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女联合会实行()的组织制度。各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是如何产生的?( )

各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由本级妇女大会或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可以直接采取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选举;也可以先采取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再进行等额选举。

妇女联合会实行地方组织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组织制度。按照国家的行政区划建立地方各级组织。它的全国和地方各级领导机构,由全国和地方各级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妇女委员会,厂矿企业的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及其以上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均是妇女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他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妇女团体,各行业妇女自愿组织的为社会、妇女服务的协会、联谊会、宗教团体和其他群众团体的妇女组织,自愿申请,经全国妇女联合会或当地妇女联合会同意,可作为妇女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新生活运动的过程

“新生活运动”这个名词,最早见于1934年2月17日,蒋介石在南昌于调查设计会所作的演说《新生活运动发凡》。

演说中,蒋介石指出:所谓革命者,即依据一种进步的新思想(主义),以人力彻底改进各个人以至整个国家之生活形态之谓。简言之,革命即生活形态之改进也。吾国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于全国国民之生活形态始终无所改进。

他提出的“新生活”是“先求全国国民于食衣住行四项实际的基本生活能澈底改进之一种社会教育的运动”,是使国民革命得以成功,中华民族得以复兴的手段。两日后,即(1934年)2月19日,蒋在南昌行营扩大总理纪念周以《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作演说,一般视之为新生活运动的正式开始。

其实,与新生活运动有关的准备,尤其在思想方面,早已有迹可寻。1932年4月,蒋介石对中央政治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说《人格与革命》中,即提出除了“亲爱精诚”四字以外,尚要加上“礼义廉耻”方能“挽救堕落的民德和人心”、“改造革命的环境”、“确定我们革命的基础”。因为在蒋介石的眼中,当时的中国人实在是没有礼义,不知廉耻,自私自利,所以才会面对亡国亡种的危机。他又发表《复兴民族之根本要务——教养卫之要义》,着重说明教育人民明乎“礼义廉耻”的重要性,蒋谓唯有教育和“礼义廉耻”,“纔是复兴的唯一工具”,又从古人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引申出“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结论,进一步打稳“礼义廉耻”作为日后新生活运动的指导思想的根基。

有谓新生活运动在思想层面而言糅合了中国传统礼教、鼓吹以国家利益为最大考虑,服从效法唯一的领袖的法西斯式观念、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以至基督教价值观的元素,此诚的论,亦可见之于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过程中的言论与做法。 有谓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是因为他某天在巡视时看到一个吸纸烟的小孩,有感于国民生活的不堪所致。对蒋介石这件“轶事”的说法甚多,但实有将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的动机过分简化之嫌,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事道出了新生活运动的出发点——从国民的基本日常生活做起,务求达致一个全面的社会风气的革新。

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重要思想,这是蒋介石对挽救中国危亡的一贯看法。他强调这是和孙中山思想一脉相承。可以说,国民党奉为圭臬的《三民主义》是新生活运动的合法性来源与理论权威。孙中山在《三民主义》里提出恢复中国民族地位的方法之一,乃系恢复固有的道德。他认为中国人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万不能将旧文化中的精华——例如固有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即后来蒋介石口中之“八德”)等旧道德——视为糟粕一并放弃,必须予以保存且发扬光大,方能使民族地位得以恢复,因为这些正是中国比外国优越之处。

1934年7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统领全国各地新运工作。蒋介石任总会长,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为主任干事,设调查、设计、推行三个部门。1935年年底,蒋介石在南京就任行政院长,当时的新运已发展至全国,新运总会迁至南京,熊式辉因仍任江西省主席而不能赴京兼任新运职务,是以改由钱大昀任主任干事。次年2月,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成立,由宋美龄任指导长。1937年3月,新运促进总会组织略有变更,改正、副主任干事为总干事、副总干事,由黄仁霖担任总干事;改设计、调查为学校、训练两部门。

宋美龄大力宣扬妇女为改造家庭生活的原动力,她向全国女性呼吁:“知识较高的妇女,应当去指导她们的邻舍,如何管教儿女,如何处理家务,并教导四周的妇女读书识字。”但她也承认:“中国的妇女,非但多数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大半还仍过着数百年前的陈旧生活。”

宋美龄推行“新生活运动”是不遗余力的,开会、撰文、宣传、演讲、督导和接受国内外媒体访问,忙得不可开交,但也满足了她的成就感。事实上,“新生活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乃是美国基督教会的参与,但为了显示这是一项“纯中国人的运动”,教会的色彩也就被刻意冲淡。

歌曲作为新生活运动的社会教育方式之一。新生活歌曲主要有:《新生活》《好国民》《国民道德》《有礼貌》《扶老助弱》《勇于认过》、《敬尊长》《明是非辩曲直》《爱弟妹》《意志要坚定》《见义勇为》、《遵守秩序》《纯洁的心》《自省歌》《爱惜公物》《公共卫生》《整容仪》《衣服要朴素》《成功告诉我》《节俭》《身体常运动》《吃饭时的礼貌》《节饮食》《室内的卫生》《正当的娱乐》《用国货》《实行新生活》《新生活运动歌》《新生活须知歌》《青年服务团团歌》等。

新运总会于1935年3月发出三份对如何实行“三化”作了极详尽规定的文件。文件条目分明,内容琐碎,对人民生活方式规定严格,如生活艺术化的“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生活生产化的“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生活军事化的“提倡冷水洗浴”。

