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斯卡纳,以及巴玛苏罗的阳光

“我看中了国外的一幢房子,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巴玛苏罗房子又高又大,四四方方,杏黄色的外墙,略有褪色的绿色百叶窗,古色古香的瓦质房檐。……露台面朝东南,顺着眼前的深谷望去,远处是绵延至托斯卡纳的亚宁山脉......房子坐落在一处满是果树和橄榄树的山坡上,一条白色鹅卵石路蜿蜒而过。巴玛苏罗,是由巴玛(bramara,渴望)和苏罗(sole,太阳)两个词构成的:渴望阳光。没错,这正是我的内心写照:渴望阳光。”

压力最为深重的某年,我床头都放着这本书——《托斯卡纳艳阳下》。开头的这段文字,几乎都可背出来了,书脊也被我摸得光光。那时节,我的阅读还没有被手机阅读侵害。每晚睡前,我总要静静看书良久,然后甜蜜满足地睡去。我甚至找来过电影版本,发现远没有书好看。

书其实是自传。家住西海岸的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老师弗朗西斯•梅斯,在意大利旅行期间,对巴玛苏罗一座空了三十年,面向亚平宁山谷的老房子一见钟情。经历极其艰难的谈判之后,买下了房子,并进行翻修,然后琐琐碎碎地记录,怎样在焦急的盼望中,等着美国任教的大学早点放假,然后飞上十几个小时、再转几小时汽车,在24小时舟车劳顿后赶回托斯卡纳的小镇。怎样装修房子,怎样去古董市场搜罗旧餐具,怎样赶集买家具家什布置房间;整修庭院是多么愉快,甚至将你带到她有几百棵橄榄树的山林中穿行,去当地油坊榨清香的橄榄油。

她还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怎样买鲜桃子煮烂做成果酱,在她的花园里,哪些果树哪些草可以用来烹调,那些看似破败的石头城墙,有着多么丰富特殊的气息。古老的石屋、堆着干草垛的山野、布满葡萄园及橄榄树林和向日葵的连绵青山。整个一美国人在意大利的当代版本的《桃花源记》。就这样,巴玛苏罗变成了梅斯的天堂。也成了假想中我的天堂。

我的开发商朋友王一鸣,在好几年前就说过,他每年都要去托斯卡纳住上一个月。那时听了总要腹诽。虽然王先生人长得帅,风趣,又有思想,在长沙甚至真做了一个名唤托斯卡纳的地中海风格的别墅社区。及至我看了这本小书,并迷恋上托斯卡纳后,才发现之前多么自以为是,一本薄薄的书居然能带来那么多快乐,缓释经年的抑郁和压力,可以理解王一鸣为何倾注他所有心力做长沙托斯卡纳了。人世间多少事,看起来与金钱有关,最终,还是与金钱无关。

梅斯逃避美国原有生活轨迹,其实与压力有关。中年失婚,工作与生活压力不胜负荷,生活和精神双重孤独,梅斯觉得自己已失去生命活力。是托斯卡纳的简单生活,让她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也重新找到了自信,以及爱的能力。她的生活激情,在大自然的农耕种植中,在老房子的装修装饰中,在意大利当地美食的打理中,一寸寸被唤醒。以至于最后也唤醒自我,找到了多少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找到的灵魂伴侣。

宛如当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细细品味时间的痕迹,感悟心灵的安宁和大地的包容。在她的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光阴流淌的声音,嗅到四季花香。更重要的,是梅斯带来的启示:生命从哪一环都可以重新开始,只要你回到美食和大自然。

身为吃货,“绿色橄榄油”那部分印象最深刻。圣诞节前的那个星期,摘了一天橄榄的两个人,到处寻访橄榄油榨油坊,最终将橄榄送到了圣安格鲁,榨出了绿油油的、口感细腻、清香纯正的橄榄油。梅斯喜欢烹调。意大利菜举世有名,梅斯不厌其烦记录了很多美食菜谱。主菜、配菜、甜品,一一详尽列来,甚至附上菜单,居然让不谙西餐的我看得不厌其烦,津津有味。

“坐在壁炉旁,吃着厚厚的牛油吐司,喝着新酿的奇扬第葡萄酒。我会带你去亚伯泰德,欣赏挂满一屋又一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画像,之后沿着尘土飞扬的古道返回家中,用大蒜和鼠尾草煎鳝鱼给你果腹,无花果树下,两只猫咪蜷缩着身子,我们也觉得那里非常阴凉。我数过,鸽子每分钟会咕咕叫六十声。我家山顶上的伊特鲁利亚石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我们可以慢慢聊天。”

有的是时间。

托斯卡纳大地,不仅是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摇篮,也孕育了璀璨耀眼的佛罗伦萨、比萨,更是马基雅维利、伽利略、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乔托等众多名人巨匠生于斯眷于斯的故乡……,中世纪诗篇中描述过的种了橄榄树的山坡,玫瑰花径,看着似拉斐尔画中的人物从广场穿过。

顺便提一句,这本书如果穿插着和日本作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一起读,会更有趣。盐野七生是另外一个喜欢意大利的非典型例子。盐野七生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对罗马一见钟情,后在57岁重返意大利,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穿越2000年罗马史,写下厚厚十几本《罗马人的故事》丛书。当然,《罗马人的故事》更学术,《托斯卡纳艳阳下》更散淡,两相对比阅读,会看到意大利背后那些闪闪发光的历史和文化,让你对梅斯的小镇有更深的理解。光是想像这房子背后山野那些经历过的风云和岁月,就够你发呆半天了。

这样简单的生活离自己到底有多远?

