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在哪

正南京港,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是我国南北交通和江海运输、水陆换装的重要枢纽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口岸之一,1986年对外开放,目前已同近4(?)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直接通航 南京港下辖7个港务公司和1个集装箱公司是一个以石油、煤炭、矿石(粉)、钢材、建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要货源的综合性、多功能能源外贸港口,年吞吐量4700多万吨,居全国港口第六位。 南京港是我国重要的原油输出港,与鲁宁输油管道配套的仪征中转油港年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长江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浦口煤港年吞吐能力可达1200万吨;新生圩外贸港区岸线总长2573米、码头泊位16个,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

二、苏州港:世界内河第一大港

2019年,面对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加之长江中上游港口(江海直运、铁路竞争)跳单,苏州港全年业绩依然不俗,累计完成 货物吞吐量5.23亿吨 、同比微跌1.7%,继续保持 中国大陆港口第6、全球内河港口第1 。

苏州港三大港区中,面对长江中上游港口的跳单,作为长江流域中转港的 太仓港区 首当其冲。

全年,太仓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16亿吨、同比下跌5.7%;分类别看,煤炭及制品下跌7.2%、影响较大,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下跌23.6%、跌幅最大。

外贸货物吞吐方面,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苏州港全年完成 外贸货物吞吐量1.47亿吨、同比增长5.6% ,位列中国大陆港口第9、内河港第1。

集装箱吞吐方面,苏州港全年完成 集装箱吞吐量627万标箱、同比微跌1.4% ,超越营口港、 晋级中国大陆港口第9 ,保持全球内河港第1。

由于苏州港远洋航线资源有限,以外贸主阵地的太仓港区为例,每周外贸固定航线仅有日韩、台湾、越南和泰国等少数港口,因此,苏州市不少外贸单子会选择直接走上海港,使得苏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规模与苏州市外贸总额,略显不匹配。

太仓港区每周固定航线,如下所示:

当然,随着沪通铁路、太仓疏港铁路的建设,苏州港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收笔。

三、中国最大的港口(中国最新十大港口排名2021)

;     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的港口数据也已经出炉。面对这一份港口发展的数据,其实也能体现出地区发展的一定趋势。一般而言,港口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了两大指标,一是货物吞吐量,二是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是按照集装箱单位TEU来计量的,特别指出的是,只要集装箱上船,无论空箱还是重箱,都得算在内。所以一般在提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时,业内学者有时还会再提一下重箱比例。

而港口货物吞吐量是以进出港口的货物重量来计算,而集装箱的货物吨位,最终也要算到货物吞吐量里面。目前国内外对于港口实力的评定,基本用的是集装箱吞吐量。因为货物吞吐量包含了煤炭、原油、矿石等原材料,含金量明显不如集装箱吞吐量。

      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我国十大港口的排名依次为上海港(1134万TEU)、宁波舟山港(769万TEU)、深圳港(722万TEU)、广州港(562万TEU)、青岛港(555万TEU)、天津港(447万TEU)、厦门港(280万TEU)、苏州港(180万TEU)、营口港(128万TEU)、北部湾港(126万TEU)。

      上海港的实力确实非常亮眼,无论是第一季度还是全年的数据,短期来看已经是我国最强的港口了。有学者提出,港口的发展,体现的是背后的腹地资源和产业经济。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体,必然也会打造最强的航运贸易。

      宁波舟山港在货物吞吐量方面,已经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球首位。而在集装箱领域,宁波舟山港的进步也非常大。上海、宁波、舟山三地,也组成了长三角地区的航运联盟。

      曾经的深圳港,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是对宁波有较大优势的。但真的没想到宁波的后劲会如此之大,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后,短短几年就超越了深圳。而宁波并不是因为合并舟山就增加了集装箱的数据,最关键原因还是在于浙江全省的稳定发展。

      这几年,深圳在集装箱方面,也是紧追着宁波。一季度,深圳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更是达到了35.3%。此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发展中,还面临着广州和香港的竞争。

      中国十大港口的前四名,都是来自于南方,而北方的青岛排在了第五位。天津作为直辖市,一直也是北方的工业中心、航运中心。但在航运领域,青岛的数据似乎更优秀一些。

      苏州作为内河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排在了我国港口第8位,实在让人称奇。但仔细想想也很容易理解,因为苏州的工业制造业实在太强大了,航运水平必然也会水涨船高。

      除了苏州以外,营口和北部湾的入围,同样让人意外。因为营口在城市地位方面,远不如省内的另一个港口城市大连。而北部湾所在的广西,其综合实力和经济规模也较为一般。那么对于我国的十大港口,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