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山姜的用途有哪些
1、山姜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活血的作用山姜的果实供药用,为芳香性健胃药,对于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噫气,慢性下痢等病症都具有较好疗效。
2、根茎性温,味辛,归胃、肺经。具有理气止痛,袪湿,消肿,活血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跌打损伤等。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祛风;活血。主脘腹冷痛;肺寒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调酒搽;或煎水洗。
【附方】
1.陶弘景:腹中冷痛,煮服甚效。
2.《本草拾遗》:去恶气,温中。治中恶霍乱,心腹冷痛,功用如姜。
3.《草木便方》: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煎服;中风顽痹,煎汤洗。
4.《峨嵋药植》:治无名肿毒。
5.《贵阳民间药草》:根茎和叶:温肺,散寒,止咳。
6.《四川中药志》:根茎:治劳伤吐血,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
2.《本草图经》: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
3.《纲目》: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
山姜有什么作用?
山姜的作用是可以温中散寒、祛风活血,临床上可以应用山姜治疗肚子冷痛、咳嗽、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月经出现不调,以及出血、吐血的治疗。山姜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可以应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所引起的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效果很理想。对于呼吸系统,对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咳嗽,也有一定疗效。对于长时间的慢性咳嗽效果最为理想,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长时间的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哮喘,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肺部出现虚弱、出现咳嗽,最好可以应用山姜配合药物进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