某个假期,尽管只有不到十天,我还是听从书的牵引,迫不及待去了托斯卡纳。在佛罗伦萨,导游陈燕告诉我,我们是在大托斯卡纳省,这个省辖管佛罗伦萨。因为是跟团旅行,时间不好安排,无法驻足我想去的巴玛苏罗小镇。但可以绕道经过小镇。我只有远远地看着干草垛堆满的原野上,依稀的一个村庄和小镇掠过去了,紧接着一片片橄榄林和庄园也滑过去了,只能说遗憾之至。我安慰自己,这是上帝让我还能怀着美好幻想许多年。

其实在托斯卡纳,比巴玛苏罗还漂亮的房子多的是,因为是梅斯的真实经历,吸引了无数从文字中得到安慰的人们,从世界各地奔赴巴玛苏罗,以至于聚居人群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小镇。当地人介绍,梅斯还住在托斯卡纳,已是60出头的老太太了,从1990年以来,她已在美国和意大利之间奔波了20余年,托斯卡纳记录了她的青春岁月,而当年与失婚后的梅斯同行的意大利年青男旅伴,则和她携手走进了教堂。至今两人仍幸福守候,实现了半生相依的承诺,真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文/安静声音)

二、英国特色美食是什么?

1、牧羊人的馅饼

牧羊人的馅饼是一种有益健康、经典的英国餐,起源于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主要由碎羊肉和土豆制成。许多家庭会用牛肉做这道菜,但实际上它应该被称为小屋馅饼,因为牧羊人只放牧羊群(duh)。

2、牛肉惠灵顿

牛肉惠灵顿是一个圆角牛排涂在馅饼,然后卷在糕点。虽然这道菜与著名的惠灵顿公爵同名,但它实际上与英国贵族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人们认为惠灵顿牛肉是以法国菜片(糕点中的牛肉片)为基础的。

3、鸡肉蒂卡马萨拉

虽然它可能具有南亚的根源,但有很多证据表明,鸡提卡马萨拉最初是由孟加拉国厨师在格拉斯哥在英国创造的。如今,它被认为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在英国各地的咖喱屋供应。

4、牛排和肾馅饼

对于馅饼的家,最好前往英格兰北部到曼彻斯特或约克,在那里你可以在当地市场和餐馆找到美味的自制馅饼。对于那些在南方,Pieminster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馅饼范围,并在英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

5、伊顿混乱

伊顿梅斯是夏季的完美美食,是用梅林格、各种浆果和奶油制成的甜点。这道菜于19世纪末在伊顿学院首次在学校板球比赛中供应,现在在英国各地广受欢迎。

三、风味人间 第二季 Once Upon a Bite Season 2

因为地理环境、文明历程和物产丰厚程度不尽相同,人们对食物的处理时而天差地别,时而异曲同工。不约而同的选择,造就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殊途同归。

《风味人间》第二季,共8集,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在特色鲜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究相同食材的不同做法、不同食材的相同做法、不同做法的相似味道。寻找新鲜、猎奇、少为人知的食材;提供趣味和知识,不断创造意外之喜;拍摄鲜活灵动的影像、采用故事化的叙事、进行平实亲切的讲述。

从尼泊尔200米高的悬崖边产出的纯天然蜂蜜,到伊斯坦布尔现代化后厨精心制作出的甜品,从扬州瘦西湖边的早茶店里热气腾腾的千层油糕,到四川青城山异曲同工的猪油与糖混合而成的甜烧白,从苏州的水塘里长出的娇嫩欲滴的鸡头米,到香港人爱喝的苦瓜汤带来的一丝回甘,甜味穿越了时间与空间,游遍全球各地,最终归于一,人们的唇齿之间。

在风味星球上,有一种味道,吸引人们深入险境。这种味道,穿过舌尖,给全身心传递着安全美好的信号。它藏身大千世界,也牵动滋味江湖。我们在日常点滴的欢愉中,缥缈世事的况味里,与甜一次又一次相逢。

甜,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所有的勇气、力量、以及漫长的信约、悲喜与起落,终成万千滋味。

[尼泊尔 米亚格迪]  蜂蜜。蜂蜜猎人,两百米悬崖搭藤梯,烟雾是对抗蜜蜂的唯一武器。喜马拉雅蜜蜂:世界上体积最大的蜜蜂。蜂蜜猎人脚下是上百米的悬崖

[贵州 兴义]  甘蔗。手工红糖,拔丝:白糖在油中融化。寸金糖,萨其马,酥皮叉烧包,熔岩巧克力蛋糕,柠檬慕斯,橙子慕斯,马卡龙,珍珠雪崩蛋糕(甜食能快速补充糖分,促使人脑分泌多巴胺,将幸福和愉悦的信息传递至神经)

[江苏 扬州]  扬州双绝:①翡翠烧卖,甜中带咸;②千层油糕,64层:两公斤面粉一公斤糖+猪板油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加济安泰普]  Baklava(巴克拉瓦,果仁蜜饼)薄小于0.1毫米,绿色的开心果碎,20层;熬糖技术:石榴糖浆

