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南充出了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你知道吗?
四川南充出了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你知道吗?四川南充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厚,钟灵毓秀,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南充旅游的发展迅猛向前,这里的美食特产也品种多样,今天小编我就来分享南充出了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一、锅盔灌凉粉
锅盔灌凉粉是四川南充出了名的特色小吃。用炭炉烤制而成,金黄的锅盔,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好吃又健康,完全不会油腻,外皮非常的酥脆,从中划开一道口子,再加上鲜香爽口的川北凉粉,外面锅盔脆脆的,里面凉粉麻辣味,好吃又解馋。
二、南充米粉
南充米粉是四川南充出了名的特色美食,已成为当地群众的美食烙印,是地方饮食文化的核心代表,米粉品种繁多,加上多种调料,精华就是嫩尖冬菜和红油,再浇上羊肉,鳝鱼等浇头,再配个油干,泡在粉汤里面,太有满足感了。
三、营山凉面
营山凉面是南充市乃至四川省出了名的特色美食,凉面颜色金黄,色香味美,清新爽口,凉面的红油更是灵魂之笔,营山人熬制红油最讲究,还会佐以大头菜和豆芽,味道又辣又香,非常独特,营山人光是初一到初六之间就能吃掉三万公斤凉面,可见凉面对本地人是多么重要了。
四、顺庆羊肉粉
顺庆羊肉粉是南充乃至川北名特小吃之一。早晨的南充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南充人称其为喝粉,米粉细滑,羊肉汤味浓郁,再加两个油干,油干酥脆可口,即使凉了也极酥脆,泡在汤里稍韧,一嘴咬下去,鲜美的汤汁和韧脆的口感在嘴里回味无穷,小编我有一次,一个中碗的羊肉粉陆续加了8个油干,吃得干干净净。
五、白糖蒸馍
四川阆中的白糖蒸馍,是自然发酵而成的,只有麦香,它没有馒头的碱涩味,也没有面包的微酸味,又蓬松又结实,入口即化还特别甜,回笼再蒸与鲜馍一样,是四川人过年必备的年货,每个蒸馍都有一个红色印章,莫名很喜庆,寓意来年红红火火,极具特色。
六、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发源地在四川南充,原为农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凉粉呈绞丝状,是用镟子旋出来的,丝丝刮得很细,比粗的容易入味,吃起来也特别Q弹爽口,我们南充人没有人不知道川北凉粉的,家家都爱,一碗凉粉承载南充人的味道,把它夹在锅盔里更是一绝,你们吃过吗?
以上就是小编我知道南充出了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还知道哪些呢?记得留言评论哦。
二、四川南充有什么特色?
南充市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全省9大中心城市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川北重镇,历代均为郡、州、府、路、道、署治所。境内的阆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后期曾是巴国别都。境内的阆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后期曾是巴国别都。清兵入川时,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当年,南充还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国初期,南充市(今南充市顺庆区)是川北行政公署(省级行政机构)的驻地。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纷至向往。
红色旅游经典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与韶山毛泽东故居、广安邓小平故里等同跻身于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位于仪陇县马鞍镇,距南充1小时车程,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幅员面积2.94平方公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曾先后被中宣部、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一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3月经中宣部批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琳琅山景区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在这里,你既可以站立在雄伟壮观的入口牌坊下,或伫立在雍容典雅的纪念馆旁,或轻抚着百年沧桑的故居去感受历史的心声、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又可以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花团锦簇的绿地,寻觅那形同五星的琳琅山、状若官帽的轿顶山、双峰突兀的马鞍山、一树雄冠的关刀山、令人遐想的锤镰石、碧波荡漾的虎啸潭、形似中国地图的感恩池……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巧合。
