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邮消费金融靠谱吗?

中邮消费金融是靠谱的,因为中邮消费金融是一家正规的金融服务平台。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总部设在广州,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

中邮消费金融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7家企业发起成立,是一家为居民个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邮消费金融在全国16个省(市)设立省级营销中心,2018年,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

中邮消费金融的保障介绍:

1、中邮消费金融的保障性:

中邮消费金融在发展上秉承先人后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诚信的基础上建立与用户、供应商、投资方等多方合作者之间最为融洽的合作关系。

2、中邮消费金融的全面性:

中原消费金融同时也为商业合作伙伴提供:最准确的目标消费群体、最直接的产品与服务展示平台、最有效的市场营销效果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多方面服务。宗旨是:为没有工作的人,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

3、中邮消费金融的合理性:

合规先行、风险防控、科技驱动的发展理念,依托股东雄厚的资金实力、务实的管理团队以及严谨的风控能力,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深挖与居民生活密切关联的细分行业,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消费场景和重点目标市场,合理利用股东和第三方资源;

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渠道整合、大数据应用等手段,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消费分期服务,构建消费金融生态圈,满足广大客户美好生活品质的需要,以全新的消费金融场景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金融”。

4、中邮消费金融的稳固性: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设立,股权多元,涵盖国资、外资和民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其他股东有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二、中邮消费金融涉案近2万起且被指暴力催收 App曾被通报

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消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App数据安全和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经核验确定问题App 88款,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对此进行了通报,而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旗下应用“中邮钱包”赫然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中邮消费金融还被指涉及多起金融借贷合同纠纷以及被指出现暴力催收等问题。

那么,中邮消费金融为何存在此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通报后整改情况如何?发现网记者就以上疑问向中邮消费金融发送采访函问询,但截至发稿前中邮消费金融方并未做出合理解释。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为我国居民个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当前,中邮消费金融在全国16个省(市)设立省级营销中心,2018年,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

唯一被通报的持牌消金公司 当前问题已修复

11月23日中邮消费金融在其官网发布《吹响“二次创业”号角,“五周岁”中邮消费金融再启航》的鼓劲文章,而同一天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10月App监管情况通报,中邮钱包APP 2.8.6版本因App未明确告知收集使用麦克风权限的目的、方式、范围被点名。虽然此次被通报的名单中不乏嘉联支付、顺丰金融、恒大财富等多家金融 科技 企业,但中邮消费金融却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不过记者查看手机应用商店发现,中邮钱包APP已于11月30日更新至版本2.9.5,其中“【超努力】修复已知问题,借贷更安心”似是回应通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移动互联网应用作为用户数据收集的主要入口之一,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正逐渐得到国家和 社会 的广泛重视。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前工信部已经责令1336款违规APP进行了整改,公开通报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APP。

另外,据邮储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为286.72亿元,净资产为34.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3.65亿元和32.24亿元皆有所增长。但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为0.49亿元,与2019年的1.39亿元相比下降64.75%。

此前,中邮消费金融方解释称:一方面主要受疫情影响,客户逾期率也同步出现高峰;另一方面,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合理控制资产规模,故业务增速和规模上呈现下滑。

涉多起金融借贷合同纠纷 被指暴力催收

不可否认,疫情黑天鹅事件给多个行业带来的打击都不小。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中邮消费金融涉案多达19296起,案由多为金融借贷合同纠纷,判决结果集中在被告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清偿尚欠贷款本金及原告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撤回起诉处理。

据艾媒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4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0%, 社会 就业压力增大。受此影响,用户借贷也存在一定的还款压力,在暂未还款或还款逾期情况增多的同时,中邮消费金融被指存在暴力催收行为,甚至有伪造法律文书的嫌疑,截至12月3日,聚投诉平台上与中邮消费金融相关的投诉2756条。

其中有用户投诉称收到中邮消费金融旗下纯信用贷款产品“邮你贷”发送的法院通知,但案件号经用户本人网上查询及电话咨询,发现并无此案件号。与此同时该用户及身边人不断收到来自“邮你贷”方的短信、电话等。

无论何种前提,都不是可以暴力催收的原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如遇暴力催收,可主动协商并保留证据,拨打12315或向警方救助,适当情况也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此外,在黑猫投诉中记者发现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情况。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中邮消费金融相关投诉2508条,不少用户反映自己从未用过中邮消费金融,但收到了催收短信,更有甚者,没有借过的贷款真实出现在自己的个人征信中,不仅有借款记录还有还款记录,实在匪夷所思。

当前投诉下显示已回复,但中邮消费金融方选择隐藏回复。而此事因何发生?将如何解决?中邮消费金融内部是否存在管理疏漏?中邮消费金融并未对上述投诉进行合理的解释。

2015年到现在,中邮消费金融已经走过5个春秋,“二次创业”的号角吹得响亮的同时直面自身问题并对此予以解决,才能得到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