除了由个人生活做起,新运促进会也举办各种活动。参考各省市的工作概况 ,战前的新运工作大致不外乎提倡清洁和守规矩。“规矩”方面有守时运动、节约运动、升降旗礼等;“清洁”则有夏令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和污水、灭蝇竞赛等。亦有针对愚民陋习、不良风气的活动,如识字运动、禁烟消毒(即禁毒)运动等。由于新生活运动力图直接干涉物质生活与经济,有学者如James Thomson将新生活运动讥为“建基于牙刷、老鼠夹与苍蝇拍的民族复兴运动”。 抗战开始后,“新生活运动”演变为战地服务、伤兵慰问、难民救济、保育童婴、空袭救难、征募物品和捐款等等与战时支援有关的活动。雷厉风行推动的“新生活运动”,经过3年多的时间已呈后力不继之势。

思想方面,抗战前以“四维”规范人民的日常生活,战时则强调纪律、节约和牺牲精神,要求人民时时刻刻不忘抗敌。蒋介石曾将“礼义廉耻”口号释为“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全心全意奉献给国家”,此外,也将“‘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在1939年新运五周年时,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这都是为了鼓励军民奋力抗战的需要。

此外,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在抗战时迁到汉口,到后来迁至重庆,工作已由原本着重道德生活教化,转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是”的运动。随着抗战的需要,节约献金、空袭救济、抢救难童、成立伤兵之友社,以及在重庆成立陪都新运模范区等,都成了新运的工作范围。虽然新生活运动的成效于战前一直不如理想,但新运组织的网络和动员能力,却为战时的服务提供了方便,对抗战起了正面作用。 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和共产党军队发动进攻,解放战争爆发。

随着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实在无余力兼顾新运。因此新运总会面临经济困难,致使蒋介石于1949年新运十五周年前夕,悄悄指示总干事黄仁霖“暂停办理”,后来更销声匿迹,再没有恢复,历时15年的新生活运动无疾而终。

1960年代,内战国军败退台湾省,继续推出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被认为是新运的延续。

唐德刚在《通鉴与我》一文中,曾回忆当年他在新生活运动时期的一些趣事。

妇女节是谁提出的

妇女节是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提出的。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自设立之初,国际妇女节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日益发展壮大的国际妇女运动,通过联合国四次妇女问题全球会议得以加强,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已成为一个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的集结令。

扩展资料

克拉拉·蔡特金,原名克拉拉·艾斯纳,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灵魂人物。

妇联的全称

妇联的全称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争取妇女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中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全国各族各界妇女为争取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联合起来的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扩展资料:

妇联的历史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于1922年设立妇女部,以加强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更好地指导妇女运动的开展,向警予任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部长。

2、1945年7月,各解放区妇联会的代表聚集延安,成立了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后因战局变化,未能正式成立解放区妇女联合会。

3、根据中共中央1948年9月会议的决定,1949年3月24日~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国统一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4、从1995年开始,全国妇联被定性为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各级妇联与工会、共青团都属于群众组织,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党委设有“党群副书记”(现在叫做专职副书记)是这三大群众组织的直接上级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妇联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于1922年设立妇女部,以加强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更好地指导妇女运动的开展,向警予任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部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妇女解放协会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女工农妇代表会议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建立妇女救国会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建立妇女联合会等。在国民党统治区或日本侵略军占领区,也建立了妇女团体。这些妇女群众组织和团体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了一定的作用,显示了妇女组织起来的力量,为推动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5年 7月,各解放区妇联会的代表聚集延安,成立了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后因战局变化,未能正式成立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根据中共中央1948年9月会议的决定,1949年3月24日~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国统一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大会规定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妇女大众,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摧毁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并努力争取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传统习俗,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建设事业,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1953年 4月第二次全国妇代会召开,确定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教育、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参加并搞好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各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1957年 9月第三次全国妇代会召开,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规定妇联的根本方针是: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妇女运动遭到严重破坏,妇女工作停止了11年。1978年 9月第四次全国妇代会召开,全面恢复了妇联的工作。会上提出了“四个现代化需要妇女,妇女需要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并决定将名称改为现名。1983年 9月第五次全国妇代会制订的妇联任务为:团结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迅速成长,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重大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代表妇女儿童利益、保护和教育妇女、保护和教育儿童的有权威的群众团体。

从1995年开始,全国妇联被定性为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各级妇联与工会、共青团都属于群众组织,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党委设有“党群副书记”(现在叫做专职副书记)是这三大群众组织的直接上级领导。各级妇联的人事任免权限在各级党委常委会。上一级妇联对下一级妇联仅有业务指导关系,并无直接领导权力。妇联自身设有党组,作为实际领导决策机构。

三八妇女节是谁提出来的?

妇女节是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克拉拉·蔡特金 (Klara Zetkin) 1857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维德劳一个教师家庭,15岁时全家迁至莱比锡。1874年至1878年就读莱比锡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1878年结识流亡德国的俄国革命家奥西普·蔡特金,两人于1882年结婚。蔡特金在奥西普指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并投身工人运动。1882年至1892年,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流亡瑞士和法国巴黎,结识了马克思的女儿劳拉· 拉法尔格。1889年参加第二国际成立大会。1897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 1892年创办妇女报纸《平等》,并担任编辑至1917年。1907年,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把《平等》作为机关报,选举蔡特金为书记处书记。1910年8月主持召开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建议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非常详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