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出生人口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65岁以上人口占比12.6%,创自1949年以来新低。2022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2033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据专家猜测2020年我国出生的人口或有可能跌至1000万。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没有人口基数,一个国家的运行势必受阻。我国近年新增人口数量逐渐走低,随之而来的人口危机亦渐渐逼近了我们。

人口危机会导致我们面临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消失、男女比例失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不想走日本的老路,解决人口问题于我们而言迫在眉睫。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我国目前处于第三轮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后期出生的人尚处于35岁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龄。

如果人口增长错过了这一波婴儿潮,未来再想提升人口数量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持和标志,我国目前有14亿人口,但30年后可能会减至11亿,届时印度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我国也会面临因为人口不足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

对于个人来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会对产业带来结构性影响,转化成经济压力分摊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对个体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幸福来说也是极大的阻力。

对于生育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生育,从1949年以来我们经历了鼓励生育、限制节育以及人工流产、宽松阶段、最后到现在的全面二孩开放政策。

既然一直以来都是有计划地在进行,为什么二孩开放政策的效应渐渐失灵了呢?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

每一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都绝对不是单一的,它集结了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第一个不容忽视的便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在生育上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千百年来一直被无视,而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越来越不愿意做这样的牺牲和付出。

怀孕生子对女性来讲意味着,要承受激素环境变化带来的身体健康负担,12月以上的哺乳期,3-5年的全身心陪伴。

最让女性感到恐惧的是,社会的歧视。

一位职场女性一旦离开随时都会被替代,一到三年的时间完全有可能让一个人脱离社会,跟不上节奏。而资本主义是不会为此买单的,国家生育保险的保障对女性怀孕生子的保障力度并不够。

这一切都让大部分女性在成为母亲这条路上犹豫不决。

第二,生育成本太高。

人类社会早期死亡率比较高,人类社会需要通过高生育率来对抗高死亡率,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

但随着文明的进步生育不再是一件盲目的事情,每个家庭对于生孩子更多的是出于情感需求,他们更在乎孩子出生以后的质量,而不是初始社会的数量。

因此在孩子的培育问题上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成本。

近些年的教育成本上升幅度极大,从1997年-2019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公立幼儿园供给不足,很多家庭被迫选择了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

这使得教育花费在一个家庭中的占比过大,很多年轻夫妻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培育下一代。

二、中国出生人口是多少?

中国出生人口是1062万人。

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

自然增长率为0.34‰。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

相关信息介绍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增长8.2%。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

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