[四川 青城山]  坝坝宴:川菜注重复合调味,糖与调味料结合,荔枝味、鱼香味等独特味型,从冷盘到热炒,糖都不露声色地扮演重要角色。甜烧白:九成肥一成瘦,白肉油脂尽出,服贴地瘫软在清甜的糯米上

[江苏 苏州]  鸡头米。六到八成熟的鸡头米糖度最高,超过这个熟度,糖分转化为淀粉,甜度和水润度都大打折扣。品相最好的鸡头米被称为“大丹”。主要甜点成品有:桂花糖水鸡头米、杏仁鸡头米、鸡头米糖粥。

[马来西亚 塔塔甘岛]  海胆饭团:马尔代夫,海胆甜虾

[中国 香港]  石炉焗金猪:香港烧猪,麦芽糖。苦尽甘来的回甘:煲汤,苦瓜排骨汤、陈皮炖水鸭、黑蒜苦瓜焖斑鱼、苦瓜狮子头

“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肠胃的奴隶。

——Y.A.冈察洛夫「俄罗斯」

“让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是生计、利益和账单,但支撑茫茫人海的只有一样东西……

——F.O.帕慕克「土耳其」

“鸡头米老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汪曾祺

蟹有千种,幻化出滋味无穷。北极圈内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从入侵物种到摆上人类的餐桌,生食腿肉丰盈饱满,炭烤增添焦香,白灼清甜润口;威尼斯的软壳蟹,浸入牛奶再裹上面粉油炸,整只吞食外酥内软还有温和的爆浆质感;美国切萨皮克湾将蓝蟹肉与面包糠、蛋黄酱等佐料混合烤制成马里兰经典菜品蟹饼;而食鲜则是中国人的共识,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释放鲜美的本质。

一生解甲不止,四季风韵犹存,人类在食蟹江湖行走,感念自然的慷慨,一只蟹就是一场盛宴,口中齿舌留香,眼里星辰大海。

[挪威]  帝王蟹,可以生吃

[云南 沧源]  山螃蟹(溪蟹)

[江苏 太湖]  大闸蟹(六月黄)

[意大利 威尼斯 布拉诺岛]  软壳蟹,轻壳艾氏滨蟹:刚脱壳的时候捕捞,裹上面粉油炸,爆浆

[广东 台山]  青蟹:一年脱壳13次,每个阶段名字都不太一样,奄仔蟹、黄油蟹(这种蟹十分珍稀,一百只中不超过四五只,油脂和肉融在一起)

[美国马里兰 切萨皮克湾&巴尔的摩]  蓝蟹,蟹饼。啤酒和木锤,梭子蟹的分支。蒸蓝蟹、蟹肉焗生蚝(菠菜碎、蟹肉碎)美国人很粗放,只留壳内蟹肉。马里兰蟹肉饼:面包糠+蟹肉+蛋黄酱,烤箱烤

[日本]  籽蟹,香箱蟹:很精致地拆出肉

[中国 澳门]  水蟹粥。螃蟹脱壳后,会吸收大量水分充实自己

[江苏 张家港]  蟛蜞,蟹浆豆腐:乒乓球大小的螃蟹,捣烂做蟹浆

[浙江 花岙岛]  蟹糊(洗手蟹),蟹肉馄饨,炝蟹:用咸味浸透小菜叫炝

[韩国 泰安]  酱蟹

“即使在地球的边缘,古老的大自然,仍蕴藏着至味的珍馐与无尽的丰饶。

——彼得·达斯「挪威」

“大自然慷慨地赋予了威尼斯一切美好的东西:阳光,闲情逸致,对话和美丽的风景。

——亨利·詹姆斯「美国」

“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马辛杰·菲利普「英国」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鲁迅

无论日常佐餐还是给菜品调味,国人的一日三餐大多离不开酱料。而在更多国家,酱料还被附加了别样情感寄托。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庆典中,由牦牛肉制成的生食肉酱还在被藏族人享用;在中原腹地,芝麻酱是人们对香醇味道的向往,更是河南人对故土的感情;由于原料混杂了烤辣椒、巧克力,在外人看来颇似“黑暗料理”的墨西哥“魔力酱”,本地人却将之称为“妈妈酱”。在食物选择多元的今天,不少人出走他乡仍会随身带瓶家乡盛产的酱料一解乡愁。酱料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构成了最平凡却又最不可缺少的味觉记忆。

在风味的大戏里,酱,一人分饰两角,时而是食物的调味剂,时而又是食物本身,从盐的替代品,到不可替代的烹饪伴侣,可以简单直率,也可以捕捉痕迹。它里应外合,行踪不定,却经常被我们遗忘。读懂了酱,我们才能真正洞悉,人间风味的各种玄机,领略它的万千变化。

当我们在谈论酱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是食物智慧?调味秘笈?还是认知世界的指南?人类的八方迁徙、风味的四海流变、分与合、聚与散、载浮载沉,蜕变重生之间,成就了这一席色香味俱全的绝世美谈。

[西藏林芝麦巴村]  生牦牛肉酱

[河南平舆]  芝麻酱:河南的芝麻占全国芝麻产量三分之一。

[北京]  二八酱:20%的花生酱+80%芝麻酱(涮羊肉)

