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惨惨戚戚中的戚戚什么意思

戚戚 悲戚的意思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声声慢·寻寻觅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什么意思(悲悲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

1、凄凄惨惨戚戚啥意思。

2、凄凄凉凉惨惨戚戚什么意思。

3、凄凄惨惨戚戚是什么。

4、凄凄惨惨戚戚怎么理解。

1.“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是凄惨悲戚,这里用的是叠词的手法,形容一个人忧愁苦闷的样子。

2.“凄凄惨惨戚戚”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

3.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4.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5.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6.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7.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凄凄惨惨戚戚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四处寻找,但依然没有任何收获,于是,更觉悲愁、戚苦。

“凄凄惨惨戚戚” 出自宋代李清照词《声声慢》。戚戚:悲戚,愁苦。

作者用十四个叠字将国破家亡后的悲愁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凄凄惨惨戚戚”语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为: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

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相关内容解释: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南渡后独处异境,因为背井离乡,饱尝忧患,国破家亡有感而作。全词以冷清凄戚为基调,围绕一个“愁”展开。

上阙用冷冷清清的秋景来衬托自已的孤单和凄凉,下阙词人看到落地的菊花,触景生情,联想到南渡后的不幸,才学不能施展,理想成为泡影。

这首词不但情真意深,而且语新言赅,有大量奇字佳句,警笔妙语,风格顿挫凄婉,

堪称一代绝唱!

历史评价: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

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

凄凄惨惨戚戚戚戚的意思

(2)寻寻觅觅:由孤独、失落而生发的寻求解脱的追寻动作神态.(3)戚戚:忧愁的样子.(4)乍暖还寒时候:写深秋寒冷、又突然转暖的多变气候.(5)将息:调养,静息.(6)敌:抵挡.(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是?

出自李清照的<<声慢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节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