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节日大全表

一年中的节日如下:

一、按照农历:

(一)农历一月:                                                                                                                                                                               1、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

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二)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三)农历三月:

1、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四)农历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五)农历五月:

1、五月初五, 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六)农历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七)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八)农历八月: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 ,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九)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十)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

(十一)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

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十二)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 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二、按照阳历:

(一月):

1、1月1日元旦节

2、1月第一个星期日是黑人日

3、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麻风日

(二月):

1、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2月14日情人节

(三月):

3、3月3日全国爱耳日

4、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5、3月8日国际妇女节

6、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7、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8、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9、3月14日抚际警察日

10、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11、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12、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13、3月22日世界水日

14、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15、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四月):

1、4月1日愚人节

2、4月5日清明节

3、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五月):

1、5月1日国际劳动节

2、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5月4日中国青年节

4、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6、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7、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8、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9、5月23日国际牛奶日

10、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六月):

1、6月1日国际儿童节

2、6月5日世界环境日

3、6月6日全国爱眼日

4、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5、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6、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7、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七月):

1、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2、7月1日国际建筑日

3、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4、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八月):

1、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8月12日国际青年节

(九月):

1、9月8日国际扫盲日

2、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3、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4、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5、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6、9月21日世界停火日

7、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十月):

1、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2、10月1日国际音乐日

3、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

4、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5、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6、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7、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8、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9、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10、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1、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

12、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3、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

14、10月24日联合国日

15、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

16、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7、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8、10月31日万圣节

(十一):

1、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2、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3、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4、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5、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十二):

1、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

2、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3、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4、12月9日世界足球日

5、12月25日圣诞节

6、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中国的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等。

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二、一年的所有节日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等。

另: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这些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也有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其中。

历史渊源

1.形成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得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2.发展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3.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三、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中国一年的节日顺序表

1、1月1日元旦

2、2月14日情人节

3、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4、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5、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6、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7、5月1日国际劳动节

8、5月4日中国青年节

9、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10、6月1日国际儿童节

11、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12、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13、7月1日党的诞生

14、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5、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6、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17、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18、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19、10月1日国庆节

20、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21、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

22、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

23、11月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24、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25、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

26、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7

27、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

28、12月24日平安夜

29、12月25日圣诞节

30、正月初一春节

31、正月十五元宵节

32、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33、五月初五端午节

34、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

35、八月十五中秋节

36、九月初九重阳节

37、腊月初八腊八节

38、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