景区内植被丰富,山青水秀、峰峦叠翠、绿树成荫,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动观飞泉叠瀑,静览田园风光,闲下来,端一杯清茶,便可一边聆听伟人故事,一边欣赏客家风情……那美景是目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人间旅游好去处,朱德故里免费游。
佛教胜地——禹迹山
禹迹山位于南部县碑院镇,距县城20余公里。地处嘉陵江中游,属大巴山余脉,海拔655米。禹迹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迹而名,大禹胜迹至今犹存。禹迹山作为川北地区重要的千年名胜之地自古有“阆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之美誉,也是历代先民朝山进香的佛教胜地。
禹迹山群山环合,雄伟蜿蜒,有“九龙捧圣”之势。东有鱼池山、金鸡岭之秀,西有飞来石之奇,涛涛松林,风光绮丽,佛光照影,云海蔚蔚。南部十四景之一的“禹迹晴岚”更添异彩。禹迹石、七星石、飞来石、合和二仙、金龟朝圣等奇石景观遍布山林,尤其是山顶大面积的陆相沉积地貌堪为一大地质奇观。
禹迹山大佛高18米,刻凿于唐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大的石刻圆雕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其仪态、神韵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称上乘。“五门合围”的禹迹山寨和古堡秘道构筑起四川境内至今保存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观,世所罕见,引人入胜。
只有你来到禹迹山,你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第一立佛”,“五门合围”的古堡防御工事遗址、大禹治水胜地赋予禹迹山这座千古名山的独特人文景观品位。
三国源头——西山风景区
风景秀丽的西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郊,面积12.1平方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山诸峰绵延十里,宛如一道绿色屏障,环抱市区西面,制高点栖乐山海拔480.7米。西河从山脚缓缓流过,形成山水城相依的良好自然景观,素有“蜀中胜景”之美誉。景区现有万卷楼、开汉楼、栖乐山三大景观。集自然生态、三国文化、川北风情于一体,是锦绣南充风物揽胜的宝地、休闲健身的乐园和“三国文化探源游”的目的地。
景区内的万卷楼,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读书和治学之所。始建于蜀汉建兴年间。唐代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明清迁至果山之足,现在的万卷楼,是1991年择址重建的。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开汉楼是为纪念纪信舍身安汉之功而建,因岁月沧桑,旧楼已圯,今移址重建,楼高五重,雄峙太霄,襟带嘉陵,是忠义之邦的标志,是南充历史文化的亮点。栖乐山景区与开汉楼景区既相望又相连,树木遮天避日,是果城南充的天然氧吧,以生态和传统文化为主。景区有川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栖乐寺,有再现谢自然飞升美丽传说的飞仙石,有打响巴蜀革命第一枪的顺泸起义遗址。景区内真实的历史遗迹、动人的传说故事和旺盛的佛教、道教、天主教香火,令无数市民和游人流连忘返。
补充:
蜀北名山——太蓬山
太蓬山位于营山县城东北50公里的太蓬乡,幅员面积15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5%,上起十二峰,风景秀丽,古迹神奇,地貌雄伟,山势险峻。早在隋唐时期,太蓬山就与峨眉齐名,史称“蜀北名山”,隋朝的中国地图上已有“太蓬山”的标识。此山是千年佛道兼修胜地,尤以拜佛参禅闻名遐迩,朝山观景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六月和九月十九,朝山拜佛,人来客往,川流不息,香火异常旺盛。山上摩崖奇特,石刻众多,洞府迭出,景色迷离。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题咏碑刻颇多,至今有据可考的沿有二百余处。尤以唐代石刻“安禄山题龛”最为珍贵,应证了杨贵妃“马嵬还魂”隐居蓬山史实。山上流传着许多美丽传说和传奇故事,神秘奇异,引人入胜。 “天子读书台”、 “陈才人祈嗣降香碑”等景观,涉及到李特、唐玄宗、宋徽宗等几个皇帝的离奇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世代不衰。
太蓬山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文景观逐渐增多,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开门四方迎客。择富有特色的山寨农家乐而居,拜佛参禅荡涤心灵,观景赏文愉悦心情,游山戏水强身健体,林中漫步天然氧吧……远离尘世喧嚣,难得一份宁静。朋友,邀上您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太蓬走一遭,神奇美丽的太蓬山定会为您送上一段神秘而快乐的旅程!