[耶路撒冷]  胡姆斯(巴勒斯坦伯利恒)鹰嘴豆:做胡姆斯、炸鹰嘴豆丸子

[中国香港 深井村]香港烧鹅。烧鹅酱:酸梅酱。腌渍,冰糖红桃果酱麦芽糖提色,熬煮。在醋出现之前,酸梅是酸味最常见的调味剂

[日本 静冈]  山葵。山葵风味的秘密:释放山葵的甘辛,需要现场研磨成酱,根茎的细胞组织破裂,芥子油苷水解,带来温和的刺激感,是青芥末无法比拟的

[四川 成都]  豆瓣酱。豆瓣,盖上南瓜叶,生出米曲霉。加上二荆条,米曲霉继续繁衍发酵,化腐败为神奇(微观世界的小黄花海)川菜离不开豆瓣酱。麻婆豆腐、东坡肘子、豆瓣鱼、回锅肉

[法国 南特]  黄油白汁酱。法国炙烤扇贝配甜菜、婆罗门参配蒲芹萝卜。法餐在食物烹饪后入味,决定风味的就是酱汁。酱汁是法餐的基因。而中餐则是烹饪中入味,酱料被激发出来作用于食物。

[墨西哥 特里特兰]  Mole(魔力酱)

[广东汕头 福建泉州]  沙茶酱(印度尼西亚日惹——沙嗲)

“头戴着晶莹的冰雪冠冕,在天际线上闪闪发光。

——阿来

“世间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间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

“所有人的嘴唇都在翕动、追忆,所有人的眼睛都在闪亮、流泪。

——耶胡达·阿米亥「以色列」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余光中

早年,杂碎作为边角料食材,不过贫民用来果腹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经历千回百转后依靠自身特有的气味,居然“逆袭”成了世界美味文化中最标新立异的一道特色。无论在古老森林、繁华都市,或是广袤草原、风情小镇,都有无数杂碎美味的追随者。如在菲律宾,猪杂不仅能窥见当地原著民“物尽其用”的潜意识,也充分展现人类着对食品的敬意。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杂碎甚至“进阶”成为顶级食材。例如被比作“海底鹅肝”的日本鮟鱇鱼肝,因其口感和味道让食客趋附者众。

杂和碎,都是相对整体而言,但在烹饪中,却从不多余。从厨房到餐桌,它们赢得姓名,完美逆袭。归根结底,在食客心里,世界上没有一块肉,可以是一座孤岛。

[菲律宾 吕宋岛圣罗莎村&天使城]  Sisig(希希格)

[四川 江油青莲镇]  肥肠

[法国 里昂]  小肠大肠。法国鹅肝配西班牙火腿

[内蒙古 乌兰花镇&额仁淖尔苏木]  羊杂

[广东广州]  牛杂

[广东 汕头澄海区]  鹅肝、鹅头。潮汕卤粉肝(鹅肝)

[日本 风间浦]  鮟鱇鱼肝(身体滑所以要吊起来切割,肝脏占体重四分之一)

[意大利 摩德纳塞拉马佐尼镇]  Zampone(猪蹄镶肉):只保留了猪蹄的皮,去掉里面的大骨和蹄筋

[浙江 嵊州崇仁镇]  糟猪蹄,吊糟

“大地的山谷里,不断升起的是生活的渴望。

——赫尔曼·黑塞「德国」

“菲斯,躲藏在时间中的魔法迷宫。

“浪花灿开,雪又还原成水。

——松尾芭蕉「日本」

“糟货之味比酒更醇厚,比酱更清淡,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淡泊,同时又自然地带有一种老于世故的深沉回味。

——陆文夫

无肉不欢,举世皆同。由于鸡的饲养周期短,鸡肉逐渐成为人们最经济最主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再到高温酷暑的非洲,鸡肉无疑已经成为世界饮食中最具有普及性的“共同语言”。在中国,鸡是宴席上的重头菜。虽然鸡肉并不昂贵,但鸡肉承载的“年味”和“仪式感”在国人的文化中得以保留。而由于鸡在中国人饮食中的深入“参与”,不少地方的文化中都融入了“鸡”元素。有别于大多传统肉类食材的做法,近年来鸡肉也开始变得零食化、快餐化。其中油炸式鸡肉菜肴最为风行,由韩国流行起来的“炸鸡配啤酒”甚至一度成为了年轻人聚会狂欢的标配。

很少动物像鸡一样,与人类餐桌的关联如此紧密。它们跨越东西,辗转万里,穿越人间烟火,留下风情万千。

[黑龙江 漠河北红村]  小笨鸡(小鸡炖蘑菇)

[纳米比亚 翁丹瓜]  马拉松鸡

[韩国大邱 高灵]  参鸡汤

[韩国 大邱]  炸鸡(皮)

[安徽 宿州]  鸡丝  (sǎ)汤、烧鸡

[四川 重庆]  炒鸡杂

[日本 东京]  烧鸟。烧鸟拆解严格,学徒学三年才开始穿串。烤提灯(蛋胞,未成熟的鸡蛋)

[四川 成都]  豆花饭、鸡豆花

[法国里昂 沃纳]  布雷斯鸡、锦鸡蚝牡蛎浓汤

[海南 琼海 乐城村]  椰子鸡、文昌鸡

“冬天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

——迟子建

“日子越久就越旧,越旧就越舍不得丢掉。

——莫言

“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

——芥川龙之介「日本」

“创造一款新的菜肴,它的快乐,相当于在夜空中,发现了一颗新的星球。

——布里亚·萨瓦兰「法国」

世间食材万千,蛋与卵在其中的地位却十分独特,以一己之力占据一席之地。作为生命的最初形态,这是生命的初始形态,既较弱,又充满能量,正如天地混沌未开。鲱鱼籽、乌鱼籽、虾籽、鸡蛋、鸭蛋,从遥远的寒冷海域,到热情的热带内陆,这一枚枚浓缩苍穹传奇的颗粒都成了餐桌上的奇迹与日常,带给人极致的味觉享受。

