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是什么?
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是对流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大气层的五个层次:
1、对流层: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这一层集中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
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下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
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顶部温度增大到最大值。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发现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
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
4、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
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5、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
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外层空气边缘是什么?
外层是暖层顶以上大气层的统称,也叫散逸层、逃逸层。它是大气的最高层,是大气圈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带。
这层空气的温度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该层内由于温度很高,空气极其稀薄,地球引力又很小,以致某些高速运动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克服其他大气质点的阻碍而散逸到宇宙空间去。散逸层的上界也就是大气的上界,究竟有多高?据实测,大气密度是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在700千米~800千米高度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可达几百米远,这种情况已超过了实验室中可能获得的最高真空。若继续向上,空气更为稀薄,直至到达"星际空间"时仍然不是绝对真空,就是说大气和星际空间并不存在一个截然界面。气象上常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千米~1200千米),作为大气上界。近代卫星探测资料表明,把大气上界定为2000千米~3000千米则更加接近实际。
大气层分为哪五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暖热层,外层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平流层,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中间层(Mesosphere) 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度;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电离层(Ionosphere)/暖(热)层(Thermosphere)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又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外层(Exosphere) 又名散逸层,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大气层有多厚,这的确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人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整个大气层可以分成几个层.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大气层最上面是什么层?
大气层的最上层叫外层(又名散逸层),该层的大气极其稀薄。
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通常把1000公里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公里。
地球最外面一层是什么
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散逸层.散逸层又叫外层,大致距地球表面800-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什么是散逸层?
散逸层又称逃逸层、外大气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位于热层之上。那里的空气极其稀薄,同时又远离地面,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较小,因而大气分子不断地向星际空间逃逸。航天器脱离这一层后便进入太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