补充:
天下仙山——凌云山
凌云山景区位于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嘉陵江文化生态旅游区内,距南充市区半小时车程。该景区以高坪区凌云山、白山、图山为主体,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系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该景区是汉文化走廊中儒释道文化南渐濡染的重要节点,具有嘉陵江流域宗教文化“儒风兴盛、多教并存”的典型特征和中国风水文化的景观特色与内涵,是全市重点打造的AAAA级旅游区之一。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独特地形与中国古代风水天文所称的“四相五行”玄机契合,浑然天成,堪称东方风水地理堪舆术研究领域中地貌形态活标本。由自然山峰形成的两尊天然睡佛,世所罕见。石窟雕刻精湛,释迦牟尼、观音三十二化身、东方三圣、西方三圣等石窟佛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被誉为代表东方文化神韵的精髓杰作。景区核心内涵为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传统风水文化、传统儒释道文化、传统石窟艺术文化),功能上以生态观光、时尚游乐为主,辅以学者研考、信众朝拜和文化探谜。
凌云山风光幽奇灵秀,汇聚风景美学的“雄、奇、险、幽、奥、旷”,拥有幽深的林海、绚烂的花海、灵空的竹海、壮美的云海“四海”。登临凌云,不仅感到山体的雄伟,更能感悟从人间田园到仙界天庭的神奇;步游山中,各具情态的象形山和象形石使你仿佛进入了自然仿生的梦幻世界;喊话八卦台,山脊传音、祥云翻滚、佛光闪烁,彰显了凌云山的幽奇变幻。你来到凌云山,就仿佛踏入了飘渺中的琼楼仙山。
补充: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曾为巴子国国都。悠远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留下张飞庙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保单位。
阆中是一座著名的风水古城。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阆中以风水奇特见长。山围四面,水绕三方,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阆中也是中国科举文化的活化石。科举时代,阆中共出了4名状元、116位文武进士,被誉为“状元之乡”。清初,阆中作为四川省会达17年,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至今犹存的清代贡院,成为全国罕有的科举制度实物遗存。
阆中是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三国“五虎上将”张飞曾镇守阆中7年,最后死于阆中,葬于阆中。阆中也是川北民俗风情的大观园。在阆中,你可以欣赏阆苑仙乐、阆中皮影,观看有“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巴象鼓舞;在古城参与秀才赶考、张飞巡城等活动;到江上放河灯、赛龙舟;还可以一展歌喉,对唱风情万种的阆苑情歌。
阆中的古街古院古民居最具特色,在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中,那大院套小院、平房通小房、天井连天井、共十多条街的几千户民居,充分显示了古城典雅风采和独特神韵。
补充:
避暑胜地——金城山森林公园
被人们誉为“小峨眉 ”的金城山,位于南充市高坪区、蓬安县和广安市岳池县三县(区)交界处,自古便有“金城晨钟响三县,三县鸡鸣应金城”之说。金城山距南充市区仅48公里,从南充市驱车经高坪区长乐镇取道胜观镇,再走一段山路便可到达。 金城山植被丰富,有森林面积3000余亩,景区内珍稀树木保存完好,品种繁多,素有天然植物园、植物活化石之称。山上林木苍茫,奇峰密布,有九十九峰,三十六泉,四十八洞。远看,金城山像一匹奔腾的战马;近看,金城山峭岩削壁,绝谷幽深,地势险要。金城山历史悠久,山上有佛教圣地金城寺,凤凰寺、古建筑群金凤庵,还有“金城日出”、“抱朴曝经”、“龙泉插剑”、“宝莲晨钟”和“金门锁雾”金城山五大奇观。身临其境可享受日出彩霞绚,金门锁雾指不见,天女抛纱天下闭,晨钟冲破黎明天”之美景。
金城山海拔821米,千年古树遮天蔽日,气候凉爽,山上无盛夏,入秋即寒冬。1991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目前,公园设施设备已初具规模,金城山庄、松韵山庄、映山红别墅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食宿需求,既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度假疗养、科学研究、摄影写生、举办各种会议的理想之地,更是南充人夏日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补充:
浪漫之旅——“嘉陵第一桑梓”
“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位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是融合司马相如故里和嘉陵江最精典的田园风光而命名的风景区,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你可以追寻历史,感受相如文化的厚重,体会中国最后的码头古镇遗韵。在秀美的龙角山和千亩漫滩湿地,你可以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放飞心灵的舒畅。泛舟嘉陵江,游日月二岛,观百牛渡江奇观,更会让你有不可言说的享受。
“嘉陵第一桑梓”的旅游配套服务日臻完善。你可以在河舒镇任选一家豆腐店,享受“天府一绝”河舒豆腐的鲜美;也可以在周子古镇任选一家鱼庄,享受美味嘉陵江野生鱼,还可以品尝享有盛誉的特色小吃:锅盔、麻花、馓子、曹氏豆干等等。三星级相如饭店、二星级蓬安宾馆、瑞泰商务大酒店,以及周子古镇的客栈如刘家大院等,都是你下榻的好去处。距景区约20分钟车程的马电专家楼,更是你享受鸟鸣虫吟的世外桃源。“嘉陵第一桑梓”交通便捷,公路、铁路干线畅通,蓬安火车站和汽车站均有直达景区的公共交通,景区内还有电瓶车可以代步。
踏上“嘉陵第一桑梓”,将会给你轻松便捷、舒适愉悦的奇妙体验,将会让你享受远离喧嚣、回归故园的恬淡心情,将会使你产生超然忘我、流连忘返的由衷感慨!
