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彻的家族成员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刘邦、曾祖母:(追谥)高皇后薄氏
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祖母:孝文皇后窦氏
外祖父:王仲、外祖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
父亲:孝景皇帝刘启 、母亲:孝景皇后王氏 皇后 陈皇后,生卒年不详,无子,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正史未留其名,终被废,居长门宫。
卫子夫:孝武卫思后(?-公元前91年),也称卫皇后,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建元二年(公元139年春),被到访平阳公主家的汉武帝临幸并带入宫中。
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称赞卫皇后: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第十九。可见卫皇后具有母仪天下的品格,因此才能够得到这位大史学家的称赞。【注释】《汉书新注》“夫”,卫子夫。 妃嫔 李夫人,后由霍光追封为孝武李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昌邑王刘髆。 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史记里王夫人去世后刘彻命齐少翁招其魂,汉书将这段故事移到了李夫人身上。 赵婕妤(即勾弋夫人,也称拳夫人),生汉昭帝刘弗陵(也作刘弗)。后来被追封为赵太后。 尹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邢娙娥) 李姬,生刘旦、刘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某氏,生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 汉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汉武帝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滦河)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汉武台”,极可能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金屋藏娇”典故来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正史中无此记载。《汉武故事》中写道: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陈皇后,小名阿娇,原为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妩媚、楚楚动人。某日,其母带她入宫,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汉武帝)也在一边玩耍,便将刘彻抱起问道:“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
阿娇年岁虽比刘彻大,但刘彻长居深宫,经常与阿娇嬉戏,见大姐姐皓齿明眸,又擅童玩,于是毫不考虑地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盖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景帝听到,随口道来:“彻儿小小年纪,已懂得‘金屋藏娇’!”
二、皇帝刘彻的祖母是谁
刘彻的祖母应该是窦太后窦漪房。
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与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就是总闹事的梁王刘武,女儿馆陶公主也就是长公主刘嫖。
刘彻乃景帝刘启与王娡王美人所生,因此刘彻的祖母是窦太后啊。
三、汉武帝刘彻的外祖母是谁
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祖母:孝文皇后窦氏
外祖父:王仲
外祖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
四、汉武帝的外祖母
汉武帝的外祖母臧儿
臧儿,西汉人,是汉武帝之父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汉初开国异姓王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嫁给槐里的王仲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其中长女就是王娡,次女叫王皃姁。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了两个儿子:田蚡、田胜。
五、汉武帝祖母是谁
汉武帝刘彻的奶奶是窦太后。
孝文窦皇后,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窦猗房是普通的农家女,平民出身。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
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扩展资料:
汉武帝即位时,因为年纪太小,初期在朝政上有祖母窦太后听政,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这让初登大位的汉武帝多少有些怨言。但他们二人最大的问题还是政治上的理念的不同。窦太后喜好黄老思想。而天生具有叛逆性格的刘彻却渴望改革当下的一些礼制规范,他认识董仲舒后决定推崇儒术。
而这一思想正好与窦太后的黄老思想是相左的。这引起了窦太后的不满,强制干涉他停止了改革。汉武帝对此有怨言但他知道自己没有实力与祖母抗衡,他开始坚忍,不露锋芒。最终在窦太后离世后,他掌握大权,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窦太后
六、汉武帝祖母是谁?
汉武帝的祖母(奶奶)是窦太后,即汉景帝刘启的母亲。
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一生经历了三代皇帝,在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孙子当皇帝的时候,窦太后在朝廷中有着很大的权利,可以左右朝政。
在汉武帝的时候,窦太后依靠自己的娘家人掌管着朝廷,汉武帝都得听从窦太后的意见。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扩展资料:
汉武帝能够登上皇位与他的奶奶有很大的关系。汉景帝本来立的是粟美人的儿子刘荣为太子,但是粟美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与窦太后的女儿馆陶公主不合。而汉武帝的母亲王美人却很善于迎合馆陶公主的心意。
馆陶公主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汉武帝,为了使自己的女儿能够当上皇后,她就在自己的母亲窦太后面前说粟美人与太子刘荣的坏话,这些话又通过窦太后传到了汉景帝耳朵里。最终,刘荣的太子之位被汉武帝刘彻取得。而窦太后之所以选择汉武帝是因为自己女儿馆陶公主的推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