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多少年不得在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需要视涉密人员的岗位涉密程度而定。涉密人员脱密期,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对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上述期限的脱密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全文)新》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

明确脱密期限;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做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及时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

扩展资料:

涉密人员在入职或者离职时,所在单位都应当组织其签订保密承诺书,其中包括离职后应当履行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承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般情况下,保密承诺书中涉及的离职义务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后应当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不私自持有涉密载体;遵守脱密期管理的各项要求。

从效力上来说,保密承诺书是长期有效的法律文书,不因涉密人员单方面离职而终止,只要其知悉的国家秘密没有解密,其签字做出的保密承诺就不会终止。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当及时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脱密期管理等。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

涉密人员离岗(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属于其他情况,由原涉密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

参考资料:宁乡党建网-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为什么不对

因为这个需要根据相关的涉密程度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全文)新》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拓展资料:

2019年11月,财政部、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涉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根据依法行政要求和简政放权原则,调整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事前审查确认涉密项目、财政部门审批采购方式(单一来源采购除外)的制度,在进一步明确采购人主体责任基础上,对涉密项目的确定、采购和保密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规定了采购人、集采机构、供应商、评审小组成员以及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国家保密局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涉密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密政府采购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保密工作依法行政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健全完善涉密政府采购管理相关制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