补充:
休闲之地—— 嘉陵凤垭山
凤垭山位于南充市嘉陵区城郊,是镶嵌在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其核心区面积4平方公里,这里常年绿林似海,花果飘香,是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生态农业的典型,回归自然的乐园。
三、四川南充的民间习俗
四川南充的民间习俗有:蛤蟆节。
“蛤蟆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大量病菌开始繁衍,免疫能力较低的儿童容易染上疾病。与此同时,自然界万物复苏,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交配繁殖异常活跃,正月十四后蛙声一片。
在科技知识匮乏的年代,先辈们将疾病与呱呱乱叫的青蛙联系起来,希望能赶走青蛙,驱除疾病,让孩子健康成长。蛴蟆节的活动都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一年年保留下来。如今这一民俗已经被当地的村民代代相传,在2011年时,该民俗活动被列为了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蛤蟆节的来源
民间对“蛤蟆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尽管不知孰真孰假,但蛴蟆节代表的都是人们赶走邪恶,带来美好的祈愿。相传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屯兵川北时,遭官兵围剿,死伤无数。不少将卒埋葬在五洞桥后,因此当地有了“张官坟”的得名。
然而常年的战乱,导致瘟疫横行,尽管百姓纷纷供奉猪头三畜到附近的寺庙烧钱化纸,却无济于事,后来,在一得到高僧的点化,当地村民才度过这场浩劫。后来人们每逢正月十四便会举着自制的蛴蟆灯,舞着龙等以这种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河神庇佑,赶走蛴蟆瘟。
使用这样的方式后,不再瘟疫横行,而这样的风俗被延续了下来,这就是蛤蟆节的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充共兴蛴蟆节
四、南充的传统民俗文化,你知道哪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
南充的传统民俗文化来自南充板眼00:0007:11
说到民间传统文化,其实南充就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存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咱们南充本地有哪些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 ,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
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其表演十分接近生活,给人以诙谐通俗的感受,唱词质朴健康,没有固定的程式套子。
再加上川北灯戏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因此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并且,灯戏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地灯是以歌舞为主,有的也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天灯则是以故事情节的戏为主。
这样的地方曲艺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体现出川北文化的特点,所以小编认为,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川北大木偶
说起川北大木偶,也是值得南充人骄傲的一种传统文化。其实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但却很少有人听过京木偶。
川北大木偶之所以盛名,则是因为它与其他大木偶相比,更加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今年六月初,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在南充大剧院开幕。南充原创大型木偶剧《丝路驼铃》闪亮登场,引起了国内外木偶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
2006年6月10日,川北大木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以川北大木偶为亮点、融合四川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编排的剧目,在省内各大旅游景点演出,成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
川北王皮影
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民间艺术大师王文坤祖孙八代相传的雕刻艺术和表演艺术。王皮影的身高有1.5尺左右,雕刻精细,人物造型生动,色彩鲜亮协调,构图完整统一。每件皮影,都可谓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1988年川北王皮影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国际艺术交流表演赛,荣获“国际艺术金奖”,奥地利总统希斯莱辛格赞赏:“这才是真正的东方艺术”。
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皮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王皮影的接班人一直没有放弃,并且不断的更新观念,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004年前后,川北王皮影开始常驻阆中古城商业演出,在接班人王彪的带领下不断更新戏剧内容,并编创了古典、现代、迪斯科等不同风格的皮影戏,开创了皮影风格的新时代。
2008年王皮影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王彪正努力把川北王皮影推向世界。
川北剪纸
作为有形文化传承的川北剪纸,从形式、内容到用途,都有与全国各地剪纸不同特性和风格。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浑厚”,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有细,细中见粗。
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多样,飞禽走兽,五谷六畜,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无穷。其花样可分为吉祥如意图、翎毛花卉图、古今人物图、现实生活图等五大类。
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蛴蟆节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流行于南充市几周边。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是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
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便延续到了现在。
其实民间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
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
或是有意义的民间传统文化呢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发表评论
让小编和大家一起长长见识
内容来自南充板眼
五、作为四川省的第三大城市的南充有哪些特色?
