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们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邓稼先》课文的内容归纳。
《邓稼先》这篇课文主要可以归纳六个部分: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邓稼先主旨是什么?
《邓稼先》的主旨: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文章通过追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赞颂其为民族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阐明了“中华文化孕育了邓稼先这样的杰出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杰出人物才能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的道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