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著名企业的简介和老总的名字

1、阿里巴巴集团

创始人:马云;

简介: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或阿里巴巴)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的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4]  2018年12月,阿里巴巴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

2、万达集团

董事长:王健林;

简介: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集团或万达),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文化、地产、金融四大产业集团,2017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380名 。2017年企业资产7000亿元,收入2273亿元 。

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是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拥有飞凡信息、快钱支付、征信、网络信贷、大数据等公司,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技术为实体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生活圈的全新消费服务。

万达金融集团旗下拥有投资、资管、保险等公司,未来将实现金融全牌照运营。

3、腾讯集团

董事局主席:马化腾;

简介: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2004年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00700),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马化腾。

2018年3月7日,腾讯和联发科共同成立创新实验室,围绕手机游戏及其他互娱产品的开发与优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终端侧的应用。2018 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腾讯(4028.45亿元)居第二位。

4、百度

董事长:李彦宏;

简介:

百度(纳斯达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 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百度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5、恒大地产

董事长:许家印;

简介: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集团、恒大地产或中国恒大集团)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恒大集团的下属控股企业,也是集团的地产业务主体,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恒大集团是集地产、金融、健康、旅游及体育为一体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总资产达万亿,年销售规模超4000亿,员工8万多人,解决就业130多万人,在全国180多个城市拥有地产项目500多个,已成为全球第一房企 。

恒大地产的股权结构,许家印通过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绝对控股在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恒大,而中国恒大又通过BVI公司安吉有限100%持股内资公司广州市超丰置业,超丰置业又100%持股广州市凯隆置业,凯隆置业100%持股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华为手机

创始人:任正非;

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7、小米

董事长兼CEO:雷军;

简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3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还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1.9亿。小米系投资的公司接近400家,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

2018年2月,Google 联合 WPP 和凯度华通明略发布的《2018 年中国出海品牌 50 强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出海品牌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联想、华为和阿里巴巴。

2018年7月9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里巴巴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达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腾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恒大地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为手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米

重庆有哪些著名的民营企业家?

1、尹明善

尹明善,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2002年,尹明善被选为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2003年,尹明善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

2、左宗申

左宗申,出生于重庆,籍贯上海,中国民主同盟党员,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重庆市工商联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重庆商会副会长,全国摩托车协会副理事长,重庆海联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3、严琦

严琦,1967年11月生,汉族,重庆巴南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师。2003年5月,严琦加入民建,现任全球华人餐饮名人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总商会餐饮商会会长、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副主席、中国菜(zgc)文化传播中心(中国菜文化企业家)、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4、涂建华

涂建华,汉族,1963年生于重庆,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隆鑫事业创始人,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渝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吴亚军

吴亚军,1964年2月出生于重庆合川,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级经济师,龙湖集团董事长。2005年9月,内部机构改组成立龙湖集团,吴亚军任集团董事长。

6、蒋仁生

蒋仁生,男,1953年生,大专,毕业于桂林医学院,副主任医师,中国国籍,广西灌阳人,无境外居留权。蒋仁生现任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7、周斌全

周斌全,男,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经济师,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斌全曾获得“重庆市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重庆五四青年奖章”和“重庆市移民党建工作优秀基层干部”、“首届涪陵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8、夏明宪

夏明宪,男,汉族,大专学历,重庆渝中人,现任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民营)董事长。1988年,夏明宪辞职开始创业,缔造了享誉全球的“门业帝国”,被誉为当今中国的“门业教父”,获首届中国门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

9、白礼西

白礼西,高级工程师,现任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副书记,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礼西历任四川涪陵制药厂副厂长,四川涪陵制药厂厂长,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10、刘晓俊

刘晓俊,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木门协会执行会长。刘晓俊曾被评为“重庆市计量工作先进个人”、“开县拔尖人才”、“重庆市人大代表”等称号。

