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胸口油为什么叫二合一?
因为牛胸口油是指黄中带白的牛胸肉,只有大而肥的牛才有。俗称牛胸肉。是脂肪和牛肉的结合体,但其实也是一种软组织,所以叫二合一。
二、吊龙是牛的哪个部位
吊龙是牛背上的牛里脊部位。
吊龙也称牛里脊,位于牛背上,是牛背上的牛里脊部位,牛背部是一处巨大的宝藏,可利用的牛肉分得很细。牛里脊指的是前腰这部分牛肉,位于牛腰部内侧,包括了牛脊柱的一部分,属于牛肉中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大多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还是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一个部位。
吊龙肉是广东人的说法,是牛后脖子的那块地方。那里的肉比较精道,又有一种独特的嚼劲。吊龙是个大类,再细可分为吊龙、吊龙伴、吊龙芯。
牛肉部位分解
1、嫩肉:位于牛的臀部,肉质鲜嫩,略有嚼劲。
2、三花腱和五花腱:牛的脚趾肉,是一头牛身上较为稀少的部位,二者区别是看肉上的纹路是三条筋还是五条筋。这部分的肉因为牛筋的存在而十分弹牙、有韧劲。
3、匙柄和匙仁:一头牛只有2条“匙柄”,将其切片后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纹路,像钥匙柄一样,入口十分脆爽。匙仁则是牛的肉眼,匙仁比匙柄更甜嫩,是肉眼的最好部位。
4、脖仁:牛脖颈上的一块肉,也是运动最为频繁的一块活肉,只占一头牛的1%。据说并不是每头牛都拥有脖仁,所以也不是每次都能幸运地品尝到。脖仁肥瘦相间,拥有大理石般的纹路。
5、吊龙伴和吊龙:吊龙是牛脊背上一长条肉,吊龙伴即吊龙下面那一小部分的肉,这里的肉微厚,虽有脂肪但绝不肥腻,十分顺滑甜美。
6、肥胼:牛腹部夹层肉,其肥油比例较瘦肉高些,不沾酱可感受到牛油的嫩滑和清香。
7、胸口朥:也称胸口油,是牛胸口的软组织,非常珍贵的部位,其嚼劲十足十分脆爽,虽然外表是肥油,但口感丝毫不腻。
三、潮汕牛肉火锅吃的是什么牛肉,为什么好吃?
潮汕牛肉火锅何以如此火热?归功到底还是因为潮汕人民对美食“无比挑剔”。牛肉火锅选用的牛肉必须是当天现宰、不经冷藏的新鲜牛肉,由刀工了得的师傅将各部位的肉分门别类,切成大小均一的薄片,再配以潮汕秘制的沙茶酱、豆瓣酱或微辣辣椒酱。
潮汕牛肉火锅,怎么吃才最地道呢?
一、牛肉火锅的正确打开姿势
1. 汤底选择
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十分简单,没有任何花哨。一般都是清水汤底,加入白萝卜和玉米,以保留牛肉最鲜美的味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牛肉丸等。
2. 涮肉顺序和时长
吃牛肉火锅要注意的是必须等所有鲜牛肉都吃完,才开始下其他的材料如蔬菜、腐竹等。而涮肉的顺序上也有自己的讲究,商家推荐的是由瘦到肥,依次为:嫩肉、三花腱、五花腱、匙柄、匙仁、脖仁、吊龙伴、吊龙、肥胼到胸口朥。
(1)嫩肉:位于牛的臀部,肉质鲜嫩,略有嚼劲,建议涮6-8秒钟;
(2)三花腱和五花腱:牛的脚趾肉,是一头牛身上较为稀少的部位,二者区别是看肉上的纹路是三条筋还是五条筋。这部分的肉因为牛筋的存在而十分弹牙、有韧劲。涮8-10秒钟口感最佳。
(3)匙柄和匙仁:一头牛只有2条“匙柄”,将其切片后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纹路,像钥匙柄一样,入口十分脆爽。匙仁则是牛的肉眼,匙仁比匙柄更甜嫩,是肉眼的最好部位。这两部分推荐涮8秒钟。
(4)脖仁:牛脖颈上的一块肉,也是运动最为频繁的一块活肉,只占一头牛的1%。据说并不是每头牛都拥有脖仁,所以也不是每次都能幸运地品尝到。脖仁肥瘦相间,拥有大理石般的纹路,涮4-6秒后入口,口感柔嫩多脂,十分鲜甜脆爽。
(5)吊龙伴和吊龙:吊龙是牛脊背上一长条肉,吊龙伴即吊龙下面那一小部分的肉,这里的肉微厚,虽有脂肪但绝不肥腻,十分顺滑甜美,6-8秒后捞出口感最佳。
(
6)肥胼:牛腹部夹层肉,其肥油比例较瘦肉高些,用清水涮6秒左右捞出,不沾酱可感受到牛油的嫩滑和清香。
(7)胸口朥:也称胸口油,是牛胸口的软组织,非常珍贵的部位,其嚼劲十足,虽然外表是肥油但口感丝毫不腻。这部分的肉会越煮越脆,所以可以稍微煮久一点,但最长也不要超过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