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听的闽南语歌曲有哪些?求推荐
好听的有:《闽南人》、《爱拼才会赢》、《
欢喜就好》、《世界第一等》、《海海人生》、《酒后的心声》、《舞女》、《浮沉的兄弟》。
推荐如下:
1、《爱拼才会赢》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由陈百潭作曲填词,由台湾歌手叶启田首唱,后来有多名歌手曾经翻唱或改编此歌曲,这是一首励志闽南语歌曲。这首歌,体现了闽南人热爱拼搏的精神,告诉我们面对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困难,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低头,努力拼搏。
2、《欢喜就好》
是极具代表性的闽南语歌曲,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2004年,陈雷在新加坡举办万人演唱会,成为第一个在新加坡开大型演唱会的闽南语歌手。成名曲“欢喜就好”成为两岸票选闽南语十大经典名曲之一。
3、《世界第一等》
《世界第一等》是由刘德华演唱的一首闽南语歌曲,由李安修、陈富荣作词,伍佰谱曲,收录在刘德华于1997年发行的个人专辑《爱在刻骨铭心时》当中,该歌曲是电影《黑金》的主题曲。
4、《浮沉的兄弟》
《浮沉的兄弟》是影片《疯狂的赛车》中的片尾曲。这首歌由该片的主演戎祥创作并演唱,他曾先后帮齐秦、任贤齐做大型演唱会,从何音、乐手、做到合唱。是一首具有闽南风格的特色歌曲。
二、小女有一事不懂:福建有哪些民歌??谢谢大家
福建畲族民歌畲(shē)族二声部山歌“双音”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的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的畲村,畲族“双音”,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畲族“双音”有别于其它畲族山歌,在于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性的组合形式。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主要表现形式
1 、二声部山歌“双音”属清唱,演唱形式,每个声部至少 1 人,每个声部的演唱人数可多可少,不论声部的男、女性别演唱,亦可两声部都由同性别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各唱一声部。 2 、二声部山歌“双音”词律歌词结构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 3 、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声部组合形式有以下这么几种类型:( 1 )支声式由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 2 )和音式两声部之间节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相异,构成多种不同音程关系。乐句终止音相同。( 3 )接应式两声部之间,一声部来了,另一声部紧接。头尾相叠置。( 4 )模仿式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在不问声部中以模仿形式先后出现。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学术价值:在音乐史中,常见的畲族民歌只有单声部,而畲族“双音”却是多声部民歌,在其它少数民族民歌中,也是不多见类似畲族“双音”这样具有音乐复调性质的民歌。其二,畲族“双音”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传承历史,在畲族民间音乐文化中以及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民歌中实属罕见。抢救和保护畲族“双音”,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乃至对世界音乐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实用价值:在于对畲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
福建畲族民歌“闽东畲族歌言”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与音乐的传承主要靠畲族歌言口传身授。畲族人自称“山哈”,赋予民歌以“歌言”的独特称谓,“山哈歌言”被畲家人视为传家之宝。
闽东歌言分布在宁德市所辖的七县二市,及福州市的连江、罗源。闽东畲族歌言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畲族的自然习惯和曲调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罗源和连江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形式。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歌言这种音乐文化形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畲歌随着畲语代代传承,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歌场传承;二是祖辈家庭代代传承;三是师承;四是手抄歌本传承;五是创作传承;六是祭祀仪式或活动中传承。
“闽东畲族歌言”的主要价值有: 1 、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2 、体现了畲族歌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3 、体现了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实用开发价值。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的茶亭街。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关于福州十番音乐的由来及其演变,在很早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后来,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狼串、大小锣、大小钹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番。当装点仪式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管弦乐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时加进了清鼓、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双管、双胡。这时所用乐器已有十种,乐队规模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很显然,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古田、福安、柘荣、霞浦。十番音乐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所使用的独具特色乐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时期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两所著的《乐书》中便有记载。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曲牌大多取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
弘扬传承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其价值己远远超出了音乐学范畴,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学、民俗学、文化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种族人口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都是一笔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价值的财富。
山歌之乡福建民歌《采茶歌》,
而且是属于闽西的采茶歌
与福建其他地方不同。
三、经典的福建民歌天黑黑
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福建也不例外,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经典的福建民歌天黑黑,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的福建民歌天黑黑
天黑黑要落雨
阿公仔举锄要掘芋
掘呀掘掘仔掘
掘着一尾旋留鼓
依呀夏都真正趣味
天黑黑要落雨
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
掘仔掘掘仔掘
掘着一尾旋留鼓
依呀夏都真正趣味
阿公要煮咸
阿妈要煮淡
二个相打弄鼓锅
依呀夏都乡当差枪
娃哈哈
阿公要煮咸
阿妈要煮淡
阿公要煮咸
阿妈要煮淡
二个相打弄鼓锅
依呀夏都乡当差枪
娃哈哈
经典的福建民歌
讲到你的菜汤喽,我就鼻头酸,
哎呀咸菜也是汤,芥菜也是汤。
苦瓜汤,幸菜汤,米泔做汤,洗鼎水汤,
没汤将粥搅盐也做汤,汤掺粥是粥掺汤。
将汤是来配粥,将粥来涂汤。
头家娘是会打算,倒水嫌太远,
把我们先生的肚子罗,是做泔缸啊哎。
流行的福建民歌讲到你的菜汤喽,我就鼻头酸,
哎呀咸菜也是汤,芥菜也是汤。
苦瓜汤,幸菜汤,米泔做汤,洗鼎水汤,
没汤将粥搅盐也做汤,汤掺粥是粥掺汤。
将汤是来配粥,将粥来涂汤。
头家娘是会打算,倒水嫌太远,
把我们先生的肚子罗,是做泔缸啊哎。
流行的福建民歌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的姑娘满山岗
手提蓝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
采呀,采呀,片片采来片片香
茶树发芽青又青,一颗嫩芽一颗心
轻轻摘来轻轻采,片片采来片片新
采呀,采呀,片片采来片片新
采到东来采到西,采到西,采茶姑娘笑咪咪
过去采茶为别人,如今采茶为自己
采满一筐又一筐,又一筐,山前山后歌声响
今年茶山收成好,家家户户喜洋洋
四、闽南语经典的老歌有哪些?
1、爱拼才会赢
《爱拼才会赢》是叶启田演唱的歌曲,由陈百潭作曲填词,发行于1988年,收录于专辑《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体现了闽南人热爱拼搏的精神,告诉我们面对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困难,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低头,努力拼搏。
2、浪子的心情
《浪子的心情》是由卓依婷与林正桦共同演唱的一首男女对唱情歌,歌曲收录在《闽南语情歌大对唱》专辑里。
3、 舞女泪
韩宝仪演唱的单曲。韩宝仪是台湾一位柔情派歌手,在台湾与邓丽君、高胜美、蔡琴齐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曲《粉红色的回忆》曾响彻中国大街小巷,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放着韩宝仪的歌。
4、酒后的心声
《酒后的心声》是童皓平作词作曲,钟兴民编曲,江蕙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其专辑《酒后的心声》中。
5、有影无
《有影无》是马来西亚歌手吴泓君演唱的一首闽南语歌曲,收录于专辑《流行金曲福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