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郴州的文化遗产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

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活动。

昆剧(又名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极高的声誉。

扩展资料:

民族文化:

郴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郴州辖区内有27个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地域特色独特,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古老质朴的民间戏曲,又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如傩戏傩舞、安仁赶分社、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歌、香火龙、元宵花灯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

戏曲文化:

郴州传统文化艺术厚重,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其中尤以昆剧最负盛名。昆剧(又名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郴州占有一席的湖南省昆剧团,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文化部确立为全国专业昆剧保护院团之一,在充分吸收郴州地方戏曲、语言和民情风俗的基础上,其创作、演出的《雾失楼台》、《荆钗记》、《彩楼记》等昆曲被列为经典剧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郴州

二、郴州的文化

郴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郴州辖区内有27个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地域特色独特,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古老质朴的民间戏曲,又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如傩戏傩舞、安仁赶分社、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歌、香火龙、元宵花灯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其中以汝城香火龙、嘉禾伴嫁歌、瑶族盘王节、宜章夜故事和安仁赶分社最具代表性。

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活动。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剧《伴嫁》以音诗画的舞台艺术形式,再现了湘南地区的农村婚嫁习俗,展现了我市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三、郴州特产

郴州的特产有东江湖蜜橘、汝城早熟梨、清江柑橘、资兴脐橙、宜章莽山绿茶、临武鸭、嘉禾倒缸酒、玲珑茶、马田豆腐、子龙郡坛子肉、安仁豪峰茶、汝城白毛尖。

1、清江柑橘

清江柑橘是湖南郴州的特色水果,湖南郴州清江平均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所种植出来的清江柑橘色泽鲜艳、酸甜可口。被定为绿色食品,还在2008年北京全国农交会评比中获得银奖。

2、栖凤渡鱼粉

栖凤渡鱼粉是湖南郴州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起源于三国时期,选择鲢鱼、豆膏、茶油为主要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鱼粉集鲜、香、辣于一体。成为了湖南郴州人最喜欢的特色美食,郴州人的早餐最喜欢的食品就是鱼粉。

3、玲珑茶

玲珑茶是湖南郴州的特色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并在2012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玲珑茶的制作工艺也被列为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郴州桂东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境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所种植出来的玲珑茶色泽绿润,汤色清亮,香气持久,滋味醇厚,饮后回味无穷。

郴州当地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