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幼儿园有什么优势
新加坡经济发达、治安稳定、气候舒适,吸引了大批的人前往创业生活有不少的年轻夫妇因为小孩的教育问题前往新加坡工作。希望能让小孩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新加坡幼儿园入学是最轻松的,不少家长对新加坡幼儿园还不够了解。
一、新加坡幼儿园有什么优势?
1. 双语教学、启蒙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入学无门槛,学生证批准快速,获批率高。
3. 新加坡社会安定,气候宜人,适合年龄小的孩子留学。
4. 孩子的母亲/奶奶/外婆可以办理陪读,照顾孩子起居。
5. 幼儿园毕业后无需考试直接升入新加坡本地的小学一年级。
二、新加坡幼儿园入学年龄要求?
新加坡幼儿园通常为3至6周岁的儿童提供三年学前课程,分别是3岁小孩子就读的托儿所(Nursery I),4岁小孩子就读的启蒙班一年级(Nursery II) 和5,6岁小孩子就读的启蒙班二年级(K1, K2)。幼儿园各个年级的日常课程包括开发语言和阅读能力、基本算术、简单的科学常识、社交技能、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学习活动,以及音乐欣赏和室外游戏等。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上课,每天3到4个小时,上午或者下午,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入托时间。
三、新加坡幼儿园有哪几种
新加坡公立幼儿园一共就两所,PAP(人民行动党)和NTUC(全国职工总会幼儿园),其中PAP有90所分校,NTUC有80所分校,其余的都是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学校,私立幼儿园有300多所。
新加坡幼儿园入学都是直入、零条件的。只要学校有名额都是可以申请的。
四、新加坡幼儿园入学申请时间?
新加坡幼儿园在每年的1月2号开学,但孩子是可以随时插班入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给孩子分班。幼儿园一学年分为4个学期,每学期是10周,5月下旬有4周假期,11月下旬有6周假期。一般建议家长提前3个月准备材料申请。
五、新加坡幼儿园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1. 申请幼儿园学位:孩子护照、出生证明、家长护照或身份证
2. 申请学生准证:孩子白底证件照、孩子护照和出生证明、至少15万人民币的存款以及父母双方收入证明
3. 申请陪读准证:孩子母亲(或奶奶、外婆)证件照、学历信息、职业信息、护照、白卡(注:陪读家长需先申请旅游签证来新获得白卡才能申请陪读准证)
二、新加坡的幼儿教育有谁了解?有关于新加坡的一切,
9月12日至13日,由新加坡立才中学、圣婴中学、圣安东尼女校等知名学校校长和教学骨干组成的新加坡教育部海外教育考察团在南京访问,记者有机会与这些校长面对面,听他们畅谈新加坡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由政府“买单”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举世闻名。美国著名的《洛杉矶时报》曾刊登长篇特稿《教育是新加坡生存之道》,文中说:“在新加坡,被认为是最低的两种源流的学生,仍然高过世界水平,比一般的美国学生,仍然遥遥领先。”根据路透社的一则电讯,第三届国际数理能力调查显示,新加坡学生的成绩排名世界第一。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新加坡中学校长均强调,新加坡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因此对每一分资源都十分珍惜,尤其是人力资源,所以特别重视教育质量。新加坡政府很重视普及教育,为所有的学生提供至少10年的普通教育,这种教育虽非强制性的,但家长们都自觉让子女完成普通教育。因为政府对普通教育投入很大,小学不收学费,只需交杂费,中学只收极小部分的学费及杂费,余额则由政府补贴。考察团副团长、达迈中学校长罗长明先生说,学校帮政府向国民提供公共服务,所以政府给学校经费,对公立和私立学校都是如此。当校长的一般不会因为经费问题而烦恼,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校长们介绍,新加坡教育以“育人为本”为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致力于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罗长明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在于让学生通过升学考试,而在于使他们全面发展。“进入我校的学生,如果4年后(新加坡中学学制4年)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充满自信地走出校门,这就达到了我的办学理念。” 罗校长说,新加坡教育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认同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发展,并把它作为日后升学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培养一技之长,有时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团体,可以是篮球、足球、橄榄球、管乐队、弦乐队等等,每周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学生从中学进高一级学校,课外分有2分优待分。如果某方面有特长,还可优先进入名校。 据了解,中国和新加坡的课程体系差别很大。南京教科所刘永和所长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新加坡学生来到南京的中学借读,上了半个月的课之后,数学老师仍然搞不清楚他以前学了什么、以后怎么教他。对此,新加坡女皇镇中学的吴世伟主任认为,这里面不但有课程体系的差别,更多的可能是教学方法的不同。中国学校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在新加坡更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以数学为例,新加坡老师不是介绍名词和训练学生做题目,而是在情境中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懂得学以致用。 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据考察团团长、立才中学校长李惠棣女士介绍,新加坡中小学均实行分流制度,小学生在四年级期末参加分流考试,根据考试成绩依次进入普通双语班、延长双语班和单语班。进入中学,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的高低,把学生编入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和普通课程班。 李惠棣校长说,新加坡珍惜每一个人力资源的开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实施分流制度是为了因材施教,更积极、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最终目的是把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或潜能充分开发出来。 学生分流后,仍可根据自己成绩的变化进行转流。因此在新加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不同的学习进度,在普通班学得好可以进快捷班,在快捷班学不好也可以回普通班。这种灵活的制度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