小小颗粒,无尽苍穹,能装点淡饭粗茶,也可做席上之珍。用滋养和创造的力量,在寻常之中。见出奇迹和不凡。

[日本]  鲑鱼籽饭、鲑鱼籽寿司、盐腌欧白鲑鱼子酱、深海鲷鱼佐欧白鲑鱼子酱、土豆饼佐欧白鲑鱼子酱

[福建]  蛋肠。顺昌灌蛋:取当天的鸭蛋,蛋黄里有个不易察觉的小孔眼,筷子戳进去灌肉,馅料够足而蛋黄不破。全球一天要吃掉25亿枚鸡蛋

[英国]  苏格兰蛋

[江苏]  咸鸭蛋、双黄蛋、高邮麻鸭、陶罐腌鸭蛋。咸蛋黄小龙虾、肉松咸蛋黄青团、鮰鱼咸蛋黄狮子头、蛋黄粽 

[美国]  咸鸭蛋冰激凌:直接用盐干腌鸭蛋,腌制十天,蛋黄遇盐变化。磨碎了咸蛋黄和冰激淋溶在一起。香菜咸蛋黄时蔬沙拉、咸蛋黄奶油冰激淋

[台湾 嘉义]  冬至后 鲻鱼(乌鱼,乌鲻鱼)。成熟的乌鱼硕大肥美,乌鱼籽非常大,腌制乌鱼籽,重盐渗透重压脱水

[苏州]  三虾面:虾仁+虾脑+虾子(虾籽)。虾子翻炒3小时,每一粒都脱水。苏式面浇头,太湖虾,青虾抱卵

“没有宴饮的人生,如同没有旅店的漫漫长路。

——德谟克利特「希腊」

“故乡是让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

——阿来

“世上任何东西都有权利诞生,就连一个想法也不例外。

——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

“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候,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马塞尔·布鲁斯特「法国」

无论中外,食用香肠的历史已久。香肠的食材来源丰富,猪肉、牛肉、墨鱼、飞鱼子都可披上肠衣,完成风味的华丽蜕变。香肠的出现是人们为了保存食材,便选用肉类的边角料,打碎重组,灌入肠衣。风干后的香肠拥有迷人的风味,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万能肉食。

大千世界,山高水远。每一条风味的古道上,都能遇到美味的热肠。心心相印,肠来肠往,于悲喜欢欣的人间万象中,尽诉衷肠。  

腊味:肉类经腌制干燥 以备过年食用

[广州 岭南]  桂花扎:粤菜,冰肉(肥肉用糖腌)与猪肝、蛋黄并列摆布,用鹅肠捆起来

[广东 清远]  腊肠糍粑、酿蛋肠

[泰国]  酸香肠:乳酸菌+小肉蛋

[意大利 托斯卡]  萨拉米香肠:青霉菌、乳酸菌发酵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帕尼尼(碎肉萨拉米制成)

[台湾 澎湖]  墨鱼香肠:黑色的香肠。因为挤了墨汁,猪肉+白色墨鱼肉

[意大利]  莫塔泰拉:世界上最大的香肠。切成薄片后,裹上奶酪

[慕尼黑]  白肠:德国慕尼黑最受欢迎的香肠,含水量高,细软嫩滑Q弹。打成乳膏状的肉+欧芹

[欧洲]  曼加利察猪:披着羊皮的猪,绵羊猪。熏香肠

[四川雅安]  四川腊肠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

——冯骥才

“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适时按节地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

——梁实秋

“古老的地方总是时空交错,而我将在其中的某一点上开始新的一页。

——弗朗西斯·梅斯 「美国」

“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荒井圭一 「日本」

茎类食材之所以能牢牢占据着人类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正是由于它的“百搭”。例如山药本身味道软糯恬淡,和所有食材搭配都能别具风味,还有根茎食材中,最为常见、“其貌不扬”的土豆。在黑龙江,当地人赋予土豆新的形态,让它从灰头土脸“变身”晶莹软弹的粉条,土豆淀粉粉浆化作涓涓细流的画面一定会让观众倍感新奇。根茎食材并非一味的口感温和,它们中很多味道霸道。独特的刺激性风味让它们得以被榨取出极致美味、如“万金油”般辅佐万千菜品。

尽管枝叶繁多,但根茎只有一个。它满足温饱,带来口舌之欢。大地凭孕育和造化之力,从泥土中,生发出我们最大的幸福。

[中国 东北]  粉丝:土豆制成。鲤鱼炖粉条,猪肉炖粉条。土豆泥配煎肉

[法国 意大利]  白芦笋:扇贝佐芦笋酱与火腿、意式烩饭佐白芦笋,帝王鲑佐火腿及白芦笋,火腿荷兰汁佐白芦笋,鸡肉白芦笋佐羊肚菌酱,瑶柱烩饭佐白芦笋

[河南温县 前北马村]  山药:原产地中国。山药豆蒸糕,蓝莓山药,老母鸡炖山药,松露汁铁棍山药鲍鱼

[中国 甘肃]  大蒜:刀切或研磨,细胞壁破裂,大蒜素溢出,形成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金银蒜蒸老虎虾:岭南人搭配海鲜。腊八蒜炒牛肚:低温变绿色,沾醋的甘酸。大蒜焖羊肉