房晟陶的个人履历

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取得工程学士学位。

2002年,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加入龙湖集团前,曾任职于宝洁(广州)有限公司,并创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上海拓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4年,以顾问公司身份第一次与龙湖房地产合作。

2005年8月,房晟陶正式加入龙湖地产。在龙湖从区域公司扩张为全国性集团的过程中,他全程主导了龙湖的人员、组织、文化体系的变革,并为龙湖下一阶段的全国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8年1月,为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担任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

2009年,房晟陶对吴亚军提出,可通过高层集体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未来龙湖的首席执行官。当时,吴亚军为选择谁来接替其CEO职位困惑许久。

2011年9月,正式向吴亚军提出辞职请求。

吴亚军的人物事件

吴亚军,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虽然没有几年时间与自己所学的航海工程打交道,但20多年后,她当上了龙湖这艘地产巨舰的船长; 裁缝世家出身,能亲手量身缝制旗袍,虽然没能为她带来财富,但她的团队“裁剪”的龙湖楼盘,却成为龙湖地产所进军城市的行业标杆;改革开放之初,就毛遂自荐充当兼职翻译,虽然没有让她走上更高企业岗位,但喜欢接触新事物的性格,也让龙湖成为重庆地产企业中,最率先国际化的大型开发商……这就是吴亚军,一个外人看来偶然成功,但熟悉的人认为必然成功的重庆妹。

低调神秘的女富豪

微胖的她烫着微卷的头发,并带着甜甜的微笑。

10多年来,这位低调的女富豪缔造着自己的龙湖王国,仅重庆的“龙民”就有大约20万人。

从龙湖集团招股书上 的董事简历上清晰地写着45岁的吴亚军于198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工程系;1984年至1988年间,在前卫仪表厂任职。1988年至1993年 间,在《中国市容报》担任记者及编辑。“她从来不接受采访。”媒体人都知道,也因为一向低调,在外界眼里的吴亚军十分神秘。大众就连对吴亚军的经历也只能说是“听说”而已。

合川中学尖子班的普通生

据《时代周报》报道,吴亚军的老家合川营盘街,位于距离重庆50多公里的一个县城。邻居间的说法是,吴亚军读小学时就深得老师赏识与照 顾,“待她就像自己的娃儿。”吴也因此与一名张姓老师的女儿成为了好朋友,而张老师的女儿张纬(音)日后也成为吴亚军事业路上的可靠伙伴。“她读书是跳起读。”这是吴亚军留给同学的印象。

“吴亚军在这里度过了高中三年,在80级一班,年级唯一的尖子班。”吴亚军就读合川中学的班主任老师黄官学回忆,吴亚军是他印象深刻的学生之一,她的成绩在班里排中上,说话与处理事情都是男孩子的风格,很像个男孩子。

他说,很多女孩子都是唯唯诺诺,温温柔柔,但吴亚军与这些女孩子都不大一样,虽然在班里她很听话很懂事,但是与其他同学没有多少交往,据黄官学了解,在班里,她基本上没有非常要好的朋友。

“亚军的家庭很普通,经济条件也一般。”因此,听说龙湖的总经理是吴亚军后,他也感到很吃惊,“吴亚军读书好,她妈妈是个裁缝,我有时候衣服坏了也拿到店里帮忙补一下,亚军还请我到她家吃过饭。”

黄说,高中毕业后,吴亚军考入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学的则是航海工程专业。读完大学后,吴亚军的去向很多人都无从得知。或许是因为吴亚军太低调,对于她毕业后的去向,网上甚至有传言称“吴毕业后去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工作”。

上世纪80年代的金领

昨日下午,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了吴亚军曾经在前卫仪表厂的同事。进到厂内后,几名吴亚军的旧同事谈起吴亚军的为人,都称她“人缘不错, 很谦和,也很低调”。她是84年分配到前卫仪表厂的,到厂后就被分在了16车间担任技术员,因为工作优秀,吴亚军还被安排在厂里的电大当兼职老师。“当时分配到我们厂的,主要是来自上海交大、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名牌学校的本科生。”现任前卫仪表厂党委书记的顾勤恳回忆,那时吴亚军的工资大约在100多元/月,这在那个年代是绝对的高工资,算得上20世纪的金领。

