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顶红主要成分是什么?

三氧化二砷。

鹤顶红就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呈红色,又叫红矾、红信石,有剧毒,“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

三氧化二砷是轴晶系六面体晶类。单晶形为八面体,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鹤顶红的记载

关于鹤顶红的记载,在宋代以前其实是没有史料的,在宋代才开始出现丹顶鹤这种说法,在武侠小说《水浒传》当中,就描写了用丹顶鹤下毒,最为著名的人物就是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桥段。

那句“大郎,该吃药”的台词是人人皆知,潘金莲喂给武大郎的就是鹤顶红,但看过《水浒传》的也都知道,潘金莲用的应该是砒霜,为什么又成了鹤顶红呢?其实鹤顶红是砒霜的一种雅称。

但是砒霜比起其它的毒要强得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雀鼠食少许即死,猫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

古代大名鼎鼎的鹤顶红,到底是咋做的?它的成分是什么?

翻看史载,古人下毒之说比比皆是,《魏说》中说匈奴宇文莫槐:秋收乌头为毒药,以射禽兽。乌头是一种植物,可以让人致幻,一开始古人制造的毒都是来源植物,在毒史上较为出名的还有鸠。

鸠可能是一种灭绝的鸟类,不过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的是鸠酒,据说用鸠的羽毛泡酒,可“入五脏,烂杀人”,这些毒药千奇百怪,但是宋代以后,千古奇毒鹤顶红一统江湖,根据《天功开物》记载: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听起来可怕异常。

鹤顶红,常常都被认为是丹顶鹤头上那一抹艳红,从在古人朴素的眼中,越是鲜艳的东西,往往越危险,“丹顶”就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一旦入口,便能置人于死地,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的时候,赐酒中就是放入了“丹毒”,这跟鸠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丹顶鹤体态优美,鸣声如笛,富有音韵,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唐朝时期描写丹顶鹤的诗词很多,白居易在《池鹤》中说:“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薛能、张贲也都为丹顶鹤作诗,可见古人都非常喜欢丹顶鹤,在殷商时期,丹顶鹤的形象就被制成了青铜器,它被冠于“湿地之神”,又是长寿的象征,古代一品文官的官服上就是刺丹顶鹤,因此也被称为“一品鸟”,拥有很高的地位,所以鹤顶红不可能起源丹顶鹤。

更何况丹顶鹤的幼鸟是没有“丹顶”的,只有成年之后,“丹顶”才会出现,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而且“丹顶”会随着丹顶鹤身体状态而改变,死亡时,“丹顶”就会渐渐褪色。

关于鹤顶红的记载,在宋代以前其实是没有史料的,在宋代才开始出现丹顶鹤这种说法,在武侠小说《水浒传》当中,就描写了用丹顶鹤下毒,最为著名的人物就是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桥段。

那句“大郎,该吃药”的台词是人人皆知,潘金莲喂给武大郎的就是鹤顶红,但看过《水浒传》的也都知道,潘金莲用的应该是砒霜,为什么又成了鹤顶红呢?其实鹤顶红是砒霜的一种雅称。

鹤顶红一般指的是红砒,又叫红信石,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加工以后就成了砒霜,若是精炼提纯就是白色,而粗糙不加工的红信石就显红色,所以叫鹤顶红,这种红砒毒性比起白色的砒霜要弱。

但是砒霜比起其它的毒要强得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雀鼠食少许即死,猫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

砒霜不仅仅毒性强,而且价格低廉,流通千家万户,不仅仅是潘金莲,就连慈禧毒死光绪用的也是砒霜,而且就连小孩子都听过,所以才号称万毒之王。

古代的毒药鹤顶红,究竟是什么做的?

鹤顶红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砒霜,因为不纯正砒霜的颜色为红色,而鹤顶上面也有一块儿鲜红的斑记所以才会有鹤顶红这样的名字。所以鹤顶红根本就不是什么很稀奇的毒药,更不是流传的从鹤顶上面“刮”下来的。

砒霜应该是古代最常用的一种毒药了,纯正的砒霜颜色为白色,而不纯正的砒霜在白色里面会掺杂有蓝色、黄色或者是红色,所以鹤顶红其实就是不纯正砒霜的一种。至于为什么古代人会选择砒霜作为毒药,这就要从砒霜(三氧化二砷)的一些物理性质考虑了,三氧化二砷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从外观上面看更像是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面粉一样,而且砒霜有一个很独特的性质就是可以溶于水,这就为古代刺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毕竟溶于水后是一点察觉不到的。

而且还可以根据砒霜的用量决定中毒者是立刻死亡或者是慢性死亡,在急性中毒的情况下会对中毒者的神经系统、皮肤和粘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会引发各种各样个疾病造成死亡,而慢性中毒则会对中毒者的内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内脏的功能失效导致死亡。

不过有一点值得特点留意的是在古代的时候判断人是否中毒就会把银针扎入到中毒者体内,查看银针是否会发黑,其实这样的方法并不能判断是否是因为三氧化二砷中毒。银针发黑主要的原因是古代冶炼提纯技术不先进,所以在砒霜中有大量的硫化物,而这些硫化物会和银发生反应从而是银针变黑。所以并不是砒霜本身可以让银针变黑,而是里面的杂志会让银针变黑,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古代用银针试毒很多情况下都是巧合,一旦遇到纯净度很高的砒霜这样的方法就从“救命”变成了“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