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恭王府是古代哪个高官的府邸?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故宫之外,还有一座王府堪称宫殿呢?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座占地六万平方米的王府。这座王府叫做恭王府。作为现存最大的王府之一,恭王府的历史堪称见证了半个清代历史一般,虽然只是一座王府,却经历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最早,恭王府还不叫恭王府。最早这恭王府叫做“和第”也就是咱们熟悉的著名贪官和珅的豪宅,这位曾经拥有财富相当于当年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第一贪官所建的豪宅,也足以让人们想象曾经这座豪宅会有多么的奢华了吧。
整座王府亭台楼阁花园宅邸样样俱全,那时候还藏有无数的珍宝,据说藏宝贝的各个窗户形状都设计得不一样,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只是为了凸显奢华,但其实据说只是因为当年这里宝贝太多,只好每个窗户都设计得不一样,方便记起窗户之后都有着什么样的宝贝。
更有史书上对于恭王府的解释,恭王府的位置,还正好就是龙脉之上,因为人们相信北京有两条龙脉,故宫的为土龙脉,而这恭王府的选址在水龙脉之上,所以恭王府之中处处可见水。虽然不知道这一说是否正确,但是根据数据显示,北京的长寿老人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也不知道这是玄学还是真事了。
整座王府由府邸和花园组成,其花园据说还是直接照着故宫的宁寿宫仿的。而且后来经过专家的细致研究,这恭王府的建筑风格以及其装修都与宫廷不相上下,所以常有人直接把这里当作宫殿一般,更有宫廷影视剧作品甚至直接选择在这里拍摄,足以见得有多么像一座宫殿。
直到近代,这座王府才真正的到恭亲王手中,改称恭王府。而到今天的恭王府已经是经过了大修过后的了,因为在近代,这座如同宫殿一般的王府曾经经历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破坏,导致由于损坏太过于严重,虽然格局没被损毁,但依然牵动了当时总理的心,于是恭王府迎来了修复。
而这一修,就耗费了28年。由于那时候的恭王府从曾经的豪宅,成了八个单位,上百家住户的大杂院。所以耗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搬动了曾经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还迁动了曾经的北京风冷厂,等等举措才终于将恭王府呈现给现在人们的眼前。
现在的恭王府已经成了国内唯一对外开放的清王府,其富丽堂皇的程度,让人把这里誉为城中第一佳山水。如果你来到了北京旅游,就别错过恭王府吧。
二、恭亲王府是谁的府邸
恭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乾隆的十七子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欣拥有了这座宅子,这也是恭王府名字的由来。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恭王府最开始是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建造奢华气派,据说乾隆的几个皇子曾商议,将来不管谁当皇帝,和珅是一定要除掉的,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个皇兄继位,只要把和珅的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了!”后来和珅被处死之后,嘉庆皇帝便将这座豪宅,赐给了弟弟永璘。
同治初年,这座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成了恭亲王奕欣,恭亲王重权在握,显赫一时,对自己的府邸也进行了修缮与改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和布置,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据文献记载,恭亲王府位于京城前海西岸,是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在此之前这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后来寺院逐渐荒废,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和珅相中了这里的风水,高价买下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恭王府一半是华丽精美的府邸,一半是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建筑庄重肃穆,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恭王府是谁建啊
恭王府是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来赐给恭亲王奕忻,所以称为恭王府。
恭亲王奕忻为了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艺人,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绚丽。花草铺地,树木成荫。明廊通道,鸟鸣蝉唱。
别致典雅的园林,恭亲王喜题为“萃锦园”,此园曾为京师一百多座王府之冠,可以称之“人间神仙府,什刹海的明珠”。恭王府花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
扩展资料:
主要景观
银安殿
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嘉乐堂
和珅时期之建筑。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
四、历史上的恭王府是有哪些故事?
恭王府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大学士和坤的私邸,同志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欣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嘉庆四年,和坤因罪赐死,嘉庆皇帝,所以,将这座宅帝传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大概是历代主人里最钟爱这座豪宅的人。咸丰元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沂,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
五、恭王府金丝楠木在哪里
它就在北京什刹海旁恭王府(原和珅府邸)内,名字叫做“锡晋斋”。
锡晋斋是和珅时期的嘉乐棠,曾是和珅的住所。因斋内存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贴》珍品,方改称为“锡晋斋”。
相关信息
府邸西路最后一进院落,在和珅时称为“嘉乐堂”、在庆王和恭亲王时称为“庆宜堂”。恭亲王《萃锦吟》“庆宜堂避暑偶作”的诗中写到“积善欣余庆,安闲更得宜,留欢殊自惬,出语总成诗。”此诗前半阙的四句里藏尾“庆宜惬诗”四字。
并注明“邸第西斋额曰庆宜堂,传闻系庆邸居时旧额”。这首写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短诗表明,奕欣进驻的曾是庆王的住居处。直到小恭王溥伟时,因斋内存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贴》珍品,方改称为“锡晋斋”。
六、恭王府以前是谁的府坻
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1、和珅府邸: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乾隆四十年前后,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而且又离“皇上家”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购买下这里的多处房产。
2、赐予永璘: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大概算得上历代主人里最为钟爱这座豪宅的人。
3、恭王府邸: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
扩展资料
景点介绍:
1、恭王府花园:恭王府花园为位于恭王府后的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又名萃锦园,位于柳荫街甲14号,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
2、恭王府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是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恭王府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公众了解清代王府的“标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