由于吴亚军出身在裁缝世家,她会自己做旗袍,吴亚军拥有的这项特殊技能,在当时的厂里并不算是秘密。比吴亚军早两届分到仪表厂上班的李 老师介绍,“她自己做的旗袍,还会在接待国外嘉宾时穿出来。”在旧同事眼里,吴亚军在工作上还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1986年,厂里第一次要引进国外技 术,要与德国合作。吴亚军听说后,就向领导“毛遂自荐”要求去当翻译和接待。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时间,正值改革开放之时,大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地跳槽了。”顾勤恳说,“吴亚军也是那段时间离开厂的”。

她的机会靠努力得来

“那时候,从她的谈吐中就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出人头地。”当年,曾经与吴亚军同一年分配到仪表厂的一位旧同事回忆。当记者辗转找到这位神秘人时,他正拿着报纸翻到龙湖集团赴港上市的那则消息。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介绍,1984年,和吴亚军一起被分配到仪表厂上班的大学生共有11名。不过,当年从西北工业大学分配到厂的就只有吴亚军一人。“同一年从学校分配出来的大学生就那么少,所以大家都比较谈得来,她的性格很开朗。”而对于吴亚军已有的成就,他说:“她的成功有机会的因 素,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还有自身文化的沉淀”。

对于吴亚军工作中表现出的才华出众也并非一家之言。当听说吴亚军是龙湖老大后,现担任仪表厂办公室主任的陈海燕说自己点都没觉得吃惊,“她工作时已经十分优秀了,知道她能闯出来,当时就晓得这个娃儿不错”。

公私分明的女老板

上个世纪90年代,吴亚军成了《中国市容报》的一名记者。再后来,吴亚军与房地产结缘,龙湖集团随之诞生。2009年11月龙湖的楼盘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重庆 ,并已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无锡等多个城市扩张成功。

对于董事长吴亚军的为人,龙湖员工大多不愿谈起。从平日的交流中,龙湖员工大多以“好”来由衷地评价自己的老板。在员工眼里,吴亚军感情细腻,没有架子。

2009年11月3日,记者几经周折采访到龙湖重庆公司一位高管称,她是一名公私分明的老板,她会把公司的长远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 置,她说只有那样做才对得起龙湖集团所有的员工。“在管理方面,她绝不会任人唯亲,她曾经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含着眼泪请辞过老部下。”一位龙湖员工自豪地谈起自己女老板的管理风格和处事之道。

房地产

吴亚军大学时学导航工程专业,后又做过记者,一次糟糕的买房经历让吴亚军有了自己盖房的梦想。十多年她将公司打造成为重庆乃至西南第一家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地产公司。私下里,她开玩笑说,“我就是一个愤青。”进军房地产业,对吴亚军来说,是机缘巧合。10多年前,吴亚军第一次买房子,跟家人一起在重庆买的,面积大约80平方米,遇到延迟交房,时间长达一年。入住之后,又有一年多的时间天然气不通,只能靠电炉来煮菜。那时候电力供应很紧张,用电炉的时候空调就不能使用,否则就会短路,夏天很痛苦。不止电力、天然气等问题困扰吴亚军,房子的设计和采光也很差,她家的客厅没有窗户,只能打开另外一间房门才能采光。电梯也常常遇故障,开电梯的师傅是按照正常时间上下班,晚上回来晚了就要自己爬楼,对她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买房经历。就是从这开始,吴亚军有了一个“如果有一天我做开发商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差”的梦想,由此她也认定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示范工程

