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嘉庆皇帝的皇后有哪些,嘉庆游台湾的故事

嘉庆的皇后前后总共有两位,分别是孝淑睿皇后和孝和睿皇后。这两人,都是在颙琰还是皇子时嫁给他的福晋。

孝淑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就是嫡福晋。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生于公元1760年,和嘉庆皇帝同岁,进比他大了42天。喜塔腊氏的出身并非高贵,父亲和尔敬额是内务总管大臣。在她15岁的时候,在皇宫选秀中称为当时还是嘉亲王的颙琰的福晋。在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剩下一个女儿。四十七年的时候,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绵宁,即是日后的道光皇帝。在乾隆四十九年的时候,再次为颙琰生下了第四女。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将帝位禅让给颙琰。第二年,喜塔腊氏被册封为皇后。可惜她似乎没有做皇后的命,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嘉庆二年,病逝。

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后,后位空悬四年之久。在嘉庆六年的时候,嘉庆帝又册封了另一个皇后,她就是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满洲镶黄旗人,钮钴禄氏,是当时的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在乾隆五十五的时候,成为了颙琰的侧福晋,总共生过二子一女。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生下爱新觉罗·绵恺。在嘉庆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在喜塔腊氏被封为皇后的同时,她被封为贵妃。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后,身为皇贵妃的她暂时代替皇后统领后宫事宜。在嘉庆十年的时候,生下皇四子绵忻。虽然孝淑睿皇后死得早,她的儿子和女儿都过继给了孝和睿皇后。但是孝和睿皇后对待前皇后所生的儿子绵宁很好,可谓是视如己出。而且在嘉庆帝立储的问题上,嘉庆的皇后孝和睿皇后曾极力推荐绵宁,避免了政权更替带来的潜在危机。所以后来道光帝继位后,对孝和睿皇后十分恭敬。

二、嘉庆皇帝有几个皇后?嘉庆皇帝的皇后及妃子

嘉庆皇帝有两个皇后,和15个妃子。

嘉庆帝的皇后有:

1、孝淑睿皇后。

2、孝和睿皇后。

嘉庆皇帝的妃嫔有:

1、和裕皇贵妃。

2、恭顺皇贵妃。

3、恕妃。

4、华妃。

5、庄妃。

6、信妃。

7、简嫔。

8、逊嫔。

9、淳嫔。

10、恩嫔。

11、安嫔。

12、荣嫔。

13、玉贵人。

14、芸贵人。

15、李贵人。

扩展资料:

公元1820年7月25日,嘉庆皇帝在电闪雷鸣的晚上突然死去。由于嘉庆的突然死亡,死亡宣告也被拖延了很长时间,所以人们都在谈论皇帝的死。

官方记录说他死于疾病,因此推测嘉庆皇帝的猝死可能是由于他过度的焦虑和疲劳以及天气的炎热,导致他的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死亡。

嘉庆突然在承德去世,为了把他的尸体送回皇宫,清朝政府沿途雇佣了大量的棺材人。当时,32人抬棺材,80人抬棺材,128人抬棺材,这取决于狭窄的道路。

10天后,终于被送回皇宫,据统计,抬棺前后的平民实际已达近8000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嘉庆皇帝

三、嘉庆有哪些皇后

嘉庆登基后对后妃的册封:

“奉太上皇帝之命,遣东阁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侍郎多永武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皇后”;“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遣礼部尚书纪昀为正使、内阁学士扎郎阿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刘佳氏为諴妃”;“遣礼部左侍郎铁保为正使、内阁学士那彦成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侯佳氏为莹嫔”;此时,嘉庆还是皇子时的格格沈佳氏已经去世。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是嘉庆的第二位皇后,父亲恭阿拉在乾隆朝出任过礼部尚书。嘉庆登基前钮祜禄氏为嘉庆的侧室福晋,地位仅次于嫡福晋喜塔腊氏。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六月生皇七女,三岁夭折。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后来又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生皇四子绵忻。颙琰嗣位后,“奉太上皇帝之命,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吃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嘉庆二年皇后喜塔腊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以及嘉庆本人都属意由钮祜禄氏继位中宫。百日之后,太上皇乾隆册封钮祜禄氏为皇贵妃,并发布敕谕说:“皇后不幸甍逝,朕甚悼焉。今已逾百日,不但皇帝中宫不可久旷,即晨错定省子妇之职缺如,朕心亦颇不愉——今贵妃钮祜禄氏,即朕从前选择,赐皇帝为侧室福晋者,其人端谨庄重,且能率下。即将贵妃钮祜禄氏册封为皇帝之皇贵妃,表率宫廷,上以孝养朕躬,佐皇帝以绥福屡,襄成内治。俟二十七个月后,在举行册立皇后典礼。”二十七个月后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崩逝,全国大丧,册封典礼推迟到三年释服之后,即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四月举行。同时册封莹嫔喉佳氏为华妃,淳贵人董佳氏为淳嫔,春贵人王佳氏为吉嫔。