[罗马尼亚]  黑蒜:牛肚汤佐黑蒜,奶酪黑蒜酱佐烤面包片,香草蒜汁奶油酱,猪排佐焗大蒜,胡椒奶酪焗蒜头(蒜头横切+奶酪烤)

[中国]  魔芋:又称juruo,内含大量生物碱和草酸钙,少量误食也能引发强烈不适。魔芋研磨加入水中,加草木灰。炸魔芋、卤魔芋。魔芋筋:冰镇红糖魔芋筋,柴把魔芋,糟辣椒肉片炒魔芋筋,魔芋筋炖土鸡

[中国]  阳荷:喃咪酱拌阳荷,丝瓜榨菜豆米炒阳荷,泡阳荷

[中国]  姜:秋季生姜收获,山里的姜窖缓慢阴干,鲜姜失水后辛辣提升。姜汁松花蛋,泡姜鸭杂。姜撞奶:姜中的酶使酪蛋白形成网状结构。姜母鸭:陈年老姜(姜母),半斤姜片打底,正番鸭、两小时煲煮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蕾切尔·卡逊 「美国」

“表面看上去,最出人意表之事,往往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斯蒂芬·茨威格 「奥地利」

“人降生到这个世界,身边的万物便不断指点他们寻找幸福的所在。

——安德烈·纪德 「法国」

“尽管枝叶繁多,但根茎只有一个。

——威廉·巴特勒·叶芝 「爱尔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然的馈赠在人类的智慧下,演变成为不同的菜品与文化,循迹美食背后的故事,我们共同赏味风味人间。

从传统采蜜的生活状态,到扬州人的饮食之甜。从舌尖芭蕾上的伊斯坦布尔,到江南人家的鸡头米。不同的地域特色,唤醒了不同的甜蜜味蕾;

鲜味和酱香交织,大海的气息,江湖的丰饶,都隐藏在这一枚小小的蟹壳里。日月轮转,再揉眼时,风景万变,味香犹存;

初识起追求温饱生存,后来间追求味蕾极致,再次后给予食物碰撞体验。那些放之四海的神奇酱料,有些骤然消失,有些慢慢沉淀,还有些依稀能追索到那——最初的模样;

杂碎,抚慰过节俭岁月,又在富足时光,成为不舍的追忆。凭借大开大合的风味,剑走偏锋的口感,从谦卑低调,一路翻滚逆袭,终于乾坤颠倒,从尘埃里开出一朵朵异香的花来;

原本是有翼之鸟,却被驯化成傍地而走的家禽,它跨越种族和地区,成为人类饮食中的世界语言。它在烹调上可繁可简,能缓能急,风情万种,南北通吃。

大江大海,平野山川,人们利用转化的智慧,晶莹的卵和蛋成为餐桌的日常和奇迹;

肥香溢肠,风情万种,任何食材一旦披上肠衣,都能以相同的方式完成华丽转身;

从泥土里积蓄能量,从阳光下获取营养,那些深埋在地底下的美味,朴素而丰富的根茎,也可以制成不同的食物。

汪曾祺曾说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口福之乐,与众乐耶?透过风味,品尝人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四、梅斯(法国东北部城市)详细资料大全