1988至1993年间,吴亚军曾在《中国市容报》当过记者及编辑,其后创办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公司。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亚军通过招标,拿下重庆“小康住宅示范工程”的开发权,开始了她的首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这就是后来的龙湖花园南苑项目。后来,吴亚军与中建科产业合资成立重庆中建科置业,新公司确立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把住宅开发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重庆中建科置业后更名为重庆龙湖地产。龙湖花园南苑此后成为吴亚军自豪的一个项目,至今还是集团的样板项目之一,“只要有人去重庆龙湖参观,我们至今都带人去看这第一个项目,虽然每平米售价只有一千多块钱,但是龙湖也没有糟蹋这一千多块钱。建出来的东西不被人骂。”她常对身边的人说。现在为人熟知的龙湖,被业内评价以细节取胜。“她会告诉你这块地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花草,密度多少,怎样搭配出层次,搭配什么花草树木能够既美观,又实用。甚至钢筋多少号等等,”龙湖地产执行董事秦力洪告诉记者,吴亚军在园林、户型乃至工程方面的造诣,并不亚于各领域的专业人士。龙湖滟澜山是龙湖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吴亚军监督和跟进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样板区开放前,她将已经建好的一处景观砸掉重建。“那处景观是社区内的水景,当初怕有小孩子掉下去,所以用栏杆进行了遮挡。她觉得这样遮挡反而使得水景和人无法进行融合,”龙湖北京公司媒体负责人孙静说,吴亚军建议把栏杆撤掉,然后改成一级一级的台阶,下到水面,这样儿童即使去戏水,也不怕掉下去,因此变成一个亲水的景观。至今,吴亚军对公司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她都会一一亲自面试;每一幅新拿的土地,她都要事先去亲自实地考察、看地。

善于学习

吴亚军善于向别人学习,还会送员工到海外长住,学习别人的技术要问吴亚军有何特点,龙湖的员工首先会说,“老板是个工作狂”,她享受工作的状态,就像她的先生开玩笑所说,“不工作就得死”。吴亚军认为,龙湖的细节更源于专业,她也非常享受与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过招”。“你在开会的时候要跟她争论专业的问题,她会很开心,”吴亚军身边的人说,听到特别开心的时候她会哈哈大笑。吴亚军创业至今,善于向别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业初期,吴亚军曾专程去深圳拜访万科,向王石讨教做房地产的门道。吴亚军还会送员工到海外长住数个月,参考别人的设计,学习别人的技术,吸收经验。除此之外,她拜访政府的、金融界的、房地产的,各行各业的高手,她喜欢在和他们交流中学习。吴亚军给龙湖企业文化中写下的一条,便是“研究精神”。比如,为了能够让园区做到“鸟语花香”,吴亚军会和员工坐下来一起研究,研究那些鸟儿究竟喜欢吃什么果实,然后就相应种植那种植物,自然能吸引到鸟雀飞来。