2011年底,南充城区面积、人口都超过绵阳,成为四川真正的第二大城市。
文化教育南充市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独立院校)等6所部省市属大学,有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点3个、硕士点112个;有中等专业学校22所,省级重点中学5所,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日趋完备,以及各类科研人员10万多人。
资源经济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尤以蚕茧、柑桔、生猪等驰名全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南充资源富集、是重要的水能开发基地。石油储量7779万吨;天然气储量90亿立方米;盐岩地质储量1.8万亿吨,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盐矿;嘉陵江流经全市,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南充劳动力充足,科技教育发达,是四川的人才大市、科技大市和劳动力资源大市,南充人口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位。
境内重点资源有土地、动植物、水、天然气、石油和盐卤等。石油和盐卤资源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有望成为大型化工基地;占社会劳动力8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巨大。
南充是巨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地。这里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四川内陆的交通、通讯枢纽,川东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长江三峡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拥有丝绸大世界、西门综合批发市场、川北粮油批发市场等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商品交易场。
风景旅游南充古朴,钟灵毓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立城久远,人才辈出、文化传统深厚,故市内佳境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全国和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旅游景点60余处,既有名扬遐迩的胜迹名苑,天生丽质的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白塔古庙及嘉陵江第一山锦屏山的秀色,白云山俊美,升钟水库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云山宗教文化,定会使游人流连忘返。阆中滕王阁、观星楼、汉恒侯祠、万卷楼、张宪祠、李淳风墓、袁天罡墓以及汉将军王平墓将勾起你的怀古幽幽情思。两千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形成丝绸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朱德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定将涌腾起人们对伟人虽去,但风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将缩小语言、文化时空差距,使人们为之倾倒。目前,南充市已开通两条国际旅游线路:一条是“将帅故里游”,一条是“三国遗迹寻踪游”。
区内南部以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为特色,北部山区以自然山水旅游资源为主。
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大巴山山区一带,留下了近代中国革命许许多多的遗址遗迹。全区被列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0多处。以及营山太蓬山、南充西山和南部升钟水库等旅游点;开辟了西山、南充金城山等省级森林公园。
历史文化遗迹:有青居淳祐故城遗址,阆中桓侯庙和华光楼、川北道贡院、五龙庙,蓬溪单筒小井,达县龙爪塔,南充奎阁、紫云坪植茗灵园记岩刻,蓬安云山故城等多种历史名胜景观。
革命遗址:有仪陇朱德故居,沙溪红军石刻标语和红军烈士墓碑,等多处革命文化遗址。
宗教名胜:有阆中大像山、南充白塔、营山白塔、南部禹迹山、南部李封观和神坝砖塔等塔寺。
人造景观:西充县城纪信广场、莲花湖,麻子滩,升钟水库、西充红旗、八尔滩等人工水库景观。
古南充八景:果山秋色、白塔晨钟、金泉夜月、栖乐灵池、青居烟树、曲水晴波、朱凤朝霞、连洲古谶。
新南充八景:西山宛如“睡美人”、北湖胜景迷人眼、清泉寺庙成圣地、万卷楼上“破万卷”、奎阁风采仍依旧、川北行署旧址风光美、瑞卿故居成胜景、老君道观名远扬。
南充美食顺庆羊肉粉
顺庆羊肉粉,历史悠久,制作精细,是南充乃至川北名特小吃之一。早在清代,顺庆羊肉粉就闻名遐迩,最为有名的当属朱老拱粉店。顺庆羊肉粉是由米粉(以大米制成的熟米粉)和羊肉汤、馅,配上考究的佐料而成,具有三鲜特色(粉鲜、馅鲜、汤鲜),米粉质细、绵软、馅味清得无腥膻,汤色乳白而滚烫。数九寒冬,食一碗羊肉粉可发热冒汗,大有驱寒祛湿之功,故有人喜用食羊肉粉发汗治疗感冒。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当时,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 川北凉粉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候、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川北凉粉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凉粉制作独具特色,更主要的是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姜、葱叶、冰糖等掺合制作的红油,以及有精选大蒜捣制的蒜泥,可谓色、香、味俱全,独具风味。