梅斯是洛林大区中心城市,是摩泽尔省的省会,位于罗马至兰斯的大道上,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一方面,该城多次受到别国的侵略,并于1871年~1918年与德国合并。横跨塞勒河的坚固的“德意志门”(Port des Allemands),似乎在诉说著该城市的攻防史。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梅斯 外文名称 :Metz 行政区类别 :省会 所属地区 :法国东北部 人口 :11.4万 著名景点 :梅斯大剧院 简介,历史,史前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当代,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交通,市政行政,教育,旅游景点,著名人物,美食, 简介 梅斯(Metz) ,一译“麦茨”。法国东北部城市。近卢森堡边界,在洛林高原摩泽尔河和塞耶河的交汇口。人口11.4万,包括郊区18.5万(1982)。城市主要部分沿摩泽尔河伸展。罗马帝国时代建立城堡。中世纪为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自由城,经济繁荣。法国东部的铁路枢纽,公路和空运中心。重要的工业中心,有钢铁、汽车、电工器材、机械、食品等部门。有大学、博物馆和中世纪教堂。 梅斯人口约28万,梅斯市的工业主要有电器制造、塑胶制品、制鞋、家具、食品工业等。在梅斯市周围传统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仍旧十分发达。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梅斯市及周围地区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梅斯有闻名于世的法国最古老的剧场——梅斯大剧院。它位于摩泽尔河的沙洲上,经常受到涨水的威胁,同时也刻下了它的悠久历史。建于旁边的普罗斯特坦教堂,在水边映出它的倒影,给人看到它绘画搬的英姿。建在市中心的圣-艾蒂安教堂(Cathedrale St-Etienne),是8世纪到16世纪建造起来的。教堂的一角有夏加尔做的彩绘玻璃,更增添了一份艳丽。德国占领时代建造的坚固的梅斯火车站,也值得看一看。梅斯还是一座绿色的花园城市,曾获首届“欧洲鲜花城市”奖。该市被摩泽尔河分割成几个小岛,水流与城市结合在一起,景色优美。在梅斯电厂的协作下,梅斯市实施了一项非常有创意的计画,借助灯光凸显建筑遗产。13000多个照明灯随着黄昏的降临把城市装点得灯火辉煌。 历史 史前史 可以考证的梅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00年。1882年,人们在此发现了摩泽尔省最古老,也是最有影响的例证:这就是《打击之拳》,这是一件在Montigny-lès-Metz(Metz的一个区)的一个采沙场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双面石器,它也同样验证了梅斯在里斯冰期的历史。 这个时期的人们靠狩猎和采摘野果为生,他们依靠游牧民族式的迁徙来四处寻找食物。 大约公元前10,000年左右,从东方来了一群人,他们就在摩泽尔河岸安起了家,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小型石器工具,珠宝,甚至还有用来取火的火石。这一片河岸今叫做Longeville-lès-Metz。 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一带地区居住着利古里亚人,一个被遗忘的民族,同时也是青铜器的发明者,铜管乐器、锡器的制造者。这些牧人、农人和渔人,是第一批在Saulnois中开采盐的人。他们与希腊人保持着物品交换。 德意志门 1900年以前 公元前1200年,梅斯成为梅地奥马特里克人(Médiomatriques)(高卢塞尔特人的一支)的主要城市。因此梅斯拉丁化的名称叫做迪沃杜伦(Divodurum),是拉丁语的“位于圣山的城市”之意。 中世纪 公元511年到751年间,梅斯是法兰克时期东法兰克王国,即奥斯特拉西亚王国的首都。公元511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去世后,领土被他的四个儿子分别继承,其长子提奥多里克一世继成了王国的东北部并命名为奥斯特拉西亚王国。王国最初的首都定在理姆斯,但很快就因为梅斯位于王国的中心迁移到了这里,并建设了宫殿。 文艺复兴时期 1552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在领土吞并的过程中成了三教区(Metz,Toul 以及 Verdun)的统治者,从此,该城市从神圣罗马帝国中脱离出来。 自此,梅斯开始成为法国的军事重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代 梅斯在军事上的作用逐渐减小,城市趋向于多样化发展。虽然经济困难很大的影响到了整个洛林省,梅斯依然始终保持了经济上的增长。 地理位置 梅斯坐落在摩泽尔河与塞尔(河)的交汇处,梅斯城拥有三座岛屿:小索尔西岛(Le Petit Saulcy),大索尔西岛(Le Grand Saulcy)以及香比尔岛(La Chambière)。这些岛由中世纪桥(le Moyen Pont)、死者桥(le pont des Morts)、悬岩桥(le pont des Roches)、圣马塞尔桥(le pont Saint-Marcel)、行政桥(le pont de la Préfecture)、亮桥(le pont Moreau)、圣乔治桥(le pont Saint-Georges)以及格里尔桥(le pont des Grilles)与城区连线。梅斯市区还有一个大约52,000平方米的步行区。 摩泽尔河 人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梅斯的人口一直在稳步上升,并且从未中断,即使在70年代的人口增长缓慢期也是如此。这使得梅斯在70年代以及80年代席卷法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出生率倒退浪潮中,成了一个特例。人口的增长,也使得这座城市更加的具有凝聚力,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200,000。在21世纪的一次人口统计中,梅斯及其紧邻的的阿贡当日-布里共有320,000人口。 经济发展 主要有冶金、石化、菸草、汽车工业、物流。 梅斯同时也是洛林地区黄香李(Mirabelle)历史及文化的名城,还是由卢森堡城(Luxembourg, 卢森堡),特里尔(Trier, 德国)和萨尔布吕肯(Saarbrücken, 德国)所组成的城市四重奏中的一员,这个城市网可以很方便的让其成员在日常需求方面进行合作。 交通 梅斯城站是梅斯市区内最大的铁路车站,也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铁路枢纽,每天开行直达巴黎、里昂、马赛、尼斯、蒙彼利埃、斯特拉斯堡、第戎、米卢斯等地的高速列车,同时开行前往周边主要城市的短途列车。 梅斯快速公共运输系统(法语:BNHS de Metz)已于2013年投入运营。 市政行政 市长 雷蒙德·蒙东,自1947年10月21日至其逝世1970年12月31日。 让·马力·劳士自1971年至——?(分别于1977年,1983年,1989年,1995年以及2001年获连任)。 1961年,梅斯市合并了她紧邻的三个区(镇):伯尼(Borny),马格尼(Magny)和梅斯·瓦里尔(Metz-Vallières)。 梅斯大剧院 行政区 一号行政区有 24,027 名居民; 二号行政区有 25,245 名居民; 三号行政区有 40,058 名居民; 四号行政区有 34,446 名居民。共四个行政区 梅斯还是洛林地区议会所在地。 教育 公立梅斯大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能在大部分主要知识领域颁发250多种国家文凭的多学科综合大学。梅斯大学主校园位于梅斯市中心,是法国最美丽舒适的大学校园之一。梅斯大学设有6个教学与研究单位(UFR)、2所大学技术学院(IUT)、1所法德学院、8所大学职业学院(IUP),并拥有32个高水平的研究实验室,其中6个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的联合实验室,享有国际声誉。学校完全融入当地和所在地区的生活,与其它设在梅斯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南锡的各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洛林欧洲大学中心”这一大学网路组织。由于学校地处欧洲中心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梅斯大学自建校以来一贯注重发展与其近邻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跨边境关系。学校在发展法德两国大学共同学科专业方面尤其成效卓著,且形式多样,例如:缔结双边协定、设立教学与研究活动网路、开展学生与师资交流、设定法德双文凭一体化课程,等等。梅斯大学将其在跨边境交流领域的经验运用推广到与许多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国家的国际关系之中。学校与35个国家签有一百多项合作协定;接受外国学生和学者的人数日益增多,则是梅斯大学矢志奉行向世界开放政策的又一标志。学校颁发的文凭有学士、硕士、博士、其它国家文凭一级校颁文凭。 梅斯大学 旅游景点 梅斯大剧院,被认为是艺术与文化之城。 梅斯蓬皮杜中心,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分馆。 古罗马浴室,被认为是高卢·罗马时期的见证。 圣皮埃尔修女院,这个公元10世纪时的建筑,是法国最古老的教堂。 新教堂,新教徒们的教堂 兵工厂 梅斯市立法院 圣殿骑士团院,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团的小教堂塞尔博努瓦门 圣艾蒂安教堂 德国门 梅斯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 (包括福煦大道(Avenue Foch),巴斯德路(rue Pasteur),邮政大楼 方济各会隐修院 圣路易广场 梅斯大教堂:又名圣艾蒂安大教堂,以其高度的和谐让人敬服。它的屋顶在1877的火灾后用铜重建,其过高的高度对塔楼的飞翔不利。左边的Chapitre塔楼和右边的塔楼都可上溯到13世纪。教堂的玻璃彩画尽显豪华,教堂赢还得了“上帝的彩灯”的美誉。经由Armes广场进入教堂。可向位于 Chambre的教堂事务管理处(I' Association de l' Oeuvre de la cathédrale)或者教堂内办公室申请导游陪同。 孚日谷地自然公园:平缓的群山,清新的空气和淡蓝色的地平线,多姿多彩的风景使孚日谷地自然公园声名远播。高山牧场(Ballons的高山牧场)、千塘高地(Plateau des Mille-Etangs)、泥炭层、冰斗、湖泊、河流及覆盖著树脂植物的山坡,这一切为它赢得了“孚日蓝线”的美称。这里生活着岩羚羊,猞猁,螯虾,鳟鱼,法螺,生长著头巾百合,黄龙胆,欧洲越橘等等。 著名人物 安东尼·查理·路易·拉沙尔 (1775年-1809年),拿破仑旗下将军,在瓦格拉姆战役中阵亡。 安东尼·瑞奇帕南斯(1770年-1802年)拿破仑旗下将军。 昂布鲁瓦·托马斯,作曲家 罗伯特·舒曼(1886年-1963年),法国政治家,前法国外交部长,欧盟之父 伯纳德·玛丽·科尔特斯(1948年-1989年),剧作家 古斯塔夫·坎(1859年-1936年),象征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 保罗·魏尔伦(1844年-1896年)诗人 皮埃尔-路易斯·罗德尔(1744年-1835年),政治家 菲利普·吉拉德(1471年-1528年),作家,短篇小说家,专栏撰稿人 让·弗朗索瓦·皮拉特·德·罗西耶,(1754年-1785年) 布兹,(1958年2月14日-),法国女歌手 美食 洛林糕 梅斯烤乳猪 洛林肉菜饼 黄香李蛋糕 洛林蓟 生命之果 黑森林蛋糕

