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子头底下一个羽字,旁边一个欠字,什么字
基本字义
● 歙
xī ㄒㄧˉ
1. 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
2. 古同“翕”,和洽。
其它字义
● 歙
shè ㄕㄜˋ
◎ 〔~县〕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歙”,如“~砚”。
二、一个合一个羽念什么
读音: xī
汉字:翕
意思:
1、相合;和顺。
2、合拢;收敛。
组词:
1、翕动[xī dòng] (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嘴唇~。鼻翼~。
2、翕张[xī zhāng] 一合一开:目自~。
3、翕然[xī rán] 形容言论、行为一致:~从之。
4、赩翕[xì xī] 犹翕赩。兴盛;盛多。
5、翕侯[xī hòu] 汉 时 乌孙、月氏、康居 等部官名。
6、翕集[xī jí] 聚集。
7、翕心[xī xīn] 小心翼翼。
8、翕合[xī hé] 协调一致。
9、翕敛[xī liǎn] 收敛;收缩。
10、翕响[xī xiǎng] 倏忽,奄忽。
扩展资料
古文引用:
1、《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2、《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宋代:文天祥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翻译: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
3、《常棣》先秦:佚名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翻译: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三、合羽欠组成一个字是个地名
歙县
歙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古名歙州。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全县面积2122平方千米。
歙县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歙县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1、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
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2、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郑村镇郑村村,是郑氏的祖祠 ,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郑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谯楼
在歙县县城内。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我们现在见到的南谯楼,是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的,它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四、一个三点水,一个除念什么?一个合下面一个羽字右边一个欠字读什么
没有这样组合的字,形近的字是:诩
[xǔ]
部首:讠
五笔:yng
笔画:8
繁体:诩
[解释]1.夸耀,说大话:自~。夸~。
2.〔~~〕同“栩栩”。
3.普遍:“德发扬,~万物”。
五、一个字的左上部分是个合,左下部门是个羽,右半部门是个欠,这是个什么字
歙 XI(一声)或者SHE(四声)
读四声(SHE)的时候意思为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歙砚为其特产
读一声(XI)的时候意思为吸气,也有和谐的意思
六、一个“合”,下面加一个“羽”,念什么?
是:翕字,读音为: xī
释义:
1.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
2.同本义。又如:翕翼(合翼);翕敛(收敛;收缩)
3.聚集。又如:翕集(聚集);翕翕(和合的样子);翕聚(会聚)
4.顺从 。如:翕习(顺心;惬意);翕服(顺服;悦服)
5.变动。
6.和好;一致。又如:翕合(协调一致);翕应(谓相互响应);翕绎(声音和谐相续)
7.盛。又如:翕如(指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盛况);翕习(威盛的样子)?
8.迅疾。又如:翕欻(快速);翕忽(形容疾速的样子);翕习(疾快的样子)
部首:羽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五笔86:WGKN
五笔98:WGKN
仓颉:ORSMM
笔顺编号:341251541541
四角号码:80127
相关组词:翕动 、翕然 、翕张 、翕受 、欻翕 、翕心 、翕变 、辟翕 、翕伏 、翕习 、翕赩 、翕协 、翕赫 、翕拢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解释:
1.翕动[xī dòng]
(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嘴唇~。鼻翼~。
2.翕然[xī rán]
形容言论、行为一致:~从之。
3.翕张[xī zhāng]
一合一开:目自~。
4.翕受[xī shòu]
合受;吸收。
5.翕心[xī xīn]
小心翼翼。
6.翕伏[xī fú]
收敛。
7.翕赩[xī xì]
光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