成功上市

吴亚军认为,上市后拿了别人的钱,就要战战兢兢、安安分分,要控制风险在业内,吴亚军的低调是出了名的,“我就是一个做事的人。”是她的口头禅。吴亚军认为先要做人,再是做事。在秦力洪回忆中,有一次公司晚上安排高层开会,吴亚军晚到了一会,结果看到是吴亚军拄着双拐来到办公室,原因是上午吴亚军在沈阳看地,结果在土地现场给崴了脚。吴亚军并没有通知大家取消会议。“用专业造人性化的房子,是她的一个理想,”秦力洪等认为,公司现在运行能如此规范,都和吴亚军一开始的理念吻合。对于外界传言的龙湖“背景很硬”,接近龙湖的人士认为,这些传言都不实,如果真的有背景早就用在拿地上了。吴亚军的做事风格直接影响着公司战略,创业至今,龙湖审慎扩张,直至今年上市,共扩展至全国10个城市。吴亚军对龙湖发展版图的设想,首先是做强,并未贸然扩张。从1997年首个项目花园南苑开始,龙湖专注于在重庆开发项目,经过5年多的努力,成为重庆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2005年,龙湖首次走出重庆,在成都推出“晶蓝半岛”,2007年进军北京市场,深耕顺义地块,推出滟澜山项目。“即使在上市之后,我们资金充裕了,但也不至于突然加快速度去扩展版图,因为控制风险也是一种坚持,”吴亚军说,有钱更要控制得紧一点,因为以前是自己的钱,多赚一点少赚一点、或者亏一点对她没有太大影响,现在拿了别人的钱,就要战战兢兢、安安分分。经历了2008年的市场波动之后,龙湖变得更加谨慎,今年一线城市土地拍卖市场上,鲜见龙湖的身影。据介绍,龙湖今年所拿土地绝大部分位于二线城市。上市之后,吴亚军为龙湖定下更为长远的目标,吴亚军说,以经营规模来说,现在龙湖算是二线阵营的开发商,希望在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下,可以在未来3至5年,晋身房地产一线阵营。“兄弟”是吴亚军经常称呼别人的一个词,对园林里干活的工人和销售人员,她都会喊一声“兄弟”在秦力洪看来,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有创造力的员工,是龙湖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层的感受中,吴亚军非常尊重别人,“这让大家做起事来很舒服,”秦力洪说,吴亚军会打电话来说,“喂,兄弟,你糊涂了吧,”一点架子都没有。“兄弟”是吴亚军经常称呼别人的一个词,用的范围很广泛,对高层管理人员、中层员工,甚至园林里干活的工人和销售人员,她都会喊一声“兄弟”。 在公司里,吴亚军不会刻意标榜上司与下属的差别,她曾让员工直呼自己吴亚军,但大家觉得别扭而作罢;她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里面也很普通;她也没有私人秘书,重要的讲话稿都是自己写。正因为此,龙湖内部氛围非常开放,员工论坛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地方,在这里员工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而如果提到公司某个部门某个上司的问题,该部门上司必须实名出来回答和回应。吴亚军认为,平等的关系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她也非常强调这种平等。秦力洪则认为,这种关系是相互的,龙湖的员工对公司也非常认同,在龙湖上市前,员工认购就达到了一个多亿。

慷慨、豪爽、大气,是很多熟悉吴亚军的人对她的印象。和目前被媒体误写为裁缝世家出身不同的则是,吴亚军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供销社职员。 龙湖北京公司的员工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龙湖公司联欢会上,除了抽奖之外,上司要向下属赠送礼物,每个上司抽取将要赠送礼物的员工。上市之后,吴亚军夫妇拿出2.35%的限制性股权股份,分给公司550名有贡献的员工,作为他们该得的奖励。她认为是员工付出在先,他们的收获是应该的。龙湖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房晟陶说,吴亚军是具有职业经理人气质的企业家,在很多民营企业里,老板基本上都是至高无上的。而在龙湖,吴亚军是可以批评的。上市之后,为了减少公司的家族企业色彩,她的丈夫,也是龙湖地产的创建人蔡奎辞去了公司副董事长及其他公司职务。吴亚军最怕被人问到的问题,是财富如何处理。上市之后,吴亚军夫妇的身家已达300多亿港元,外界认为她超过了碧桂园杨惠妍而成为内地新的女首富,吴亚军认为那不过是纸上富贵,她说,中国会产生首富,但目前还不会产生如微软之类伟大的机构,既造福于股东、员工,也造福于人类。做那样的企业,是她真正的理想。私下里,吴亚军开玩笑说,“我就是一个愤青。”她喜欢读书,精力充沛,很多男下属都自愧不如。龙湖上市路演的8天里,管理层跟着她跑了全球6个城市,最后从索罗斯基金出来时,旁边的人都快累倒了,她还问,“我们下一站是哪里?”

龙湖地产吴亚军:从女记者到女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