嘉庆帝后妃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仁宗为皇子时聘为嫡福晋,仁宗即位后册为皇后,嘉庆二年二月崩。生一子,宣宗,即道光帝,二女,一殇,一下嫁玛尼巴达喇。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仁宗为皇子,册为侧福晋。仁宗即位后,封贵妃。孝淑皇后崩后,乾隆帝命其为皇后,先封为皇贵妃,嘉庆六年,册为皇后。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嘉庆帝在热河巡行时崩,孝和皇后传旨令宣宗道光帝即位。宣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崩,年七十四。生二子,绵恺、绵忻,一女,殇。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嘉庆初年,被选入宫,封为如贵人,累进如妃。宣宗尊为皇考如皇妃,文宗时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薨,年七十四。生一子,绵愉,二女,皆殇。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仁宗为皇子时,已为嘉庆帝的福晋,嘉庆初年,封为妃,进封贵妃,宣宗尊为皇考禧皇贵妃,一子,殇,一女下嫁索特纳木多布斋。

华妃,侯佳氏,嘉庆初封莹嫔,一女,殇。

简嫔,关佳氏。

逊嫔,沈佳氏。

其他后妃信妃,刘佳氏;恩嫔,乌雅氏;荣嫔,梁氏,皆由贵人进位;安嫔,苏完尼瓜尔佳氏,由常在进位,并且都在道光帝时受到尊封。

四、嘉庆帝的皇后是哪位皇后?

嘉庆皇帝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清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嘉庆帝的结发妻子,道光帝生母,满洲正白旗人,副都统、内务府总管、追封三等公和尔经额之女。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嫁与乾隆帝第十五子永琰,为嫡福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晋为皇太子妃(未正式举行册封礼),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册立为皇后。

二月甲辰,其父和尔经额追封三等承恩公。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初七,病逝,享年三十八岁。谥曰“孝淑皇后”。嘉庆八年(1803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宫。

孝和睿皇后概述:

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帝第二任皇后。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乾隆年间,为嘉亲王侧福晋。嘉庆元年(1796年),永琰继位,为嘉庆帝,册封为贵妃。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孝淑皇后崩逝,晋封为皇贵妃。

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十八日,诏立为皇后。乾隆帝丧期满二十七月后,于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十五日行册立礼。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1820年),嘉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尊奉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1月23日)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寿康宫,终年七十四岁,葬于昌西陵。全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百度百科-孝淑睿皇后,百度百科-孝和睿皇后

五、嘉庆的皇后是谁

嘉庆皇帝有过两位皇后

一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六、嘉庆皇帝的皇后是谁 谁是嘉庆皇帝的皇后

1、嘉庆皇帝先后有过两位皇后,第一位叫孝淑睿皇后,她生的第一个儿子死了,生了第二个儿子就是旻宁就是道光。但是这个孝淑睿皇后在嘉庆二年病故,这一年旻宁十六岁,那嘉庆又续了一个皇后,就是第二任皇后,叫孝和睿皇后(1776——1850),孝和睿皇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三子叫绵恺,一个是皇四子叫绵忻。孝和睿皇后对旻宁很好,十六岁孩子没有母亲了,对他倍加爱护和关照,所以旻宁做皇子的时候和他这两个弟弟,同父异母弟弟,就是绵恺和绵忻的关系也很好.

2、道光帝和他继母的关系很好,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所以嘉庆皇帝突然驾崩的噩耗传到北京的时候,皇太后在皇宫立即派人五百里加急把皇太后的懿旨,因为这时候嘉庆死了,她算太后了,皇太后的懿旨送到承德,大意是说,说皇次子旻宁在嘉庆十八年的重大事件中,立有功劳,她懿旨,皇次子旻宁立即尊位,就是马上继承大位,旻宁就是道光接到皇太后的懿旨,叩头谢恩,感激不已,大家知道,因为旻宁不是太后的亲生子,她自己还有亲生的两个儿子,在没有找到嘉庆秘密立储的遗诏的时候,她说让旻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应当说这个胸怀还是比较博大的,没有借这个机会做手脚,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所以道光跪在地上磕头,感谢皇太后的恩典。

3、孝和睿皇后在道光年间受到了道光皇帝的格外尊重,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七十四岁的孝和睿太后病危,道光皇帝经常到寿康宫侍奉汤药,当时年近七十的道光帝也在受疾病的折磨。孝和睿太后于当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元1850年1月23日)去世。道光皇帝以最沉痛的方式操办丧事。结果,道光帝的疾病恶化,一个月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他死在了圆明园的慎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