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古诗词中的别称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9、《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2、《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5、《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6、《春夜》[宋]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7、《满江红·写怀》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8、《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陈亮——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19、《宿建德江》 孟浩然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0、《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古人对月亮有哪些别称?
月亮的别称有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玄兔”是我国古代对于月亮的别称,出自于南朝宋辞赋家谢庄所做的《月赋》“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后庭。”李周翰注:“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
《月赋》是通过假设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的故事,描写了月夜清丽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当中的人们的种种情思,在叙事中透出怨遥伤远之意,从而使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
不过在南宋之前,古代文人便已经有将月亮称之为“玄兔”的习惯,唐代白行简所做的《新月误惊鱼赋》中有句“桂影西南,尽迷玄兔;与波上下,难晦紫鳞”。
扩展资料: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