保宁干牛肉
保宁干牛肉,亦称张飞牛肉,为阆中市一大名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驰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在成都“劝业会”上被评为“上等食品”,自此声誉更佳,至今不衰。保宁干牛肉分生、熟两种。生干牛肉又称风干牛肉,经腌制、烟熏、风干、密藏等工序精制而成。熟牛肉,系选用精肉,经浸渍、松肉、腌制、抹香、煮熟、烘干等工序精制而成。保宁干牛肉,色显玫红,滋润光亮,肉质细嫩,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五味俱香,具有浓郁的山野味,为宴席配餐、伴酒佐餐之上品。
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为南充名特产品。系采用传统天然原料配方,不含铅,无有害物质,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麸酸钠,呈弱碱近中性。南充松花皮蛋质量特佳。蛋体离壳容易肃取,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明显,宛若松柏盆景,蛋黄油泣,略带糖心。近年来,又创一种在蛋层间具有明显的赤、橙、黄、绿、青等色彩绚丽的“五彩松花皮蛋”,为海内外盛大宴会和工艺菜谱增加了新的品种。1982年,在外贸部商检局重庆分局和外贸系统在罗江召开的出口食品质量评比会上,南充松花皮蛋获总分第二名,在四川省食品系统质量评比会上,获第一名。1984年该产品远销首都,被誉为“嘉陵状元皮蛋”。目前,该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及全国各大城市。
保宁白糖蒸馍
保宁白糖蒸馍为阆中市一大名食。系清乾隆时回民技师哈公奎所创。据阆中县志记载:“保宁麦面最知名,取南麦碾细,重罗筛之,蒸为馒首,名曰蒸馍。远行者携千余里外,虽外霉内燥,蒸之移时,而色、香、味、形如故。外来客商多于县中购蒸馍以作馈品”。
营山板鸭
营山板鸭在埋没千年以后,直到清代方名噪天府,民国以后,驰名远近。营山板鸭的制作,有其独特之处。一是非时不做。每年立冬以后,立春以前方可制作;二是选鸭挑剔。有三忌:即忌未阉之雄鸭;忌越冬老鸭;忌体弱瘦鸭。有三选:即选膘肥肉厚者;选羽毛光亮者;选活泼强食者。三是制法特殊。板鸭的制作要经过宰杀、去毛、密封、熏烤等多道工序。制成后色泽金黄、腊香四溢。四是选形别致。其一鸭体正圆,头颈反顾,宛似团扇飞鸿。其二秀颈直伸,若鲲鹏展翅。如此做成,使人闻香滴涎,但又爱不忍食。目前,营山板鸭远销成渝及云南、贵州、陕西、广州等地。
南部鸭老壳
说了那么多的美食,又怎么能忘了自己的家乡——南部呢,在南部,其他县市的美食也能找到踪影,但更为独特的还是南部二中门口鸭老壳真可谓品味独特,但也秉承了老川味——辣的特色!在这儿也就不说它选料的考究了,你试了就知道听我的没错!!!
蓬安河舒豆腐
蓬安河舒镇的豆腐历史悠久,远近驰名。据当地老人回忆,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河舒豆腐由于质量好,附近几个乡的人逢场都要到这里来买,成了当地久负盛名的土特产。
河舒豆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绵软,端在手上东摇西晃不垮墩子,放在桌上仍端正不偏,放一天不流水,不变型;入锅任煮不烂,火炕任翻不硬,筷子挑起仍是嫩闪闪的不断裂。二是吃起细嫩,味道鲜美,吃后有回味,给人以爽适的感觉。
六、南充有哪些特产
作为一个南充人,对当地的特产再熟知不过了。南充特产有:
1.南充丝绸
南充丝绸是特色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因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得名。2005年4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南充丝绸具有光泽一致性好,织物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等特点。目前产品有丝绸被,丝绸睡衣,丝绸围巾等产品。
2.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产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具有浓厚的四川风味的特产。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恰好和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3.姚麻花
姚麻花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现为国家注册商标,地方知名品牌。蓬安特产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红糖系列产品,成为蓬安特产之一。这里的麻花品种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4.南充米粉
在南充,“锅盔、凉粉、再来一碗米粉”,组成了饮食文化符号“南充套餐”。南充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米粉浸染着南充几代人的回忆,也是南充地方小吃特产,其中羊肉米粉曾今是朱老总回家省亲点名要吃的特色米粉。
如果想享受味蕾上的快乐,快来品尝这些特产吧。