五、法国的南锡、梅斯、鲁昂、卡昂这几个城市怎么样?

卡昂,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城市,距离拉芒什海峡10多公里,可通轮船。古时这里是诺曼底公爵威廉的都城,正是他于1066年率军渡海征服了英格兰,成为今日英国王室的始祖。今日的卡昂是下诺曼底大区的首府以及卡尔瓦多斯省的省会和经济文化中心。创办于1432年的大学已经发展到3万学生的规模,国家重离子大型加速器等科研机构也设在此地。

鲁昂,从巴黎圣拉扎尔站乘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现为上诺曼底大区的首府和滨海塞纳省省会,市内成片的古老建筑令人感到历史熏陶的浓厚气息。鲁昂如今已发展为河海大港,成为新兴工业中心,传统的纺织业力葆青春,造纸厂为全国提供新闻纸,雷诺公司迁来大厂生产汽车。离火车站不远就是圣女贞德塔,当年贞德曾被幽禁在此。附近的圣欧恩教堂建筑雄伟,夏日星期天的午后,教堂内17世纪管风琴会奏起悠扬的乐曲。市内有贞德博物馆,用图片及实物介绍了女英杰短短19岁不平凡的一生。

南锡,现为默尔特-摩泽尔省省会,古时它作为洛林公国的都城,前后700之久。城市位于默尔特河左岸,西距巴黎300公里。古城的核心是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堪称世界上最精致的城市广场,1983年联合国把南锡市中心的广场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南锡是洛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拥有化工服装食品等工业,南锡大学创办于1572年,现分为第一、第二两所大学,约有学生4.5万。

梅斯,位于东北边境,距离巴黎280公里,现为洛林大区首府及摩泽尔省省会。由于地处法德边境,梅斯成为两大民族长期拉锯争夺的要塞。工业包括汽车制造、炼油、电力、和啤酒酿造等产业,并为附近的煤铁矿区提供商业服务及其他服务。1971年梅斯创办了一所大学,现在已发展到1.4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