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它是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样子的?

湖南古画戏起源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古画戏的初级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画戏曲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不仅编创了《刘海劈柴》、《打鸟》等传统剧目,还创作了《双粮传》等许多现代剧目。尤其是著名的湖南古画歌剧《刘海劈柴》,以其“老调”唱腔而享誉海内外,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湖南古画戏是湖南的一种汉剧。古画戏曲的传统剧目在各地约有400个,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的一种汉剧。作为湖南古画剧种的总称,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形成了长沙古画戏、岳阳古画戏、衡阳古画戏、邵阳古画戏、常德古画戏、零陵古画戏等六大流派,艺术风格各异。有400多个古画传统剧目和300多个各地的音乐曲调。

尽管湘剧已发展成生活、丹、洁、丑,但肖丹、萧声和丑角仍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表演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他们也注意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如岳阳古画戏直接借鉴传统戏曲袍、羽、翅、扇、官服、帽、须、柄及扑、落、坠等。出自巴陵戏。

音乐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为主,辅以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其他民族乐器。旋律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尤其是著名的湘剧《刘海劈柴》,因其“古风”唱腔而享誉海内外。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所以在其中是具有非常特色的戏曲之一。

二、湖南有哪些有特色的艺术表演?请用几句话来介绍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三、具有湖南特色文化的瑰宝-蚕灯舞

蚕灯舞是一种非常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也是属于湖南的特色文化,蚕灯舞的历史有近三百年。在湖南每到春节等重大节日,人们就喜欢在大街上舞蚕灯,它是非常具有湖南特色文化的瑰宝。那么,你对蚕灯舞了解多少呢?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更加了解蚕灯舞,一起来看看吧。

“蚕灯舞”是溆浦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龙潭、小黄沙、竹园一带,是聚居在此地张姓家族的族灯。解放前每年春节举行灯会,龙潭街上千人聚会,热闹非凡。各大姓不论远近,都要把本族的灯舞到街上表演,其中尤以小黄沙张姓人的“蚕灯”别具一格,在此地享有盛名。

该灯的历史渊源现已无文字资料可考。据老艺人张望葵、张望更介绍:龙潭小黄沙张姓人的祖先是明朝永乐二年从湖北荆州迁徙到贵州黎坪,再到龙潭黄茅园,最后来到现在的小黄沙定居的。荆州一带的劳动人民素有种桑养蚕的习惯,张姓到溆浦定居后,继续发展养蚕业。由于出自对春蚕的喜爱,张姓中便有人独出心裁,扎织出一种表现蚕的生活的“蚕灯”来,每逢春节灯会在龙潭街上表演,以示张姓家族的繁荣和兴旺。该舞产生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蚕灯”形似成熟期春蚕,内用竹篾织成几十个大小不同的圆圈做骨架,用绳子连接起来,分头、身、尾三段,外用白布蒙成,蚕身腔内点蜡烛,全长约5米。蚕身能伸缩活动,吞口张大,口含红珠。舞时以三男合舞一串灯,两串灯为一组(一组灯共6人),组数不限,越多舞起来画面越美。出灯之前,先在村中禾场坪地向空中放出“孔明灯”数盏,该灯是用竹篾织成的一种圆形灯,外糊皮纸,内置易挥发的樟脑和食油混合制成的蜡烛,点燃后直冲天空,可在空中维持半小时之久,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发明。灯升起后,整个村子顿时大放光彩,男女老少,欢腾雀跃。邻村的人们看见天空升起了“孔明灯”,知道张姓的“蚕灯”开始表演了,于是家家放起鞭炮,迎接“蚕灯”。

“蚕灯舞”生动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春蚕那种雍容的神态和娴静的生活习性。灯舞中“双关门”,“礼节舞”、“太极图”、“蚕灯缠腰”、“拜四门”等舞蹈动作,就是从春蚕平时躯体的扭转、抖头、昂首挺立相互纠缠等神态中提炼出来的。“上路舞”、“双蚕上树”、“双蚕过桥”、“双蚕吃叶”等动作,则是取形于春蚕寻觅桑叶时的神态。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舞者必须彼此配合默契,一丝不苟,使表演做到动静有致,连贯自然,神形兼备,给人一种典雅纯朴,情趣盎然的艺术享受。夜间“蚕灯”在田埂上行进,远远望去,一串白色蚕虫在夜幕中蜿蜒游动,十分壮观。特别是几十串“蚕灯”云集在广场表演“上桌”、“上树”时,这种奇异的蚕灯队阵图,可将人带人梦幻似的境界。它富有神话般的浪漫色彩,在民间舞蹈中是罕见的,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创作智慧。

“蚕灯”的音乐主要是用当地的民间小调“十样锦”以及锣、钹、鼓三样为主的打击乐器,配以唢呐,节奏明快,清晰悦耳,富有乡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