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电导率单位:西门子/米(S/m)
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cm ;1000uS/cm=1mS/cm
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扩展资料
电导率反映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导电能力的总和。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基本明确一致,所以透析机只监测电导率。即便显示钠离子浓度,也是计算得出,不是测量得到。
又因为电导率测量仪器如果保养得当,稳定性非常好,所以,电导度计就像医生之听诊器一样,是血透工程师必备工具,工程师不测生化,只测电导率,准确度相当可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导率
电导的单位是什么?
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1、电导表示某一种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或Ω-1,电导是用来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的一种参数,在输电线路中电导用来反映线路带电时绝缘介质中产生泄漏电流及导线附近空气游离而产生有功功率损失。
2、电导率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导电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电导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是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而求得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方法。
由于溶液的电导并不是某一个离子的特性,而是存在于溶液中所有离子单独电导的总和,因此电导分析法只能测定离子的总量,而不能鉴别和测定某离子及其含量,其选择性很差。
电导分析法有极高的灵敏度,并且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信号输送方便,主要应用于水质纯度的鉴定以及生产中间流程的控制、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等 。
us/cm的电导率的单位
us和cm中,【s】是电导的单位,记作“西门”,S=1/Ω;
μ 是希腊字母,表示10的负6次方,读"微",us/cm记作“微西门每厘米”,是电导率的单位。
水中溶液的电导率是指通过离子运动运载电流的能力,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电导率也会受溶液自身所含离子的形状数量以及粘度的影响,两个参数根据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的变化伴随着电导率的变化。
电导率(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称为:T.D.S。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ρl=l/σ
(1)定义或解释 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
(3)说明 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电导率单位ms/cm us/cm关系
1ms/m=10^3us/10^2cm=10us/cm。
ms=10^3us
m=10^2cm
us/cm= 10^-1ms/m
电导率(condu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扩展资料:
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温度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掺杂程度
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
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各向异性
有些物质会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测量方法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溶液的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一般采用交流信号作用于电导池的两电极板,由测量到的电导池常数K和两电极板之间的电导G而求得电导率σ。
电导率测量中最早采用的是交流电桥法,它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导值。最常用的仪器设置有常数调节器、温度系数调节器和自动温度补偿器,在一次仪表部分由电导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测量原理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是将相互平行且距离是固定值L的两块极板(或圆柱电极),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为了避免溶液电解,通常为正弦波电压,频率1~3 kHz)。然后通过电导仪测量极板间电导。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一般情况下,电极常形成部分非均匀电场。此时,电极常数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确定。标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这是因为KCl的电导率的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情况下非常稳定,准确。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2.88 mS/c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导率
电导率单位是什么
1s/cm=100s/m
1us/cm=10^(-4)s/m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1us/cm=10^(-4)s/m在这个公式上再乘以单位长度就可以了
us/cm什么意思
uS/cm即微西每厘米,是电导率的单位。
μ 是希腊字母,表示10的负6次方,读“微”;S 是电导国际单位,读“西门子”;cm是长度单位“厘米”,1cm=10-2m。
μS/cm 读作 "微西(门子)每厘米",是电导率的单位。
换算:1uS/cm=10^-4 S/m。
通常,当电压保持不变时,这种直流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导成比例关系。如果电导加倍,则电流也加倍;如果电导减少到它初始值的1/10,电流也会变为原来的1/10。
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许多低频率的交流电系统,如家庭电路。在一些交流电电路中,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些系统中的组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
电导和电阻也有关系,如果R是一个组件和设备的电阻(单位欧姆Ω),电导为G(单位西门子S),则:G = 1/R。
相关信息:
通常,当电压保持不变时,这种直流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导成比例关系。如果电导加倍,则电流也加倍;如果电导减少到它初始值的1/10,电流也会变为原来的1/10。
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许多低频率的交流电系统,如家庭电路。在一些交流电电路中,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些系统中的组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